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1、改革开放的背景国内背景:十年文革,中国遭受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国际背景:我国的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太大。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是改革的直接动因;国内外对比的强烈反差,是改革的外部因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改革潮流,是中国改革的外部推动力;传统的、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是改革的根本原因。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2、改革目的我国改革的出发点与苏东国家根本不同。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所以要进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还存在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僵化的体制,所以通过改革建立起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各方面的体制。改革的性质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改革,而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对苏东国家来说,改革的出发点是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是注定没有效率、没有前途的。因此,他们认为需要改革是要改掉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改革目的是为了用被它们看作富有效率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来取代没有效率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自然不是完善社会主义,而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否定。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十分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问题。他指出,“我们干四个现代化,人们都说好,但有些人脑子里的四化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不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是社会主义的四化。他们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两种改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一是因为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二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讲的,三是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讲的,四是它需要革命年代那种坚强毅力和和精神而言的。4、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革命是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被统治阶级推翻统治阶级的夺权斗争。改革是由执政党发动和领导的,由本阶级群众积极参加的一种自觉行动。改革与革命的区别改革不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而是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各种体制和观念,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不改变社会制度,不能把改革与革命混为一谈一种是把改革体制误认为是改变基本制度,反对对体制作任何改革。一种是把体制的改革变成对根本制度的变革,使改革变成“改向”。邓小平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他认为,“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4页。)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恩格斯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生产力社会形态生产方式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图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列宁全集》第4卷,第577页。“今后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和提高一步,都必定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1978年,《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136页。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中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2页。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加以解决的正确主张,并从历史经验教训出发,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经济体制其他体制科技体制社会生活教育体制政治体制改革“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不仅包括工业、商业,还有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都在内。”1987年6月,《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7页。地域上:是除了港澳台之外的中国所有地方;行业上: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等所有部门;部门上:改革涵盖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部门。领域上:经济、政治、文化、对外关系全面变革。层面上:体制层面与整个社会关系、思想观念层面的重大变革。全面改革的具体表现实践上的表现1、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政治体制改革也不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全面展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建设高度民主、法制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内容:要素市场;企业与政府行为;市场交易和法律环境涉及领域:所有制制度、分配制度、宏观调控制度。国企改革是中心环节。改革步骤:从农村到城市改革内容:1、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法律制度,理顺党政关系。2、进行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转变政府职能;政府机构改革相互配套、相互补充改革的深刻性改革的渐进性改革的长期性改革与对外开放的互动性改革的全面性“第二次革命”经济政治文化长期基本国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路线的一个基本点。“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改革需要扩大开放。3、“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邓小平(1980年)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1、发展是目的,是改革与稳定的基础。2、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3、社会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前提。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稳定是前提和保障没有稳定,改革和发展无从进行。改革是动力没有改革,就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事业就不可能顺利前进。发展是目的没有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不可能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国发展的特征1、后发性2、转型性3、阶段性4、非均衡性5、赶超性6、艰巨性如何处理三者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和巩固稳定。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保持合理速度,根据国情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考虑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要算经济账,同时算社会账、政治账。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正确把握社会可承受的程度要正确把握改革的力度正确把握经济发展的速度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封闭只能导致贫穷落后愚昧无知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汉代通西域唐朝加强对外交流明朝郑和下西洋明末海禁清朝闭关锁国中华民族经过秦汉以来两千多年发展,至康乾盛世,经济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成就。农业、手工业、贸易、城市发展等,都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农业,不论是当时人口数量,还是耕地面积,都远远超过以往历史时期。农作物的总产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从1700年的约1.5亿增加到1794年约3.13亿,占全世界9亿人口的1/3。康雍乾三代君主,英明有为,但是面对世界范围工业革命历史性大变动、大转折,却茫然无知,毫无准备,甚至采取错误的对策,把门关上,最终导致中国的长期落后。建国初期,美国人对中国进行封锁;苏联从中国撤出;毛泽东坚持一条原则:不借外债。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1955年中国GNP占世界4.7%,1980年降2.5%;1960年中国GNP和日本相等,1980年占日本25%。1959年,中国出口总值占世界1.95%,居12位;1980年下降到0.75%,居第32位。新的开端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终于等到时机: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8年10月,邓小平以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应邀访问日本。1979年1月,邓小平到美国进行访问。1980年,邓小平正式使用“对外开放”1979年1月邓小平访美与美国总统卡特在一起邓小平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84年4月,邓小平会见美国总统里根1984.3,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1986.10,邓小平会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84年10月,邓小平会见德国总理科尔讨论回答:(一)必要性在哪里?(二)可能性体现在哪里?“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992年1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1.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闭关自守没有出路。2.中国需要融入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的参与。3.对外开放是对内改革的外部条件。对外开放的必要性1、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2、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营造和平的周边环境,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外部条件。3、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获得中国发展急需的资金、技术、管理方法、人才,才能吸收和参照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1.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2.对社会主义自身的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3.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承认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具有先进性,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应该进行借鉴和吸收。承认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模式存在根本性的弊端,需要以资本主义为参照进行改革,向外国学习。承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进行和平共处、平等竞争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外开放的可能性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统一。3、对外开放的原则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中国要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华民族近现代的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航天员费俊龙坐在返回舱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积极利用外国的投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1)试点和起步阶段(1979——1983年)(2)向沿海地区扩展阶段(1984——1991年)(3)加速步伐、全面推进阶段(1992年春至今)1、三个主要发展阶段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90年代形成立体交叉的开放模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达国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发区内陆省会开放城市形式空间范围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九十年代八十年代对外开放的格局全方位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多层次指按照不同的开放程度所形成的梯次展开的开放格

1 / 9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