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主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学生自主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关于中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我们在我校初中部学生中任意抽取了150名学生进行了“中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现将调查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分析如下:一、调查统计1、不同性别、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对科目的喜好不相同,男生偏向数理化等抽象思维强的科目,女生更加喜欢政史地等形象思维要求高的科目。对于某科目的喜好。53%的学生认为是个人兴趣,喜欢某科目是因为老师的讲课方式占31%;10%的认为是师生关系好;6%的认为是老师的外表。调查说明,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凭自己的兴趣学习某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影响。2、“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疑难时,你解决的方式是”的问题只有11%(16人)的学生选择“立即举手主动向老师询问”;51%(77人)的学生选择“与同学一起讨论”;4%(6人)的学生选择“课后网上查资料”;34%(51人)的学生选择无所谓,等以后再说。3、在问及学习时间、自主权分配、学习的主动性等问题反映:没有预习习惯的约占52%(78人);按照老师的要求去预习的约占28%(42人);预习时会先去思考课后的目标测试题,真正有自主学习的实际行动的约占20%(30人)。4、对于上课的思维状态、参与课上讨论、课堂上怎么记笔记等问题,绝大部分学生选择“紧紧跟着老师走”、“经常参加”和“写下老师的板书”。课堂上,41%的学生有所选择,记下一些新的想法,记下所有板书占20%,39%的学生从不记笔记或随便记一点。学生记听课笔记可以有效地集中注意,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数字中说明,大多数学生不做笔记或不会做笔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反映了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非常被动。二、情况分析1、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可分为主动型、从属型、被动型。其原因是现有的教材呈现知识的线索多以陈述为主,现成的结论掩盖了学生对问题的觉察,学生处于被告知的地位,从而阻碍了进一步的思维活动。再就是教师解释线索过于周详,教师总是尽最大努力将教学内容组织的井井有条,课堂上对概念的分析清澈透明,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错误一一交代清楚,甚至罗列各种习题加以分析,久而久之,形成了学生变运用为模仿的心理定势。因此,要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第一,要加强课程建设,尽可能增加一些学科新知识。第二,课堂教学要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这种情境对学生而言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学知识相关,让学生体会学科知识能为他们应付新情境和新挑战提供方法上的帮助。第三,老师对问题的引导要留有余地,当学生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止步不前时,要通过充分的课堂酝酿打破僵局或者在学生群体一系列的试探中逐渐总结出正确的方法,再用多媒体手段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第四,老师对学生提出的观点、方法和建议要积极评价,努力挖掘其中有用成分加以引伸和运用,塑造其进取自信的品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不只是课堂教学,学习过程应延伸到课外、家庭,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2、对于科目学习兴趣,初中生学习受内在动机的支配比例较大,且其与学业成绩之间成正比,初中生总体学习策略应用水平一般,但在性别、班级、学业成绩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初中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及其学习策略应用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学习的动机,特别是内在学习动机越强的学生,越是能够及时发现并灵活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由此导致学业成绩的提高。3、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有创新意识或创新行为的学生很少,大多数学生随着课堂结束,基本中止了学习。这说明学习中的创新需求并非中学生的普遍心理,中学生创造力水平正处于成熟前的迅速崛起之中,由于个体发育的生理差异,不同学生,其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平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借助适当的教学方法训练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水平是完全可行的,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应从激发学生对现象探究的意愿入手,通过设计合理,主次分明,既有层次又有连惯性的教学过程,把动机和兴趣教育与认知,情感、技能等教学要素和谐结合起来。其次,进行有计划的思维方法训练,促进学生形成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习惯。4、相当部分的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大多数学生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现象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习惯,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学生一直把老师当圣人,老师说的就是正确的,老师叫怎么做就怎么做。因此,在教学中,希望学生能自觉地、主动地学习自然非常困难。这一调查结果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作为学校教育,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生活中所见所闻的现象为基础,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老师的课堂教学应以引导、分析、归纳为目的,不断训练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反应”向“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过渡。根据我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的现状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方法、习惯等比较薄弱,因此,开展在课堂中指导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较强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确定研究专题,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5、学习中困惑行为的调查表明,在学习中大多数学生缺乏自我解决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他们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束手束脚不敢大胆去试,生怕遇到挫折。这是由传统教学所导致的,因为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总是等待老师询问、解决,久而久之,使学生认为,只有老师才能解决我在学习中遇到疑惑,只有老师说的才是正确的,他们根本就不去动脑筋,其实很多问题只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得到解决的,但他们就是要依赖老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要不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品尝到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之情,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中的困惑自己也能解决,进而逐步树立主动克服学习中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焕发出自主学习的热情。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十分重要,自主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教师要以很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环境和氛围。6、很多数学生已经具有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这反映了中学生课堂学习心理的变化趋势,即由单向的刺激接受向主动的刺激要素整合的转变,大多数学生具有探究心理,并表现为主动、视听、抽象三种不同水平并存的格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确立以教学能满足学生个性需要为目标,通过营造丰富多彩的具有不同主题和活动模式的教育环境来匹配不同学生的心理要求,让学生在一个充满挑战、机遇、困惑并赋予时代精神的大环境中去主动谋求发展,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学科的目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有针对性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激发学生动机、提问的实效性、引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学习评价、学习监控等),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的研究中。总之,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行为表现主要受到平时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环境、办学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训,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网络教育资源的效能,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自己要学会学习,根据学生的实际自主学习能力水平,进行相应的、及时的引导,促使学生真正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自主学习。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