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及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根据我省实际,就职业教育而言,应该如何主动地适应市场,找准位置,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我校多年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面向市场,积极探索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面结合我校的实际做法,进一步就“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和各位同仁探讨和交流。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指导下,由教育对象、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法、途径、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并且集中为教育教学模式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过程的总称。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当前就业;二是后续发展。为此,职业学校应当着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后续能力为目的,加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我校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专业开发设置、课程体系改革、职业能力培养、职业指导开展、教育质量评价等几方面入手:一、按市场需要开发设置专业以开发人力资源为己任,以就业为终极目标的职业教育,必须首先面对市场,根据本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设置相关的专业。我校在专业设置时还充分考虑到:一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劳动2力和人才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二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对职业演变的影响;三是以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为培养目标;四是在专业开发过程中,和相关行业保持经常、密切的沟通。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保持专业设置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教学质量和开发新专业以提高活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五是专业培养目标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不但具有在某个岗位就业的竞争力,而且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在相应职业群中就业、转岗、晋升的基础。二、建立灵活适用的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要根据一个或几个相关职业群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从众多知识、能力要求中筛选出来并按教学规律组织起来的内容及其实施过程。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及其实施过程的落脚点。课程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对从事某一职业的从业者所必备的职业能力的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是为学生构建通向就业的桥梁。设置的职教课程应强调以职业分析为依据来筛选、组织教学内容。我校对已开设专业所相关的职业进行分析,并以职业分析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组织,以“必须”和“够用”为教学内容提供依据。在职业分析中既考虑当前某一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即要兼顾未来若干年某一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在确保当前就业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就业的后续力。职业分析是对工作过程的分析,是把完成一项工作的工作内容、劳动组织关系、所需要的3设备和工具、从业者必须具备的技能和态度等要素结构化的过程。而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是关键要素。为此,我校对每一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特别是从事该专业职业的职业能力予以特别的强化。如在设置汽车摩托车运用与修理专业时,通过分析将本专业的课程进行重新整合,按照汽车修理各工种的工作过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我校依据综合化、模块化的要求,编制教学计划、编写校本教材。打破学科体系完整性的约束,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环境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直接对准职业能力的提高。对每一个教学项目的内容构建成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一个模块都围绕某一工作过程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综合,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训练的综合。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形成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成的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大力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训练,提高毕业生对职业岗位和职业发展的适应能力。在课程实施即具体教学中,我校积极倡导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为引导教学组织的过程。学生通过对行动过程全面、主动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是某种产品或服务产出的全过程,包括接受订单、确定任务、收集资料、制订计划、加工服务,控制质量、售后服务等,4是学生即将从事的某一职业可能发生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订单培养不仅实现学生毕业一出校门即对口上岗的就业意愿,更培养学生从事对口职业所发生的完整的工作过程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订单培养是实现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如我校通过与海尔集团签订海尔家电产品营销和售后服务人才培养协议,是一种订单式培养。有效地引进了海尔的教学计划以及最新产品第一时间跟进学习,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将海尔的企业文化融入工校文化,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期间即可熟悉海尔产品营销和售后服务行动过程,毕业后就可以立即进入岗位角色。三、加强实训设施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养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实验实训基础建设,是职业学校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物质基础。实验实训设施有两类,一类是验证性实验设施,以“必须”和“够用”为原则,另一类是训练性实训设施。职业学校的实验实训设施是针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根据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加强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训练性实训设施建设,以解决“怎样干”的训练性实训设施为主。目前我省的职业教育所需的实训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CBE、台湾的建教合作对我们来说似乎相距遥远,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更适合我国的实际。为此,我校在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的(实践学时与理论学时近似对等)、高效果的实际动手训练,5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一是,加强实验室及实训车间的建设,如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配备了先进的机电一体化实验系统、数控技术实训中心、汽车修理成套设施等;二是,通过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定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职业操作技能;三是,开设实验实习专用周,同时利用双休日免费向学生开放实验实习场所,开设第二课堂及选修课,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训;四是,借助企业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实习,如每年暑假都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实习;五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实习,如在培养机械使用及维修人才时,组织学生到相关厂家进行学习等。四、职业指导是职教德育的重要内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化企业对从业人员不仅只是专业能力的要求,更看重的是具备能适应企业文化要求的人文素质。求职者已不能单凭一技之长走天下,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社会能力。我校始终坚持以德育为先导的育人原则,切实遵循“教学生懂得做人、让学生学会做事”的育人理念,提出并努力实现“以人为本,营造和谐、向上的人文环境,实现从全面优质管理到全面提升人文素质的文化层面的转变,形成与现代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工校文化”。学校德育教研室,职业指导教学小组和心理辅导室认真研究开展工作,通过系统教学、专题讲座、系列活动、心理辅导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和成才教育,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6我校把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操守以及就业观,创业观教育作为德育重要内容,从满足学生需求服务出发,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为一体。教育过程中,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开展职业指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关心集体、爱岗敬业、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的情操和品质。积极开展就业援助,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我们感受到,只要真心实意地为学生做好就业、创业指导,并给予必要的帮助,都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都能让学生形成竞争上岗和先立足后发展的就业意识和创业意识,都能把德育工作落实处,收到实效。我校针对当前的生源情况,积极开展“成功教育”。通过职业生涯设计这一有效载体,引导学生在了解自己、了解社会的基础上调整就业意愿,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即将从事的职业的发展前景,树立对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信心;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与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素质要求的差距,形成自觉提高自己的动力机制。以就业为导向,帮助学生以成功者的心态走上社会,是我校落实德育目标的有效尝试。德育是一个细雨润物的过程,德育的实效源自于点点滴滴的积累。因此,我校把认真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五育人”方针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德育渗透工作,尤其是培养学生7文明守纪、诚实守信的品德,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要求各管理部门严格学生管理一视同仁、尊重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人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体现人为关怀。学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用良好的形象教化学生;要求各服务部门要用自己优质的服务影响和感化学生;加强校风、班风、学风建设,加强卫生教育和环保意识,营造优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通过团委、学生会以及学生社团组织,本着“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效”的原则,以“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增强凝聚力、形成向心力”为目的,广泛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形成以优良团队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优质教育资源。五、科学有效地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价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以“产出评价”为核心指标,并辅以“教学评价”和“社会评价”。“产出评价”主要有两个指标:第一是就业率,包括当年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第二是就业质量,包括起点工资高低和就业后的发展前景。“教学评价”主要包含教学质量、教学效益、实验实习开出率等三项指标;“社会评价”主要包含用人单位满意率和毕业生满意率两项指标。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价是职业学校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只有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评价才能了解学校所实施的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只有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包括毕业生对母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满意8率,才能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办学条件、提高服务质量。我校不仅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而且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用人单位意见进行调查及反馈。一是,组织学生利用暑期进行系列调查,包括毕业生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所学专业的岗位需要及职业能力要求等;二是,学校组织专业教师深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专业能力调查,同时了解相关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三是,学校组织招生就业办的老师进行系统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及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