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常用计算公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附件一、接触网常用计算公式:1.平均温度tp和链形悬挂无弛度温度to的计算tmax+tmin①tp=2tmax+tmin②to弹=-52tmax+tmin③to简=-102式中tp—平均温度℃(即吊弦、定位处于无偏移状态的温度);to弹、to简—分别表示弹性链形悬挂和简单链形悬挂的无弛度温度℃;tmax—设计最高温度℃;tmin—设计最低温度℃;2.当量跨距计算公式n∑LI3LD=i=1n∑LI√i=1式中LD—锚段当量跨距(m);n∑LI3=(L13+L23+……+Ln3)—锚段中各跨距立方之和;i=1n∑LI=(L1+L2+……+Ln)—锚段中各跨距之和;i=13.定位肩架高度B的计算公式B≈H+e+I(h/d+1/10)h/2式中B—肩架高度(mm);H—定位点处接触线高度(mm);e—支持器有效高度(mm);I—定位器有效长度(包括绝缘子)(mm);d—定位点处轨距(mm);h—定位点外轨超高(mm);4.1接触线拉出值a地的计算公式Ha地=a-hd式中a地—拉出值标准时,导线垂直投影与线路中心线的距离(mm)。a地为正时导线的垂直投影应在线路的超高侧,a地为负时导线的垂直投影应在线路的低轨侧。H—定位点接触线的高度(mm);a—导线设计拉出值(mm);h—外轨超高(mm);d—轨距(mm);4.2接触线拉出值a的计算公式a=m+c式中a—接触线拉出值(mm);m—定位点处接触线与线路中心的水平距离(mm);C—定位点处受电弓与线路中心的水平距离(mm),由C=h*H/L确定(h为外轨超高;H为接触线高度;L为轨距)。5.接触线定位拉出值变化量Δamax的计算公式Δamax=Iz-√I2z-E2max式中Δamax—定位点拉出值的最大变化量(mm);Iz—定位装置(受温度影响)偏转的有效长度(mm);Emax—极限温度时定位器的最大偏移值(mm);由上式可知E=0时Δa=06.定位器无偏移时拉出值a15的确定:(取平均温度tp=15℃)a15=a±1/2Δamax式中a—导线设计拉出值(mm);Δamax—定位点拉出值的最大变化量(mm);a15—定位器无偏移时(即平均温度时)的拉出值(mm)。a15与a的变化关系,主要取决于定位器在极限温度时Δamax的变化量的大小,当Δamax变化量较大时,则a15相对a值的变化较大,当Δamax变化量较小时,则a15相对a值变化量较小。但Δamax的变化量又取决于定位器在极限温度时Emax值的大小,当定位器在极限温度时偏移值较大时,则Δamax变化也较大,则a15≠a,反之偏移值较小时,则Δamax变化也较小,则a15≈a。所以确定平均温度时定位点拉出值a15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在极限温度时,拉出值不超过允许误差。除直线反定位以外,当温度高于或低于平均温度时,拉出值都将是增大。因此,调整a15时应满足下列关系为好:即:270≤a15<300。曲线区段由于Δamax较小,a15≈a。即在调整时按a值进行。±—由定位的型式决定,直线反定位器取“+”号,其余定位型式取“-”号。7.定位器坡度1/X的确定:11Δhc1—≤—+——≤—10XLd5式中1/X—表示定位器在任意温度时的坡度;Ld—定位器的长度;Δhc—定位点在极限温度和调整温度时高度变化Δh之差,即Δhc=Δh极-Δh调;8.吊弦间距的计算公式L-2×4①X0简单=K-1L-2×8.5②X0弹性=K-1式中X0简单—简单链形悬挂吊弦间距(m);X0弹性—弹性链形悬挂吊弦间距(m);L—跨距长度(m);K—跨中吊弦布置的根数;9.吊弦、定位、限制管偏移值计算公式E=La(tx-tp)式中E—偏移值(m);L—所计算的吊弦、定位器、限制管距中心锚结或硬锚的距离(m);a—线胀系数1/℃(全补偿吊弦偏移值E计算时:a=aj-ac,aj表示接触线线胀系数,ac表示承力索线胀系数);tx—检调时温度(℃);tp—平均温度(℃);10.半补偿链形悬挂中心锚结线夹处导线高度Hzx的确定Hzx=H0+Δh±f+30式中Hzx—在任意温度时,中心锚结线夹处导线高度(mm);H0—导线设计高度Δh—第一吊弦点(即定位点)高度变化量f—中心锚结辅助绳固定处接触线弛度“±”—取决于调整时的温度,当调整温度大于无弛度温度时取“-”号,反之取“+”;11.补偿器a、b值的计算公式①a=amin+nLa(tx-tmin)②b=bmin+nLa(tmax-tx)式中a—补偿绳回头末端至定滑轮或制动部件的距离(m);b—补偿器坠砣底面距基础(或地)面最高点的距离(m);n—传动比,传动比为1:2时,n=2;传动比为1:3时,n=3;amin—a的最小允许值,应为0.2m;bmin—b的最小允许值,应为0.2m;L—补偿器距中心锚结(或硬锚)的距离(m):tmax—设计最高温度(℃);tmin—设计最低温度(℃);tx—检调时温度(℃);a—线胀系数1/℃;12.下锚拉线长度计算公式L钢绞线=ßH+2×500-UT-NG式中L钢绞线—拉线(钢绞线)下料长度(mm);ß—计算系数,它的值由拉线与地面的夹角a确定:当∠a=450时,ß=1.414;当∠a=600时,ß=1.155;H—支柱出土点至承锚、线锚角钢的距离(mm);UT—表示UT楔形线夹(或调整螺栓)的长度(mm);NG—拉线拉杆长度(mm);13.曲线水平力PRC和PRJ的计算公式①承力索:PRC=TCL/R②接触线:PRJ=TJL/R式中PRC—承力索在曲线上产生的水平力(N);PRJ—接触线在曲线上产生的水平力(N);TC—承力索张力(N);TJ—接触线张力(N);R—曲线半径(m);L—跨距长度(m),若支柱两侧的跨距L不等时,则L=(L1+L2)/2即取支柱两侧跨距的平均值;14.直线定位之字力P之的计算公式P之=4Tja/L式中P之—直线定位之字力(N);Tj—接触线张力(N);a—定位点拉出值(m);L—跨距长度(m),若支柱两侧的跨距L不等时,则L=(L1+L2)/2即取支柱两侧跨距的平均值;15.承力索弛度的测量计算公式F=(A+C)/2-B式中F—承力索弛度(mm);A和C—两悬挂点承力索至轨面的高度(mm);B—跨中承力索最低点至轨面的高度(mm);16.空气绝缘间隙的计算公式d=0.1+Ue/150式中d—空气绝缘间隙(m);Ue—接触网额定电压(kv);17.吊弦长度计算公式C=h-gx(L-x)/2Tc或C=h-4XFo(L-x)/L2式中C—所求吊弦长度(m);L—跨距长度(m);h—悬挂点结构高度(m);x—所求吊弦距支柱定位点的距离(m);g—每米接触悬挂的重量(kg);Tc—承力索的张力(kg);Fo—接触线无弛度时承力索的弛度(m);18.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的计算bn=√c2h+a2n式中bn—承力索分段长度(m);ch—相邻两直吊弦的高度差(m);an—横向承力索上相邻两悬挂间的水平距离(m);如a1、a2、a3…an。19.横向承力索修正长度的计算ΔB=16F/3L-ΔC式中ΔB—横向承力索长度变化值(mm);L—横向承力索在两支柱悬挂点间的水平距离(mm);F—横向承力索的弛度(mm);ΔC—最短吊弦长度变化值(mm);20.外轨超高h的计算公式h=7.6V2max/R式中h—外轨超高(mm);Vmax—列车最大运行速度(km/h);R—曲线半径(m);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