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格局大智慧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探索与讨论201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破冰问题的提出他们是不是就在你身边-----员工越来越“不听话”了,你说的话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员工越来越“滑头”了,工作中看到你时一个样,你一转身员工越来越“计较”了,你给多少酬劳我干多少事员工越来越“不靠谱”了,跳槽说走就走甚至招呼都不打它们是不是正困扰着你-----为什么员工离职率高企不下,且任职时间越来越短为什么薪酬和奖金激励的作用越来越弱化,留人的机制很脆弱为什么制度与规范执行的效果越来越差,客户满意度在下降为什么员工和你都感觉到幸福指数在下降管理实践中是不是存在制度与执行“两张皮”?!内需经济的提倡说明了服务业占的比重会越来越重,尤其是一对一、个性化的高端服务业会越来越重要,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说明了国内知识经济的崛起,而中国正从世界工厂走向世界市场,正是要迎头赶上全球化的后现代社会。这些都在说明“现代管理”即将在国内面对它的局限性,而更多的管理问题要在企业的价值、愿景、文化、人际关系与协商合作中找问题与答案了。其实西方的现代管理发展过程中也是“两条腿走路”。一条科学管理,一条人本管理;一条腿强调制度、规章、流程、组织结构、命令系统,一条腿强调价值、愿景、文化、人际关系与协商合作。这正是中国人阴与阳的思想,只有阴阳相合才是完整的管理系统。摘自《管理学家》背景理念在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中,遵“天地人”之道,求和谐之良策,启管理之智慧,谋企业之发展。方针提升格局、导引思想、置换心智、阴阳相合、捭阖纵横。先修身,后谋事。导引东方管理文化体系本质----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人为人核心----儒学思想和智慧,即;以“仁”为核心,以“修己安人”为目的,以“内圣外王”为最高境界:“内圣”: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外王”: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内圣”转向“外王”,推己及人;欲达此境界,必经德之修为,何以修为:三纲“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奠基儒家管理哲学仁者爱人,智者知人---中国企业管理者修身之基“仁”;什么是仁,二者成仁,永远是你和人的态度,态度则取决于“爱”,至于是谁不重要,关键是要有爱人的意愿,“能近取譬”,与你最近的那个人“将心比心”,从眼前人、身边事、举手之劳做起,即能修身成仁,即能“仁者不忧”,设想一下你能给那么多人带来快乐,你自己的忧愁、忧伤还会多吗?!“仁爱”的操作元素;恭而不侮---每个生命都有尊严,都希望得到尊敬,你先对别人恭敬,就能保持自己生命的尊严。宽则得众---还是一种态度,一个内心宽广的人能够得到最广泛众人的拥戴信则人任焉-一个有信誉的人,能担承别人给你的信任和托付,就能得到任用。敏则有功---只要你内心有敏锐的智慧,就能抓住机遇,建功立业。惠则足以使人-一个有恩惠之心的领导,对团队中的下属在精神利益上予以肯定,在物质利益上予以分享,让下属在团队里感受骄傲与价值,下属能不拼命干吗!奠基儒家管理哲学格局点亮心灯格局是一种智慧,是凌驾一切技术和方法之上的一个智慧。大格局就是大智慧。大格局就是“站的更高,看的更远”;从你目前遇到的问题中超越出来,从你正在经历的事件当中超越出来,俯视现在的问题。格局是一种智慧,是凌驾一切技术和方法之上的一个智慧。大格局就是大智慧。大格局就是“站的更高,看的更远”;从你目前遇到的问题中超越出来,从你正在经历的事件当中超越出来,俯视现在的问题。“北冥有鱼,其名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为什么大格局很重要呢?生活中经常会说到“局限”这个词,格局太小所以才会为其所限。但局限这个东西从来不是别人给你制造的麻烦和困难,而是自己跟自己斗气。因为局太小,你才跳不出去。局限局限,局小则限,局大则避限。只有一个人的人生格局足够大,追求足够高远,才能从心理上摆脱俗世的羁绊,才能在视角上摆脱狭隘,掌握全局,才能真正做到无争而争,从而有所大成。大格局者,能尽人之性,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尽物之性则能参天地之化育,则物与我同一矣。格局点亮心灯企业基业长青愿景的实现,须将企业组织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结合起来,即企业在实现发展目标的同时,员工也要找到目标-----企业一把手、组织一把手,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怎样把组织目标与员工个体目标结合起来,这是一个终极目的-----我们要讨论的方式是调整利益的管理制度与思想管理的企业文化结合,建立起凌驾于利益管理和思想管理之上的更大格局的管理模式----利益管理与思想管理扩大企业格局,需要将员工融进这个扩大了的格局中来,首先应该认真透视人,清晰的科学的认识人格构成,均衡激励“自我”与“超我”两个动力系统。然后要知道每一项措施针对的是自我还是超我,是利益还是思想;措施和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始终使员工的行为指向整合目标。利益管理与思想管理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探索之旅人格篇本我自我超我自我遵循的原则是“现实原则”,而不是“快乐原则”,现实原则的目的就是推迟欲往的实现,推迟缓解紧张感。现实原则的形成,继发过程的作用,以及外界在个人生活中开始发挥的重要影响,这一切刺激了知觉、记忆、思维和行动等心理过程的发展,并使之不断完善。自我是对利益的追求。“敢不敢”。儿童看到糖产生想吃的愿望这是本我在起作用,为了得到糖,儿童可以偷吃,可以请求父母购买,这是自我在起作用,自我是为了得到这个东西,满足这个愿望。儿童知道偷这种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这是超我在起作用,超我的作用不是为了得到这个东西而是让儿童知道道德规范,并使这个道德标准内化于儿童的心里。超我为至善至美而奋斗不为现实是否得到满足而操心。超我是外在价值观的内化。“该不该”。知人:人格结构敢不敢----自我1既是对利益的追求2管理则是通过惩罚与奖励制度的制定执行,使人产生“敢不敢”而进行“自我”的管理。该不该----超我1外在价值观的内化2所有让员工产生“该不该”的,就是“价值观”管理,“超我”管理。探索之旅人格篇探索之旅人格篇人的行为两大动力系统1.基于“个人取向”,“自我需要”的动力系统,即为了生存、交往、发展甚至实现自我价值而产生的动力系统,在这一系统作用下,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维护“自我”的利益与机会:2.基于“超个人取向”或“超越自我”的、完全社会化的动力系统,在这一系统作用下,人是以“社会”为中心的,行为目的是实现社会的价值、社会的理想,维护的是社会的利益;当一个人完全受自我动力支配,行事都围绕自己,表现为自私,格局会越来越小;例:娇生惯养成长起来的人----小气、抠门的人----当一个人有了充足超我动力并把自我动力均衡,他在行事时当个人利益得到保障之时,会兼顾组织、他人、社会、国家,这时他的事业不会有障碍,所有的人都能成为他的资源,不可能是他的“敌人”,格局也会随之变大;大家成为你成功的“载舟之水”。探索之旅人格篇中国人自我动力、超我动力的分析及对管理的意义;自我的形成与激励----诱惑、导引、刺激与膨胀超我的形成与激励----导引、教育、理想与信仰自我、超我动力的变化与平衡;探索之旅人格篇超我自我自我自我超我超我123自我动力利益管理用制度、规范、流程等去激励;(趋利与避害)约束行为的制度、规范等为“阳”;超我动力思想管理是价值观内化、是文化,用导引和教育去激励;价值观内化成文化,属思想意识范畴的为“阴”;每个人的行为都是自我动力和超我动力共同影响的结果。自我动力和超我动力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人的主要动力系统。人本管理高于利益与思想管理之上的那个更大格局,即求“阴阳其合”探索之旅人本管理篇哲学智慧:凡是都有两个方面,没有好坏对错,只有角度不同;对错只是存在于游戏规则里面,因此制度是游戏规则,必须分出对错。探索之旅人本管理篇两个动力驱动探索之旅人本管理篇管理制度文化理念管理体系行为自我超我整合目标探索之旅人本管理篇人本管理工具之一:理念的植入、还原与固化制度体系植入理念还原匹配新理念固化还原理念提出理念与价值观,推出符合或反对这种理念与价值观的典型人物与事件,制定保证这种典型行为不断涌现或不再涌现的制度和机制。探索之旅人本管理篇海尔的故事----儒商张瑞敏《哈佛商学院经典案例》探索之旅人本管理篇第一次出台的制度,一共13条,每一条都不是高不可攀,相反,都紧挨员工的道德底线。任何一条都让员工感觉“不应该”违背,因此,制度本身具有了极强的可执行性。更重要的是,张瑞敏没有让制度停留在这13条上,而是抓住每一个违反制度的典型行为,发动大家讨论,挖掘典型行为的思想根源,上升到理念层次,再以这种理念为依据,制定更加严格的制度……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每执行一次制度,就沉淀一个理念,以理念为依据,再制定更多的制度。结果是,制度越来越健全,越来越严,同时,文化越积越厚重,思想越来越统一。每一个方面都有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同时,每一个方面都有严格的奖惩制度。最终形成了“制度与文化有机结合”的海尔模式。理念的匹配与植入探索之旅人本管理篇理念的匹配与植入这一规律,早在革命时期,毛主席就进行了成功的应用。革命军队刚刚组建时,成分复杂,理念更不统一。结合当时的战士思想水平,毛主席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这11条中,也没有高不可攀的条目,从“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到“缴获要归公”,都是紧挨战士的道德底线,让战士感觉不难做到,也应该做到。这就保证了制度本身的可执行性。但是,我们对每一条都严格执行,当战士们因严格执行纪律而迅速得到群众拥护时,我们及时抓住典型行为进行宣传,当战士违背纪律时,我们也抓住典型行为,挖掘思想根源,使更多的战士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通过这种严格执行制度、循序渐进的教育,使战士不断巩固思想理念,提升革命觉悟和思想水平,在此基础上,用更高的理念制定更完善的制度,结果,形成了管理制度与文化理念互相作用、互相提升,最后达到高度的统一。探索之旅人本管理篇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上图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湾改编探索之旅人本管理篇理念的匹配与植入无论是三大纪律还是海尔十三条,其成功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当时制定制度时所依据和植入的理念与战士和员工所具有或愿意接受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也就是说,在理性上,员工认可制度所提倡的理念。“愿意接受”,这就是制度得以执行的根本力量。有效的管理措施探索之旅人本管理篇有效的管理措施员工目标组织目标需要执行能够执行“海底捞”的故事----关于人的故事《哈佛商学院经典案例》“海底捞”在海外虽然一家店都没有,却成为哈佛商学院经典案例。“海底捞”掌门人张勇基于对人性直觉理解,不用平衡记分卡、不用KPI,甚至不考核利润,融合儒家之仁、道家之无为,创造出让管理专家们叫绝的家庭式管理模式。探索之旅人本管理篇海底捞探索之旅人本管理篇关注员工满意度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高敬业度提供快速、准确、得体、大方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提供高质量、可口的菜品提高客户忠诚度增加营业额、增加利润员工客户财务探索之旅人本管理篇探索之旅人本管理篇欲取先予探索之旅人本管理篇市场就是你必须通过满足别人的需要来实现你自利的动机。大家都同意,通过给别人带来幸福从而使自己变得幸福,最符合伦理。-----张维迎一句“把员工当人对待”成为海底捞的成功要诀!海底捞真正将员工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融合,成为海底捞所有员工共同的梦想;海底捞经营的是“文化场”,将“把员工当家人,员工必定将客户当家人”理念植入制度,还原出最真诚的、最个性化的服务,使客户感受和体验,使客户成为“家人”;形成了“海底捞文化”,实现了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很好的解决了“理念”与“制度”的“两张皮”。海底捞你学不会?!探索之旅人本管理篇汇合发展历程中的案例故事:文明之师、礼仪之师、威武之师“身有伤,贻亲忧,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