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草稿董金曼国企,民企吸纳就业情况的研究摘要:我国国有企业是经历了数十年的演变后逐渐形成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竞争激烈的世界局势,国有企业成为每个国家不可或缺的吸纳就业的主要机构。与此同时民营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反过来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民营企业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于经济发展,就业问题的解决和整个工业体系的完善都功不可没。那么,对于日益严峻的就业率来说,想必这是每个国家都很棘手的有待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更大的吸收就业,降低失业呢?成了摆在每个国家的难题。对于中国来讲,国有企业占主导的今天,怎样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吸纳更多的就业以及国内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它们应该怎样扬长避短,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士,值得我们思考。本文我将会通过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相关因素对比,以及当今就业形势的分析得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怎样更好的吸就业增加就业岗位的可行性建议。关键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就业目录1:第一章: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现状及历程1.1国有企业概念1.2国有企业发展历程1.2.1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1.3国有企业发展现状1.3.1国有企业的功能1.3.1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现状及原因第二章: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和历程2.1民营企业概念2.2民营企业模式演变历程2.3民营企业发展现状2.3.1民营企业的功能2.3.2民营企业薪酬制度存在问题,原因及解决办法2.4民营企业前景展望第三章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各因素对比情况分析3.1八大因素对比情况3.1.1个人待遇的对比3.1.2工作强度的对比3.1.3员工关系3.1.4公会及职工权益3.1.5培训机制的对比3.1.6雇员特点的对比3.1.7招聘机制的对比3.1.8管理及运行机制的对比3.2浅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对策第四章当今就业形势分析第五章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的可行性建议目录2第一章国企,民企相关简介1.1国企与民企的概念1.2发展历程1.3发展现状1.4各自的功能第二章我国就业形势分析2.1我国就业现状2.1.1整体就业现状2.1.2大学生就业现状2.2就业困难原因分析第三章国企与民企吸纳就业的研究3.1八大因素对比3.1.1个人待遇的对比3.1.2工作强度的对比3.1.3员工关系3.1.4公会及职工权益3.1.5培训机制的对比3.1.6雇员特点的对比3.1.7招聘机制的对比3.1.8管理及运行机制的对比3.2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第四章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的可行性建议国有企业的概念在我国通常意义上是指资本全部或主要由国家投入并为国有企业所有,依法设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其中国家独资企业是指企业的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从理论上说非公司制组织,包括国有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更官方的解释是国有企业又称国营企业,是指不但资本归国家所有,同时还由国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中国的国有企业既要承担经济责任,也要承担政治责任,还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要在承担责任中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地履行责任,最终目标是实现员工价值、企业利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综合效应的最大化。我国国有企业现状从中国500强名单可以看出,去年的时候500强入围门槛从前年的93.1亿元上升为105.4亿元,这是去年为止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而且,中国500强在世界500强中的比重继续攀升,收入利润率等效绩指标首次超过世界及美国500强。但中国企业500强只能定义为500大。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多数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风险控制能力还比较低,属于典型的速度经济型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例如民航业有6家企业进入500强,却仅有两家盈利,行业亏损大145亿元。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国有企业的普遍出现始于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的干预和调节。同时,在新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下,企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纯粹靠自由竞争维系的市场经济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从1945年开始,英国将一系列基础工业和英格兰银行收归国有,法国将能源部门、保险部门、金融部门和一些大公司改为国家接管。与次同时,日本政府设立的国有企业从战争结束的7个迅速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114个;美国政府也创办了一些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主要集中于能源部门、基础设施部门、提供公共产品部门和科技开发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振兴民族经济,推动本国工业化,掀起了两次国有化高潮。第一次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它是紧随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而出现的,主要矛头对着殖民企业和殖民地的经济管理企业,包括海关、银行、税务机构,以及原殖民者拥有的足以垄断或操纵国计民生的大企业。这次国有化高潮实际上是民族解放运动在经济领域的继续。第二次在20世纪70年代,这是在中东产油国收回石油资源主权的斗争取得胜利的鼓舞下,发展中国家掀起了收回自然资源主权的潮流。在这一潮流中,一些国家把实际操纵本国经济关键部门的外资企业收归国有,并使一些矿山资源和农渔业资源回到本国手中。国有企业的功能国有企业的社会功能实现经济合理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平衡发展。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及其他重要领域,从此保障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以战略开发,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为依托,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实现政府单纯用行政手段难以实现的某些重要政策目标。实现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进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平衡发展。国有企业的社会功能在保障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改善宏观经济环境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另外,国有企业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社会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国有企业具有双层的属性,即经济和社会属性。国有企业的经济功能作为国有企业首先要达到就应该是经济目的,最基本的任务。国有企业的经济功能,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以此回报股东或出资人。就是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骨干作用和支柱作用,努力提高获取资源的能力、有效利用资源的能力、开拓市场的能力以及服务客户、员工和社会的能力,生产优质的产品,提供优质的服务,不断提升竞争力,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国有企业的政治功能就国有企业的政治职能来讲,首先它关系到国家所有或国家控股,关乎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我国国有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和安全体系建设,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努力确保国内市场供应,为国家应对突发事件和重大经济风险提供可靠支持。更好的实现其政治功能的同时更好的促进和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安全。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现状在宏观领域,企业工资总额的核定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大包大揽,改为工效挂钩。在微观领域,企业内部分配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等级工资制改为岗位技能工资制,将职工的收入与岗位责任,岗位贡献挂钩。1.国有企业的平均工资递增据中国统计局网发布的消息称,根据年度统计结果,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位平均工资为29229元,日平均工资为111.99元。与2007年相比,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了4297元,增长17.2%,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0%。2国有企业地区,行业,单位差距大地区差异我国四大区域平均工资由低至高排次是中部,东北,西部和东部,分别为24390元,25101元,25602元和34316元。按省际划分,2008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低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有22个省,占全部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70%,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9个省,占全部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30%。从各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看,有17个省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14个省超过了全国平均17.2%的增长幅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率从低到高的顺序为:东部16.4%,中部17.2%,西部17.6%,东北18.7%。行业差距从行业来看,与2007年相比,2008年我国不同行业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都有不同的幅度的增长。并且绝大部分职工的平均水平工资增长额都在2000元以上。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是证券业,金融活动和航空运输业。其中证券业第一,其平均工资为17212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9倍,其他金融活动以87670元位居第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0倍,排在第三位的是航空运输业,75769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平均水平最低的三个行业是木材加工及木竹腾棕草制品业,纺织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其平均工资分别为15663元,16222元和17559元,分别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3.6%,55.5%和60.1%。从以上数据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我国平均工资水平最高的行业与最低的行业的比率高达11:1.此外,在2008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一些较大的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其在岗职位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也有所波动,分别为16222元和18576元;平均工资增长率分别为17.0%和11.1%.此外,金融业也在此次危机中受到很大的影响,特别是证券业,银行业和其他金融活动业,这三个行业在职员工的平均工资增长率分别为20.4%,27.2%和26.0%。单位差异从相关的数据来看,2008年企业,事业,机关三种类型单位的城镇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相差较大其中机关单位以33869元的平均工资位居第一,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二位的是事业单位,2975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6倍;第三位的是企业,平均工资较低的企业,仅为全国均水平的97.0%,平均为28359元。同时以城镇单位注册登记类型划分,可分为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四大类型,其平均工资数额也有所不同,平均工资最高的是股份有限公司,为35324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1倍;位居第二的是外商投资企业,其平均工资为3265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2倍;国有单位以31005元的平均工资水平位居第三,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6倍。平均工资最低是集体单位的仅为18338元,这一数额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2.7%。人们普遍观点对于收入的高低有这样一种观点,很多人认为我国国有企业的高管收入水平偏低。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大型民企,外企经营者收入普遍高于国有企业。其中,大型民营企业总经理的年薪为40至200万元不等,平均年薪为108万元;而在那些由本地中国人任总经理的大型外企,他们的平均年薪高达165万元,相比之下,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高管的年薪只是民营的三分之一,外企的五分之一。此外,国企经营者在某种程度上还承担许多相应的社会责任,这就使得他们的付出和收入显得更加不想衬。另外一种观点是认为我国国有企业高管的收入偏高。看起来矛盾的两种观点,其实对待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客观看待,不能只以表面上的钱多少来评价。这后面有些深层次的问题,其一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大多是通过行政任命上岗的,而非通过市场竞争,他们虽然不具有行政级别,但实质上仍然视为公务员。就今天而言,很多人都知道国有企业是个就业的好地方,国家机遇的待遇好,工作压力不是那么大,升值的机会很多等等。从而对于这个大家疯抢的国有企业高管或者是相关部门的领导,甚至是员工的选拔的相关人员就会受到利益的驱使,自私心作怪,欲望战胜了自己的良知,用些不合乎流程的方法选拔员工和提升领导。其二是,我国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企业经营者职务消费的情况,我们并不排除有些是合理的职务开支,但至少要透明化,要有一个标尺作为标准。对于这个问题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有意或是无意的看到或是听说某某在国有企业上班,工资不是很高,但是每天都穿名牌,买名贵的东西。很明显他们在滥用自己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