中国传统文化一、道家二、道教李约瑟博士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深根一样。”①先秦道家思想②黄老道学③魏晋玄学道家三个发展阶段先秦道家思想(老子、杨朱、庄子)道家的出发点:全生避害杨朱的方法——逃离人世,遁迹山林。老子的方法——遵道行事,自然无为。庄子的方法——无待无我,避于仙境。一、先秦道家思想(老子、杨朱、庄子)㈠早期隐者和杨朱《孟子·滕文公》篇云:“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杨朱的基本观念①“为我”②“轻物重生”《列子·杨朱》篇有个故事说:“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列子·杨朱》篇还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先秦道家思想㈡道家的创始与老子1.以“道”为最高实体的宇宙观①“道”是什么●《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先秦道家思想㈡道家的创始与老子1.以“道”为最高实体的宇宙观②老子的宇宙生成模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先秦道家思想㈡道家的创始与老子1.以“道”为最高实体的宇宙观③“物极必反”——宇宙的不变规律(“常”)●矛盾大量存在:《老子》中有(70余对)●矛盾相互依存:故有无相生,难易向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反者道之动”:“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物壮则老。”“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转化是一个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常”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先秦道家思想㈡道家的创始与老子2.老子的“认识论”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18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闭目塞耳,静心沉思。先秦道家思想㈡道家的创始与老子2.老子的社会观①处世的方法●袭明:按道、常、规律办事。●处柔:(贵柔守雌)“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无为”:”●“寡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46章)所以要“寡欲”。●不为天下先:“三宝”:一是慈,即宽容;二是俭,即退缩,保守;三是“不敢为天下先”。先秦道家思想㈡道家的创始与老子2.老子的社会观②政治学说●圣人治国,无为而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治大国若烹小鲜。”《60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七章)先秦道家思想㈡道家的创始与老子2.老子的社会观②政治学说老子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愚民政策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19章)又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三)老子的处世艺术及其现代启示(一)“反者道之动”、“祸兮福所倚”的人生智慧老子的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提出的人生智慧告诉我们:事物永远是处于变化之中的,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转化。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不能忘乎所以,而要居安思危;当我们处于逆境时,也不要悲观丧气,而应坚定信念。(二)居卑不争、以柔克刚的竞争之道《道德经》:“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第78章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三)虚怀若谷、有容乃大的立世之道《道德经》:“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德经》:“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四)适可而止、知足常乐的生存之道《道德经》:“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经》:“罪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五)少私寡欲、清静淡泊的养生之道《道德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静为躁君。”一句话,老子思想告诉我们:要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要以理性之心对待社会,要以敬重之心对待自然,要以关爱之心对待生命。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建设得更好,我们的生活将会调理得更好,我们的生命将会呵护得更好,我们的精神将会修养得更好。先秦道家思想(四)庄子——追求自由的艺术化存在庄子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史记》:“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后世合称“老庄”。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庄子寓言故事鲁侯养鸟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庄子《庄子·至乐》东施效颦西施病心而膑,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膑。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膑美,而不知膑之所以美。——《庄子·天运》盗亦有道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qú)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庄子·养生主》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nài)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shuò)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líng)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儒道比较第一,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尊崇天道。第二,儒家讲求文饰,道家向往自然。第三,儒家主张有为,道家倡导无为。第四,儒家强调个人对家族、社会的责任,道家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后世的不少士大夫从儒家指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找到了通往道家思想之门,由“独善”而至超脱了功名利禄,这样,儒、道两家从这里由对立走向了互补,相反而又相成。中国的根袛在于道教——鲁迅道教与中国文化鲁迅先生在1918年8月20日致好友许寿裳的信中说:“……《狂人日记》实为拙作,又有白话诗署‘唐俟’者,亦仆所为。前曾言中国根底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本土宗教—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具有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点,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一种宗教。一、道教的产生与发展(一)渊源1.巫术道教继承了古代的巫术,因此道教中的念咒、祈祷、符箓和镇鬼等法术都与巫术有关。2.神仙思想神仙方士之说后来成为道教的直接来源,道教基本思想就是长生不死。3.黄老思想道教把老子的道加以宗教化,因此老子便成为道教的尊神。(二)产生1.五斗米道道教的最初形式是东汉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张陵是东汉顺帝时沛国奉人,今江苏奉县人。126年到144年,他客居四川,在鹤鸣山上(今四川大邑县境内)修道,制作符书,以符水及中草药为人治病,凡入道者出五斗米,故号称五斗米道,张陵就是后世所称的张天师,这个称号是世袭的。五斗米的目的是“防凶年饥民往来之乏,行来之人不装粮也。”带有灾年互救的性质,即慈善之意,颇得人心。四川青城山老君阁中,雄伟的道祖铜像。2.太平道与五斗米道同一时期,东汉钜鹿人(河北)张角据《太平经》创立了另一道教教派―太平道。张角奉《太平经》为主要经典,鼓吹太平社会的理想,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信徒达数十万人,在东汉末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率领众徒举行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王朝,但起义失败后,太平道无形解体,残余信徒融入五斗米道。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一样具有较浓的巫教色彩;崇尚黄色,头戴黄巾,身穿黄服。这些是太平道的宗教特徵。《太平经》并非一人一时之作,内容庞杂,包括阴阳五行,祀神驱鬼、灾异、符箓、巫术等。其社会思想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为主,但也反对统治者聚敛财物而不救济贫困,要人们自食其力,其中还提出了修炼精气神的思想。《太平经》后来成为道教的主要经典著作,是流传至今的最早道教经典。(三)、道教的发展1、魏晋南北朝时期(1)葛洪(283年-365年)著名道士,号抱朴子,主张外儒内道,撰写《抱朴子内篇》,一方面他创立了一套炼丹术,提倡神药金丹,服食成仙,另一方面又强调内心修养,为后来道教丹鼎派奠定了理论基础,其理论被上层官方所接受,成为贵族金丹派。至今杭州西湖还有葛洪炼丹的遗址。葛洪炼丹图葛洪丹灶古代丹炉《抱朴子》,东晋葛洪著。全书分为《内篇》和《外篇》。《内篇》讲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属道教,共二十卷。《外篇》讲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共五十卷。《内篇》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从此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又继承魏伯阳炼丹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它也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葛洪继承和发扬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在《抱朴子·内篇》中,他全面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