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繁华光鲜的外衣下,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蓬头垢面,他们衣衫褴褛,他们或有残损,他们或无定所,他们的身影见诸街头巷尾。一样的城,不一样的人……好雪片片林清玄学习目标1.把握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作者在流浪老人身上寄予的情感。2.能够采用快速阅读的方法整体感知文章,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3.学习流浪老人无论境况如何都能保持善良的本性,执着地为他人送去一片温暖的优良品质。学习重点1.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2.把握文章主旨,掌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学习难点抓住关键文句和细节,深入思考和探讨,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理解文中所蕴含的人物情感和生活哲理,学会体察他人的善意并学会善待他人。1.读一读(读准下列词语中红色字的字音)预习检测燠热污秽笨拙家当奖券yùhuìzhuōdàngquàn臀部慎重塑胶庞蕴禅师túnshènsùyùnchán食不裹腹()坚困()退辟()沉陌()油溺()斩新()灌概()笨绌()2.写一写(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订正)果艰避默腻崭溉拙走近作者林清玄,台湾作家,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生于1953年,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1979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道文学优等奖和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20次。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走进课文一、快速阅读,整体感知1.你觉得文中的“我”和流浪老人分别是怎样的人?谈谈你的感受。2.找出文中最能触动你心灵的语句。二、细读课文,品味人生(一)浏览课文第一部分(1~6自然段)1.找出文中描写流浪老人外貌、行动、神态的关键词句。2.思考细节描写突出了流浪老人怎样的形象特点。描写人物特点衣食住行生计很厚的中山装、毛衣、大皮鞋、油腻污秽,连最燠热的夏天都穿着家乡的厚衣买盒饭干净的走廊,甜甜睡去很少走动,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蹲坐在街角,不说话,摇动奖券贫困满足笨拙憨厚自尊3.作者渲染流浪老人的形象特点有何用意?明确:文章欲扬先抑,前文渲染流浪老人的贫穷、孤苦、笨拙的形象,是为了与下文老人表现出来的“明净的善意”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彰显无处不在的美好人性。(二)赏读课文第二部分(7~15自然段)1.本部分写了哪两件与流浪老人相关的事情?明确:一件是“我”第一次买老人奖券;一件是老人为“我”扣扣子。2.文中写“我”第一次买老人奖券的事,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明确:行动描写、语言描写3.“我向老人买奖券”这一事件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怎样的老人?红色封套:崭新美艳老人外表:污秽油腻对比动作:态度:艰困小心慎重对比内心美好坚持善良4.揣摩“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了一下,但没有退避”这句话,想一想老人给“我”扣扣子时,“我”对老人的感情可能有怎样的变化。参考:“我”对老人的处境有同情、怜悯,但此时,更多的是老人“明净的善意”给“我”带来的温暖和感动,让“我”更多一份对人性之美的思考。(三)赏读课文第三部分(16~18自然段)1.读典故,理解“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的禅意。2.本文以“好雪片片”为题,又以“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结尾,有什么好处?参考:起到照应标题、升华散文主题的作用。美好的心灵就是“灌溉了我们的心田”的“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这样的结尾如绕梁余音,其所带来的禅韵、哲理留存于作者和读者心头,恰似好雪滋润大地,心灵之美滋润心田,给文章增添了诗意和余味。图中两个男人,分别是流浪汉和路人,这是一次偶遇,请你为他们设计一段对话并进行现场表演。作业布置图片背后据说这幅照片有如下对话——“老哥,好久没见了,最近咋不在地铁里睡?”“天气好,到上面来晒晒太阳。”“冬天过得还好吧,听啥歌呢?”“Raphael(拉斐尔)的,来,你听听。”一个流浪汉与一个年轻人,没有鄙夷,没有施舍,两个平等的灵魂,透着寒冷的冬天里温暖的人文关怀。正如孟德斯鸠所说:“对他人的平等就是对自己的施舍。”全文小结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匆忙地走人生之路。能感受山之美的人不一定要住在山中,能体会水之媚的人不一定要住在水旁,能欣赏象牙球的人不一定要手握象牙球,只要心中有山有水有象牙球也就够了,因为最美的事物永远是在心中,不是在眼里。——林清玄好雪片片,不落别处,只落于你的心上。让我们一起感受生活中的明净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