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心理学--方文论文(北大社会学考研)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方文论文总结1、试述埃里克森的同一性主张?答:在《童年和社会》中,艾里克森主张,个体在生命周期中要经历8个阶段的人格发展,其中自我同一性作为核心。自我同一性,源于内在发展的个体人格和个体所置身于其中的社会语境的互动过程。在每一生命阶段,个体都有基本的发展任务,它们由一对矛盾所构成,依次为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羞怯、主动对罪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和完善对失望。而积极特性的获得,即意味着个体在生命的这一阶段实现了基本目标,建构了自我同一性,并为下一更高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否则就是同一性的混乱或危机。艾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的渐成性模型,有开拓性价值。第一,心理哲学中抽象的同一性概念,被具体化为心理学中的解释构念,以解释个体人格或自我发展。第二,哲学上形式化的个人同一性概念,被艾里克森灌注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这就是社会语境镶嵌在个体的自我和人格之中,成为个体建构自我同一性的基本资源。第三,艾里克森系列著作的巨大影响,使“同一性”成为当时美国社会表征的一部分。第四,尽管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还蕴涵着对自我完整性的依恋,但同一性危机和动态的同一性的阶段目标,使整体的单数同一性(identity)裂变为丰富而复杂的复数认同(identities)成为可能。2、试述群体资格?答:(1)群体含义:群体,可界定为一些个体的集合体,这些个体把其自身觉知为同一社会范畴的成员,并在对自身的这种共同界定中共享一些情感卷入,以及在有关其群体和群体成员身份的评价上,获得一定程度的社会共识。在这个意义上,群体的界定以及群体成员资格的获得,是内群自我界定和外群的社会界定交互作用的结果。行动者的群体资格从出生时起就是多元的,并且在生命历程中不断丰富和拓展。人的社会存在的本质,实际上可具体化为人的多元群体资格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征过程。种种社会力量对行动者的雕刻过程,也就是行动者加入不同群体而获得不同群体的成员资格,并建构或解构/重构相对应的社会认同的过程。在个体的生命历程中的多种力量结,通过社会分类体制的雕刻过程,使个体被动或主动地置身于特定的共同体中,依次获得完全或部分的群体成员资格,并因此激发个体终身的认同建构或解构/重构的认同努力(identitywork)。(2)群体资格之于社会角色和社会认同的解释优势微观社会学者尤其是个人认同论理论家,他们的中心构念是社会角色,其理论命题是角色认同的建构。社会角色被理解为与特定社会位置相联的一组行为期望,这些期望规范占有特定位置的行动者的社会行为。但社会角色概念有内在的不完备性。第一,社会角色概念的有限性。社会角色不能涵盖行动者的所有特征,但所有的生理特征或心理特征,在社会语境下都是社会范畴化的线索,是相对应的群体资格的获得和识别标志。第二,社会角色的相对刻板性和凝固性。因为社会角色是社会期望的载体,它无法为行动者的灵活行动洞开空间;但群体资格是行动者的主观界定和社会分类体制能动互动的结果。第三,多元社会角色背景下单一角色的显著性。行动者在任何语境下也同样负荷多元角色,但哪种角色为什么具有显著性以调节、影响甚至支配行动者实时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其机制并不明晰。多元群体资格和显著资格的启动,已经在社会认知有关社会知识的激活框架下,被完备解释和预测。第四,社会角色解释的有限性。社会角色,能相对地解释社会秩序和社会和谐,但无法有效解释禀赋不同角色的个体集间的敌意、竞争和冲突。群体资格能有效解释群际冲突和合作。2群体资格比社会认同的优越性:社会认同理论家将群体资格置于其理论的核心,并且明确地主张群体资格是社会认同的来源。社会认同是行动者对自身特定属性积极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价值承诺。它们之间的质的区别,可从四个方面进行概要辨析。第一,群体资格的梯度特征:完全资格和部分资格。社会认同理论家把群体资格理解为“全或无”的逻辑。但在所有的非先赋资格的追求过程中,几乎都存在非群体资格—部分资格—完全资格的梯度过程。第二,逻辑历程上的差别。群体资格和认同并不必然协调一致。而这种不一致会激发行动者放弃或改变这种群体资格,并寻求新的群体资格。行动者新的群体资格的寻求和获得过程,也就是社会流动和社会变迁过程。第三,权重的差别。不同的群体资格有不同的意义,所以行动者对其多元的群体资格的认同也是多元的,并且权重有别。群体资格和认同之间的调节变量是群体实体性。第四,事实与价值之差别。群体资格作为事实性构念,是价值中立的,而社会认同作为价值性构念,则是价值负荷的。而社会科学研究的构念,应该基于事实性而不是价值。概言之,相对于社会角色和社会认同,群体资格更有解释上的优越性。(3)多元群体资格的权重:实体性感知在个体的多元群体资格中,个体多元群体资格之间存在权重差别,也就是群体资格之间存在实体性感知上的差别。换言之,不同群体或社会范畴的实体性程度,亦即群体或社会范畴可觉知的群体性的程度,相互有别。作用:群体实体性,对于群体成员的自我感知和对目标群体的社会信息加工、群体边界的维系和群体成员的社会认同,具有重要意义。高实体性群体,会被感知为真实的社会实在,而不是社会建构;它所勾画的群体边界,会更为牢固;群体成员的认同感和隶属感,会更为强烈而持久。(4)多元社会认同:以多元群体资格为基础以群体资格为核心,就有可能来整合社会认同事件的运作过程。要清理的认同研究涉及以下主题:元认同,文化共同体与文化认同和认同政治,政治共同体与公民认同和国家认同,宗教共同体与宗教认同和宗教原教旨主义,以及污名的相关研究。(一)元特征集:元认同的型塑个体出生时就获得的特征集,称之为个体的元特征集。因为存在既定的社会分类体制,每个新生的婴儿从出生时起,就被强制性地纳入特定群体或范畴之中,以获得这些群体或范畴的成员资格。元认同是所有其他社会认同发展的基础。(二)文化/族群共同体:文化认同和认同政治1.文化:回归自然主义理解个体从出生时起,就栖身于特定的文化共同体,浸淫其中而被“濡化或文化”,并且通过能动行动参与到文化共同体的型构过程中。第一,文化被认为是人类物种的独特标志。第二,文化被认为是人类区域共同体的独特标志。不同群体之间的假想差异,也都归之于文化,并和文化等级评价相关联。第三,文化被认为对文化共同体内部成员的心理和行为有因果决定的意义。2.文化成员资格的内涵成为文化共同体的成员,获得其成员资格,其过程和结果极其简洁,可用三个命题来清晰概括。第一,文化在行动中。通过文化化过程,行动者所习得的文化语库,只是他行动中可调动的符号资源。其结果,不存在凝固的文化实体,而文化之于社会行为,也没有粗暴的因果决定论。第二,文化化过程。即使同样置身于同一文化共同体中,文化表征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分布也是不一样的。3第三,行动者有双文化或多文化的心智,因为没有人生活在同质性的单一(亚)文化语境下。而文化之于社会行为的意义,则服从基于文化启动的知识激活原则和文化框架转换。3.文化认同和认同政治认同政治是文化政治、符号政治和“生活政治”。认同政治的载体,是曾经的边缘群体甚至被污名标定的群体,因此也是追求“承认的政治”。认同政治的动员方式,就是新社会运动。面对国家和市场对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的不断增强的控制,或生活世界的日益殖民化的趋势,新社会运动的目标指向生命机会和生命决断的自主权,以追求赋权、承认和特异性的表达。(三)政治共同体:公民认同和国家认同特定的政治共同体,也是行动者难以逃脱的群体存在形式。描述和解释政治共同体的成员资格的认同化过程,有许多家族相似概念。在涵括性或包容性最广的意义上,世界公民资格进入视野;而在通常的以民族—国家为典型的政治共同体的语境下,公民资格与公民认同和国家认同成为中心;而在更为具体的语境下,政党资格与政党认同居于核心。1.世界公民资格所有个体同时属于两个共同体,一个是界限分明的政治共同体,一个是更宽广的包括整个人类在内的道德共同体和风险共同体。因此在逻辑上,人应该有世界公民的意识、德行和责任。2.国家公民资格“公意”是政治共同体建立的规范基础和合法化来源,它以宪法作为共同而超然的政治语法。因此,政治共同体的规范原则和合法化来源,应该奠基于哈贝马斯所勾画的“宪政爱国主义”情操之上。成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也就是获得公民资格、享受公民权利、建构公民认同并培育公民德行的过程。伊辛和特纳把成为政治共同体成员的过程概括为相互关联的三个基本问题:第一是如何确定一个政治体内部的成员资格的边界以及政治体之间的边界,亦即“外延”问题;第二是如何分配安排成员的权益和义务,亦即“内涵”问题;第三是如何理解和调适成员之公民认同的强度,亦即“深度”问题。成为公民,也意味着在公共生活中占据以职业为基础的特定社会位置,并主动参与到对抗权力和市场的公民社会的不同社团中。(四)宗教共同体:宗教认同和宗教原教旨主义任何宗教都是活在具体的宗教徒群体追求神圣的行动中。它们本质性地体现在宗教徒群体在身、心、灵的活动中被践行的生命体悟和人生实践,对生命意义和生活目的的集体关切,对于超验价值的共同体验和群体承诺。有两方面提请注意:第一,对宗教徒而言,宗教群体资格只是其多元群体资格的一个面向,也许是很重要的面向;第二,对一神教而言,其信徒的宗教群体资格是单一而排他的,而对多神教而言,其信徒的宗教群体资格可以是多重而叠加的。(五)污名资格:被贬损的社会认同任何一种群体资格,都可能被贬损,并被标上“污名”(stigma)的印记。污名化过程,预设两类行动主体:施污者和受污者。A污名化过程,对施污者而言,具有一系列的功能和进化上的适应意义,其结果是社会资源、机会和权力的垄断,以及优势地位或权势地位的建构、维持和再生产。B但对受污者而言,污名化过程,不仅使他们丧失了作为共同体有机成员正当的权益、福利和生活机会,也会对他们的社会心理生活产生致命的伤害,其核心是认同威胁和自我耗竭。而认同威胁和自我耗竭,则会危及行动者动态完整生命的建构,是一种真正的本体论意义上的精神创伤。4(3)文化特异性路径及其存在的问题?答:①含义:文化特异性路径首先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国际学术运动。其基本精神在于确定社会心理和行为的文化嵌入性,并已经产生庞大的跨文化或文化比较的学术产业;其基本成就在于确立文化因素在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中的解释地位;其意旨在于比较不同文化语境中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模式的差异,以揭示文化语境和社会心理及行为之间确定的逻辑关系。在这场学术运动中,中西文化差异以及相应的中国人/西方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不同面向和不同水平的差异,受到广泛探讨,并产生了影响广泛的研究成果,如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维度的构造。概括起来,文化特异性路径的元理论预设主要是文化实体论和文化—行为的因果决定论。对文化特异性论者而言,不同的文化共同体似乎存在凝固的和同质性的文化实体。文化实体论又和文化—行为的因果决定论密切关联。其逻辑简洁、切合直觉:不同的文化共同体有不同的文化模式,不同的文化模式决定其语境中的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其结果就是文化比较研究中所发现的不同文化模式中的个体与群体的心理和行为差异。这实际上是“文化归因谬误”。②其问题在于:第一,文化变量的操作化问题。跨文化研究中的自变量首先是国家;国家变量被不合理地归为文化变量。换言之,在跨文化研究中,有实质性的非文化变量渗透进来,成为含混变量,如生态变量、人口变量或个人特征变量。第二,文化间和文化内的差异以及文化一致性问题。有大量的跨文化资料显示,社会心理和行为在文化间的差异小于文化内的差异;甚至文化间没有差异,而文化内部则有重大差异。文化变量存在过度解释、随意命名和标签化倾向。第三,文化维度问题。最有影响的文化维度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欧瑟曼等人发现,对所谓的美国文化而言,欧裔美国人并不比非裔美国人更多个体主义倾向,也并不比日裔或韩裔美国人更少集体主义倾向。用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来描述西方和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不确切。第四,孰因孰果问题。即便文化和行为之间有关联,是文化导致行为还是行为导致文化的箭头方向也并不明确。③替代理论:A首先是美国社会理论家斯维德勒的工具箱模型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