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简论主讲:胡郁青教授成都大学艺术学院第一章:孔子的音乐思想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音乐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文献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一、孔子的文化精神——“仁”第一章: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孔子“仁”的思想,首先体现在“礼”和“乐”的关系之中。因为音乐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最为特殊的形式,它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孔子主张:“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他希望用礼乐之手段来达到他心目中“仁”的境界。因此,“仁”构成了孔子音乐思想的核心和灵魂。二、孔子音乐美的评价标准——“尽善尽美”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孔子最先将“善”与“美”的概念区别开来进行研究与分析,首次精辟地阐释了“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核心思想。“子曰《韶》尽善矣,又尽美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三、孔子的音乐审美观——“中和”从孔子对《关雎》的评价——“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可以看出,孔子对音乐的主张其实是要求适度的、有节制的,归结起来,就是要求音乐作品要体现一种“中和”的精神。四、孔子的音乐教育观——“知行合一”本章总结:一、提出了“仁”的思想二、提出了“尽善尽美”的审美标准三、提出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音乐思想四、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乐教思想第一章: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第二章:孟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中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历史上孟子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出“性善论”,主张“仁政”,提倡“以德行仁”。有著作《孟子》流传后世。一、孟子的文化思想精髓第二章:孟子的音乐美学思想1、性善论:孟子从哲学的角度提出“性善论”,他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认为人性都是善的,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与生俱来的“善”的品德,它可以汇聚发展成“四德”,即“仁”、“义”、“礼”、“智”。2、仁政思想:孟子在政治上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论,认定人民是可以推翻残暴之君的,因而,他力求主张“行仁政,省刑薄赋”,要用仁爱之心去对待人民。二、孟子的音乐美学思想第二章:孟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孟子认为:音乐就是快乐,是内心的欢乐之情不可抑制的自然外露。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享受音乐的欲望与能力,人对音乐有共同的美感。孟子认为音乐的内容应该是“仁”、“义”之德,因而,闻乐可以知德、知政。他认为:“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因而,他主张“与民同乐”,使得天下得治。这是孟子“仁政”理论与“性善”理论在音乐理论上的反映,对后世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有很深的影响。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如何?”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第三章: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理论常与孟子的“性善论”相比较。他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卓著的贡献。第三章: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一、荀子的文化思想精髓荀子从儒家思想出发,批判、总结了先秦诸子思想,建立了完整的思想体系。他提出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唯物主义思想,提出“性恶论”,主张礼治与法制结合以维护等级制度,他主张“令行禁止,天下为一”,以此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二、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第三章: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荀子从“性恶论”的理论出发,充分肯定音乐的社会功用,肯定音乐感化人心、陶冶情操的特殊作用,认为人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才能使其“性恶”的本性得到改善。同时,他也肯定了音乐在战争中的作用。因此,他主张“以时顺修”,改革音乐,使之为统一天下、巩固封建制政权服务。荀子明确地提出了“礼乐”、“中和”的范畴,认为“中和”是音乐最重要的审美标准之一。他主张“美善合一”,但同时又强调“善”高于“美”,“美”必须服从于“善”。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偲,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第四章: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主要思想集中在著作《老子》中。《老子》亦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是道家的主要经典。其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的发展有极大影响。一、老子的文化思想精髓第四章: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1、老子的哲学思想---“道法自然”老子的思想言论集中在他的著作《老子》中。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道”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道”是宇宙的本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2、“道”是指事物发展的规律;3、“道”是指人类生活的准则。2、老子的政治主张——“无为而治”老子在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其想象中的社会是“小国寡民”,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他希望封建统治阶级不要以智治国,要“无为而治”以安天下,其思想精髓所在于此。二、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大音希声”“大音希声”是老子提出的音乐观,也是他所推崇的“道”的音乐。老子认为,音乐是无形、无声、听不见、看不见的,最好的音乐是一般人所欣赏不到的,音越稀少越好,他认为最好的音乐普通的人是听不见的,是“天籁之音”。他排斥一切人为的有声音乐,其音乐思想与“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是相吻合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言,淡兮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第五章: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庄子,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称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一、庄子的文化思想精髓——“法天贵真”第五章: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法天贵真”既是庄子的哲学思想,也是庄子美学思想的体现。即以“天”、“道”为美,以自然而合乎规律为美,主张以“无为”为美,反对礼教的束缚,反对人性的理想之美,因而,庄子的哲学思想同老子的思想如出一辙—崇尚自然美。二、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第五章: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庄子从“法天贵真”、崇尚自然的思想出发,明确提出“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的命题,认为音乐美的本质是表现“民之常性”,表现人的自然情性;音乐美的准则是自然而不造作,朴素而不华饰。这是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改造与发展。第六章:墨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墨子(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鲁国人。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创始人。早年学过儒家思想,后来新立学派,而且反对儒家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有《墨子》一书传世。一、墨子的文化思想精髓第六章:墨子的音乐思想墨子的学说有十项基本内容,即“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尊天”、“事鬼”、“兼爱”、“非攻”。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认为战争的根源在于缺乏兼容的精神,是劳民伤财的,最好不要打仗。并主张由贤人来治理国家,最后达到天下百姓皆“尚同”于天子,达到统一国家的目的。二、墨子的音乐美学思想——“非乐”第六章:墨子的音乐思想墨子提出“非乐”的音乐思想,认为“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而音乐既不能解除“三患”,也不能扭转政治局面,更不能有助于“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音乐只能“费时”、“费财”,用劳动人民所创造的财富供统治阶级享乐,因此,必须“非乐”。墨子的音乐思想集中在其著作《非乐》、《三辩》中。他承认音乐的美感,而否定其社会功能,其思想夸大了音乐的危害性,对音乐的社会作用进行了贬低。墨子反对统治阶级的享乐,但仅仅靠“非乐”的思想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是他思想的局限所在。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意舍此。今有大国即攻小国,有大家即伐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欺愚,贵傲贱,寇乱、盗贼并兴,不可禁止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天下之乱也将安可得而治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是故子墨子曰:姑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第七章:韩非子的音乐思想韩非子(公元前280年-前233年),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市)。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主要思想集中在其著作《韩非子》或《韩子》中。一、韩非子的文化思想精髓第七章:韩非子的音乐思想韩非子的学说集法家之大成,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以“法”为中心的封建君主统治观。韩非子提出的“法”,即文法,他认为法是除君主之外人人都必须遵守的。韩非子以荀子“性恶论”为基础,从巩固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主张坚决采取镇压的手段,来为统治阶级服务。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强调暴力和权术,鄙薄仁义道德,这是与他的社会伦理思想联系的。韩非子的“性恶论”,是利用“性恶”来构建君主专制的理论体系。在韩非子眼中,君与臣、父与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利害、利用的关系。二、韩非子的音乐美学思想第七章:韩非子的音乐思想韩非子在音乐方面强调音乐的内容而不注重音乐的外在表现。他反对孔子“文质彬彬”一说,相信客观事实的真实感,认为“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即“文”、“质”对立,否定后天的艺术加工,主张“取情去貌”、“好质恶饰”。韩非子反对“新声”,认为“新声”是靡靡之乐,是亡国之音。他反对民间音乐,在这一点上与儒法两家的观点一致,但韩非子则由此得出“不务听治,而好五音,则穷身之事也”的结论,认为音乐不仅无用而且有害,宣扬音乐亡国论。韩非子主张剥夺人民享受音乐的权利,但帝王有纵情声色的特权。这是他的绝对君权思想与文化专制主义的政治主张在音乐上的体现。综上所述,韩非子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