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程序与程序设计》教学设计一、学习者分析对于初二的学生,经过第一册第一章的学习,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已经形成了习惯,熟悉常见的应用软件和常规的教学环境,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程序设计本身的教学内容条理性、实践性、综合性强、需要学习者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掌握程序设计的语言、熟悉问题的相关的背景知识,因此,就一般学生而言,学习的难度仍然很大,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作用尤其重要。二、教材内容分析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本章的地位:本节是本章的入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必须通过本节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程序设计,了解程序打下基础。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程序作用及学习程序设计的意义和方法。教学难点:程序程序的概念;如何学习程序设计。3、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程序的概念及程序在计算机中的作用。(2)初步了解学习程序设计的意义和方法。(3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种类及主要特点。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游戏程序的运行初步体验程序在计算机中的作用。(2)通过观察由于修改程序的部分参数而引起程序运行结果的变化,感受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运行游戏程序的运行中激发学生学习程序知识的兴趣,为初步学习程序设计打下基础。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程序的概念与计算机程序设计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讲比较抽象,本节安排的学习内容较小,只要是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体验,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什么是计算机程序和程序设计对计算机应用的重要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冯.诺尔曼的“存储程序控制”思想。五、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先通过游戏程序为切入口,说明什么是计算机程序;然后通过修改程序,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熟悉VB程序设计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程序知识的兴趣。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教学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教师运行游戏小程序,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打开程序的源代码说明编程并不很神秘。试运行游戏小程序。(任务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讲授教师提出问题一:什么是程序?日常所说的“程序”是指事情的先后顺序。问题二:什么是计算机程序?教师展示游戏程序部分的源代码语句,说明计算机程序是由人根据一定的需要编写好的一系列控制计算工作的命令。观察游戏程序的源代码。思考什么是计算机程序?并回答老师提问。说明程序设计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展开windows的程序,打开应用程序。观察程序的应让学生初步了解冯.用播放器播放一首歌,用画笔画一圆。说明冯.诺尔曼(JohnVonNeumann)的“程序”控制计算机的设计思想。用。诺尔曼的“存储程序控制”思想。提出问题三:大家认识哪些计算机语言,是否知道程序设计语言的种类?教师展示用不同程序语言显示大写字母“A”:(展示三种不同语言编写的程序)机器语言:由0和1组成的语言,机器能直接识别,但人很难记忆和识别。汇编语言:采用英文缩写,比较容易记忆和识别。高级语言:接近我们日常生活习惯,多为程序设计者使用。例如BASIC、C、Java等。回答问题,体会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等几种语言的特点。让学生对几种程序设计语言有初步印象。教师演示教师演示运行一个画圆的程序提出要求:留心观察计算机是如何实现画圆?PrivateSubForm_Click()r=1000Circle(1500,1500),rEndSub试运行程序画一个圆,并观察源代码。(任务二)学会运行一个程序,会打开源程序窗口修改程序的方法。学生分组体验进一步置疑:能否通过修改源代码,改变圆的半径,位置,线条颜色等?PrivateSubForm_Click()FillColor=&HFFFF&(H0,Hcc,HFF等)FillStyle=0r=1000(1500,500等)Circle(1500,1500),rEndSub学生分组修改程序的颜色参数。使程序能画出黑色、大红、红三种不同颜色的圆。(任务三)让学生体会,修改程序一些参数,运行结果就会不一样。程序是由人来控制的。课堂小结程序:是人预先编写好的让计算工作的命令组合。程序设计语言种类: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等,程序是由人来编写。思考问题知识形成六、教学反思:本节主要是引起学生学习程序的兴趣,消除学生学习程序的畏难情绪,在运行程序的过程中渗透熟悉程序的运行。学生通过一些简单参数的修改,程序运行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第2节《初试程序设计》教学设计一、学习者分析: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什么是程序,知道计算机的工作必须依赖于各种各样的“程序”。初步了解VB程序设计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二、教材内容分析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节是整章的操作基础,学生必须熟悉VB的编程环境,并能熟练地操作。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明白程序的执行运行。难点:VB程序设计的编程环境。3、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VB的编程环境。(2)学会在VB的编程环境中运行、修改、保存、退出程序。2.过程与方法通过几个小程序运行,初步学会在VB的编程环境中运行、保存程序的方法的基本操作。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通过修改、运行、体验程序,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四、教学理念和方法运行一些有趣的小程序为切入口,熟悉VB的编程环境,并通过“画圆”和修改“画圆”程序简单例子,让学生在VB的编程环境中运行、保存程序的方法。五、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本节的知识是VB的编程环境,教师通过反复运行不同的程序段,把知识渗透到学生活动,使学生不断地熟悉编程环境。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教学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在VB的环境中复习如何建立,运行,保存一个程序的。复习运行和保存程序运行上一节课画出圆的程序(任务一)回忆复习旧知识教师讲授教师演示程序运行过程列表框事件的选择:1、在Form_Activate()下编写代码的效果2、Form_Click()下编写代码的效果3、Form_DblClick()下编写代码的效果4、Form_Load()下编写代码的效果。程序一:PrivateSubForm_Activate()Print我还没有动呢!EndSubPrivateSubForm_Click()ClsPrint我单击了!EndSubPrivateSubForm_DblClick()Cls:Print我双击了!EndSubPrivateSubForm_Load()Print我不见了!EndSub学生观察不同程序代码段运行的结果有何不同。通过不同的程序段运行,进一步熟悉VB的环境。学生体验教师巡视,并个别辅导。修改程序,体验在不同的方法下画一个圆的执行效进一步熟悉VB程序设计的果。(任务二)程序一:PrivateSubForm_Click()r=1000Circle(1500,1500),rEndSub程序二:PrivateSubForm_DblClick()r=3000Circle(1500,1500),rClsPrint我双击了!EndSub环境。教师讲授提出问题:如何在不同的触发条件下(单击鼠标和双击鼠标)画一个半径为500和1000的圆?学生试修改、运行、保存程序。(任务三)更进一步熟悉VB程序设计的环境。教师点评教师通过巡视,把部分学生修改的结果进行点评,指出典型的错误。思考问题,修正错误。强化知识重点难点。课堂小结本节我们学习了如何运行和保存程序并知道把一些实际问题可以通过程序代码,事件发生等转化为计算机问题来完成,并且非常清楚的知道代码编写在不同列表框事件是不一样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形成知识。3、教学评价:评价标准设计:完成基本任务80%为及格,完成全部任务100%为良好,在扩展上能有所创新为优秀。课堂评价表设计:学生完成如下实践并填写课堂自评。实践内容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评价技能掌握情感态度任务一运行上一节课画出圆的程序PrivateSubForm_Click()r=1000Circle(1500,1500),rEndSub任务二体验在不同的方法下画一个圆的执行效果。PrivateSubForm_Click()r=1000Circle(1500,1500),rEndSubPrivateSubForm_DblClick()r=3000Circle(1500,1500),rClsPrint我双击了!EndSub任务三学生修改程序并运行,保存:PrivateSubForm_Click()r=500Circle(1500,1500),rEndSubPrivateSubForm_DblClick()r=1000Circle(1500,1500),rCls:Print我双击了!EndSub4、教学资源:教学网络、预先写好的画圆小程序。六、教学反思:初中信息技术《程序设计初步》课程设置定位是为让学生了解和熟悉VB程序设计环境,以及在该环境中创建程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通过学习,学生能够通过比较、观察、实践、分析、修改、读懂简单的程序即可,并不要求学生编写程序。因此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从简单问题出发,运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编程环境和体验程序设计思想的培养上。第3节《认识程序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一、学习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初步了解程序的作用、对VB程序设计有了简单的认识;但对VB程序设计语言语法规则了解甚少,对程序代码中出现的各种要素比较陌生,因此对程序代码本身所要表达的意思还不太清楚,对程序要完成的功能也不太明白。但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也很愿意动手尝试。二、教材内容分析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节是《VB程序设计初步》中的第三节,主要介绍了VB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常量与变量、表达式等程序设计基本要素、常用的数据类型以及赋值语句、输出语句的格式和功能。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常量、变量的概念和作用,变量的命名规则;(2)运算符的识别和书写;算术表达式的书写及转换;(3)赋值语句、输出语句的格式及功能。难点:(1)赋值号的理解;(2)变量的命名规则;(3)算术表达式的书写及转换。3.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量、变量、表达式的含义和作用,了解赋值语句、输出语句的功能;(2)熟悉变量的命名规则;(3)学会算术表达式的书写及转换;(4)熟悉赋值语句、输出语句的格式。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从简单问题出发,运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比较、观察、分析和实践等手段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验程序解决具体问题的思想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四、教学理念和方法由于本节课中所涉及到的内容都是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基本要素,概念性的知识较多,因此结合程序实例来介绍,通过讲解、观察、比较、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常量、变量和表达式的概念和作用,通过形成性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算术表达式的书写及转换,通过对程序中的语句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赋值语句、输出语句的格式和功能。通过上机实践让学生尝试如何根据实际情况修改程序,从中体会程序的作用和编写的一些要求。课堂上采用以任务驱动式教学为主,演、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五、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本节课从简单的计算“圆的面积”的程序作为引入,通过分析程序中语句的组成,讲解常量、变量及表达式,通过不同的任务,让学生体会各个组成要素在程序中的作用,并从中慢慢理解并掌握程序设计的思路和方法。2.教学过程课时1:教学环节教师教学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同学们经过上两周的学习,已初步接触过了VB程序,编写程序就好像我们写作文一样,每篇作文的组成都会有不同的词语、句子、段落,这是构成一篇作文的基本要素,而我们编写程序也一样,程序也是由一些基本要素所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程序的基本要素》听讲解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网络广播展示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