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1.编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1.规范及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工程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1工程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2基坑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3基坑与地铁关系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地铁设施保护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4.地铁隧道结构监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4.1.监测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4.2.监测对象及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4.3监测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4.5监测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4.4自动化监测自动化监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4.6变形应急情况处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4.7地下水位监测及降水监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4.8对于基坑边坡及地铁隧道的目视巡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5.应急预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6.专项应急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6.1应急小组架构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6.2事故应急救援职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6.3应急处理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6.4应急救援工作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21.编制依据1.1.规范及标准1.1.1.《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1.1.2.广州市政府对地铁保护相关要求1.1.3.其它的有关规范、规程;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区域地下空间及市政配套设施工程项目座落于广州市**北部,西邻佛山陈村,东靠105国道,北至大石水道,南至龙湾村,位于广佛都市圈地理中心,占地面积36.2平方公里。本基坑位于****火车站以东,石壁涌以西,横跨**大道、**路、**中路。本基坑总面积共2.3万平方米。基坑深度约4.1~14.6。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基坑支护、土石方开挖等工程内容,具体以招标图纸、工程量清单及相关资料为准。2.2基坑概况根据场地质情况、地物地貌、建筑功能、周边情况等优选设计方案如下:1、围护结构设计方案(1)基坑分块由于本基坑纵向长度较长,与地铁**、**号线平行布置,为减少对地铁**号线的影响,基坑采用分区分块方式进行设计。共分为A、B、C、D、E五个区。本标段二包括C2、D3、D4、D5、E1区及B3区靠地铁侧连续墙及连续墙的搅拌桩槽壁加固。3本工程施工包括C2、D3、D4、D5、E1区基坑的土石方开挖,总开挖方量达到840554m3,各区基坑土石开挖面积、深度和土石方量详见下表:基坑分区基坑面积(m2)基坑开挖深度(m)土石方开挖量(m3)C251914.121283D377791077790D428834.538920D527191335347E1444614.6649112、各分区围护结构设计:C2区:北侧靠近地铁**号线一侧采用重力式挡墙围护形式,重力式挡墙采用Φ600mm@450mm密排式搅拌桩,边坡加固采用Φ600mm@450mm格栅式搅拌桩,对于部分位于****号线加固范围内的区域采用Φ800mm@600mm密排式搅拌桩进行加固;开挖深度为13m。D3区:基坑靠近地铁侧采用800mm厚连续墙,其他段采用Φ1000mm@1200mm的钻孔桩围护,钻孔桩外侧设置一排Φ600mm@450mm搅拌桩止水帷幕。支撑系统采用两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形式。第一道支撑直撑、斜撑尺寸直撑800×1000mm,八字撑肋撑尺寸600×1000mm,连系梁尺寸700×800mm;第二道支撑直撑、斜撑尺寸800×1000mm,八字撑肋撑尺寸600×1000mm,连系梁尺寸700×800mm。中间设置临时立柱,采用钢4格构柱形式,格构柱尺寸550×550mm。D4区:北侧靠近地铁**号线一侧采用格栅式搅拌桩加放坡法围护形式,格栅式搅拌桩采用Φ600mm@450mm,对于部分位于****号线加固范围内的放坡区域采用Φ800mm@600mm密排式搅拌桩进行加固。放坡坡率1:1,放坡面采用Φ6@250×250mm钢筋网+100厚C15砼板进行护坡。D5区:地下二层结构,基坑深度分别为13m。支护结构靠地铁侧采用800mm厚连续墙,外侧与周边地块相邻处采用直径1000mm间距1200mm的钻孔桩,钻孔桩外侧设置一排Φ600mm@450mm搅拌桩止水帷幕。第一道支撑直撑、斜撑尺寸直撑600×800mm;第二道支撑直撑、斜撑尺寸800×1000mm。E1区:为地下两层结构,基坑深度14.6米,支护结构采用1000mm厚连续墙,外侧采用一排搅拌桩止水帷幕,搅拌桩直径600mm@450mm。与D3交界处采用直径1000mm@1200mm的钻孔桩。钻孔桩外侧设置一排搅拌桩止水帷幕,搅拌桩直径600mm@450mm。支撑系统采用三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形式,第一、三道支撑直撑、斜撑尺寸800×1000mm,八字撑肋撑尺寸600×1000mm,连系梁尺寸700×800mm;第二道支撑直撑、斜撑尺寸800×1200mm,八字撑肋撑尺寸600×1200mm,连系梁尺寸700×1000mm。中间设置临时立柱,采用钢格构柱形式,格构柱尺寸550×550mm。2.3基坑与地铁关系概况本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受到影响的地铁工程主要包括地铁**号线区间隧道、地铁**号线石壁站、****号线石壁站等。其中****已建成并正在运营,****正在进行车站及隧道区间的施工。在支护结构施工和土方5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以确保现有地铁站的安全、保障地铁正常运行。各基坑与地铁隧道之间的关系如下:6平面关系图7C2区基坑与七号线明挖段的剖面图D3区基坑与七号线明挖段的剖面图8D4区基坑与七号线明挖段的剖面图D5区基坑与七号线明挖段的剖面图9E1区基坑与七号线明挖段的剖面图3.地铁设施保护措施我司项目经理部在工程进场后立即安排专门人员及设备对地铁设施进行保护及加固,确保地铁的正常运营和安全。具体的保护措施如下:(1)在正式施工前,我司将与地铁保护办公室及相关单位取得联系,对已运营隧道进行现状确认。(2)所有加固保护方案及措施上报地铁保护办公室,得到认可后方可实施。(3)在基坑施工前,对既有地铁结构进行搅拌桩加固,具体见10搅拌桩加固范围设计图。(4)靠地铁侧围护结构采用连续墙,连续墙施工不得采用冲孔施工;嵌固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嵌入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及以下地层中,形成封闭的截水系统,确保防水质量;施工过程中不得大量抽排地下水,避免明挖隧道周边水土流失,保证地铁隧道周围地层结构稳定。(5)靠地铁侧围护结构采用连续墙,连续墙施工不得采用冲孔施工,拟采用抓斗挖槽机进行施工;嵌固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嵌入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及以下地层中,形成封闭的截水系统,确保防水质量;施工过程中不得大量抽排地下水,避免明挖隧道周边水土流失,保证地铁隧道周围地层结构稳定。(6)在距离****号线既有结构边线20m范围内,不得采用冲孔、挤土桩及爆破施工;在距离****号线既有结构边线20m范围以外,采用静态破碎或其他作业方式。(7)基坑施工须严格遵循分层、分块、分区的原则,保证地下工程的连续施工;开挖至基底后应及时回筑地下室结构,避免基坑长时间暴露。(8)基坑施工过程中,须防止基坑底部土层发生浸泡和扰动,以免坑底地层因施工扰动和软化对地铁隧道安全造成影响。(9)基坑出土口不得设置在地铁隧道一侧,地铁隧道上方严禁堆载,重型机械严禁进入地铁隧道上方。(10)注浆、旋喷等有压力的外部作业,实施前应制定安全可靠11的作业方案,控制作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外壁上的附加荷载不大于20kPa。(11)基坑支护结构拆除,采用冲击、振动较小的作业方案。(12)基坑围护结构与其地下室结构侧墙之间的空隙,采用素混凝土回填密实,不得采用杂填土、建筑垃圾等性质较差或不稳定的材料。(13)严格按照分期分块的施工顺序实施。(14)地下空间围护结构外边线与二、七号线隧道结构外边线之间的水平投影距离不小于6米。(15)靠近****号线处地下空间负一层结构采用搅拌桩作重力式挡墙支护,搅拌桩边缘距离****号线不小于2米。(16)****号线上方的地下空间基坑采用抽条开挖方式实施,每次开挖长度范围不超过10米,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成,达到设计强度后回填覆土,再进行下段土方的开挖。(17)地下连续墙成槽前在靠近地铁侧采用一排搅拌桩对软土进行加固,避免塌孔。(18)对****号线隧道周边的土体加固,对****号线左线采取后加固方式,对右线采取先加固后实施隧道方案。如与地铁的工期无法配合,则采取后加固方式。具体如下:(1)“先加固”方案:若右线盾构隧道尚未施工,则在土方开挖前对整个右线隧道深度范围进行搅拌桩加固处理,左线加固至已施工隧道结构上方,如图所示。12(2)“后加固”方案:若右线盾构隧道已经施工,则在土方开挖前,对左、右线隧道均采用搅拌桩加固,加固深度至已施工隧道结构上方,对****号线后加固的搅拌桩距离****号线隧道边缘不小于1米。如图所示:(3)地铁隧道范围的加固采用Φ800mm@600mm的密布式或格构式搅拌桩,采用二喷四搅施工工艺。(19)缩小施工段间隙时间,加快施工速度,严格控制地下墙无支撑暴露时间,加强监控,随时掌握基坑变形大小,减少基坑的变形量;做到随挖随撑,及时浇灌底板素混凝土和底板结构,严格控制基坑的位移,确保地面建筑的安全。(20)基坑开挖过程中,遇围护结构渗水等情况,应及时组织人13员堵漏,必要时再基坑外侧跟踪注浆,应派专人24小时跟踪监测。4.地铁隧道结构监测4.1.监测目的(1)认识各种因素对地表和土体变形等的影响,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施工工艺和修改施工参数,减少地表和土体的变形;(2)预测下一步的地表和土体变形,根据变形发展趋势和周围建筑物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