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总体小康全面小康愿景成就不足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两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对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小康的由来:“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这里的“小康”是指普通老百姓的理想生活水平。是指一种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即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阶段性目标你了解我国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吗?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1980年贫困1990年解决温饱第一步2020年第二步达到(总体)小康2050年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三步2000年2035年全面小康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60年代,人们平均2个月才可以领到半斤肉,并且还要凭票供应。今天,超市出售的食材,种类繁多,任人选购。吃今天,一样的蓝色,不一样的感觉。穿七十年代,物资匮乏,人民只能穿蓝色制服。过去,三间瓦房就已满足。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住上了别墅。住以前,买一辆自行车是人们多年的梦想。现在,路上越来越多私家车。行从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1978年全年GDP3650亿元。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36463亿元,首次突破60万亿元,以美元计,亦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又一个“10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同时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异同比较概念比较内容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同点不同点计算时间计算内容表现形式计算范围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货币本国常住居民为标准国界为标准(在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外国居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就1、综合国力有弱到强,GDP从占世界1.8%升至9.5%,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2、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超过6倍,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3、城乡协调共同发展,城镇化率从不足13%上升到49%左右4、外贸规模从世界第29位上升到第3位,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2.84万亿美元5、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对于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就•在成绩面前,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仍占一定比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重道远。总体小康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全面小康高水平全面的平衡的不足1.总体小康的实现(1)时间:世纪末。(2)表现(成就):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_________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_________大大增强。(3)总体小康的意义20生活质量经济实力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填空猜一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有成就也有不足总体小康不平衡低水平不全面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满足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经济得以发展,而社会保障等方面有待提高(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居民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总体小康的特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国际作用①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②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③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④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⑥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⑤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环境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全面同时建设小康社会,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区别标准低标准小康,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低水平)较高标准小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更高水平)全面程度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小康发展程度发展很不平衡,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不同收入群体存在差距发展比较均衡,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人口,体现共同富裕原则联系①都是小康社会,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②总体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和条件,全面小康是总体小康的发展和完善。③都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先富和后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2020年全面小康的中国什么样总理告诉你答案1、国力大幅增强,经济总量超过90万亿元2、人民生活更殷实,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3、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物联网广泛应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绿色GDP”即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所剩下的部分,即:绿色GDP=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国内生产总值(GDP)4、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治霾取得明显进展5、城乡区域差距缩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45%6、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高铁里程达3万公里7、发展新体制逐步形成,法治政府基本建成2020年全面小康的中国什么样总理告诉你答案经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政治——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民生——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生态文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未来——“五位一体”的新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3)工业化基本实现7)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6)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5)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4)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五大建设——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GDP:2010年40万亿RMB,2011年47万亿2020年95-100万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年2万元2011年2.2万元2020年4-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6000元,2011年6900元2020年12000-15000元习近平总书记发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食品安不安全、暖气热不热、雾霾能不能少一点、河湖能不能清一点、垃圾焚烧能不能不有损健康、养老服务顺不顺心、能不能租得起或买得起住房,等等。相对于增长速度高一点还是低一点,这些问题更受人民群众关注。如果只实现了增长目标,而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没有进展,即使到时候我们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群众也不会认同。——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五大建设——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地位、经济地位很不相称文化建设总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合理分配格局形成扶贫对象大幅减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这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普遍提高的重要标志。•第二,就业更加充分,这是民生之本得到保障的具体体现;•第三,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这是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体现;•第四,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含义资源节约型社会,包括生产上的“集约”和消费上的“节省”两个方面的涵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856美元-3000美元)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八大报告:必须清醒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1.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3.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利益的问题较多4.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5.一些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6.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