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之个体社会化(一)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动态过程。教育社会学(二)社会化的类型1、初始社会化(Primarysocialization)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主要是指儿童时期的社会化。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2、预期社会化(anticipatorysocialization)是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3、发展社会化(developmentalsocialization)它是指成年人为适应新形式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又叫做继续社会化。现代社会使得个体发展社会化问题日益突显。(学习型社会,信息社会)4、逆向社会化(reversalsocialization)主要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在传统社会,逆向社会化是少见的。现代社会,成年人必须接受逆向社会化。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5、再社会化(resocialization)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军队、监狱、邪教组织)思考:学校是否具有再社会的功能?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什么不同?(三)社会化的基本内容1、技能社会化主要是指获得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花盆方案、大地方案)(家养动物、野生动物)职业能力2、政治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现有政治制度、政治信念和政治态度的过程。公民教育(品质+意愿+能力)据英国媒体报道,伊朗正在利用教科书和儿童读物对年轻一代灌输仇恨和极端主义思想,书中还配有许多照片和图画,宣扬血腥暴力,而目标直指英美等西方国家和以色列。一本名为“让我们读”的7岁儿童读物中写道:又丑又胖的犹太人被人们赶出了城镇。这些书中鼓励自杀式爆炸等袭击手段,并称这是所有人应尽的责任。在一本8岁儿童的教科书当中,有男孩发射火箭弹以及一群孩子拿着AK47冲锋枪的照片,其中有些是戴着面纱的女孩。这些书被以色列智库机构——和平影响监测中心(CMIP)翻译并公布于众。该机构负责人格罗斯表示,“这种教育体系是在为战争作准备,宣扬仇恨思想,进行思想控制”。相关链接他们是怎样学会仇恨的?拿着AK47的女童(左),丑化以色列人的漫画(上),准备成为殉教者的男孩(右)。以色列儿童送给黎巴嫩的礼物:可爱的以色列儿童知道炮弹将会炸死许多同年龄的儿童吗?相关链接他们是怎样学会仇恨的?3、行为社会化主要是指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法律、纪律、道德、风俗等)值得强调的一点是:符合规范的行为是从小灌输和培养的。社会化一个人如何获得某种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图片中的孩子们将从他们各自的这些经验中学到了什么?道德社会化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美国学者R.赫什提出,人的道德性并不是由一些抽象的道德原则所体现的,它一般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1)关心他人,愿意帮助并保护他人;2)能够正确地进行道德判断;3)行动。1960年11月12日,美国《星期六晚邮报》刊登一段故事。L.斯洛汀是一位核物理学家,曾在美国墨西哥州北部洛斯阿拉莫斯原子弹实验室工作。1946年的一天,他和同事们一起在实验室里小心翼翼地把些核金属凑集在一起,为进行一次连锁反应做准备。忽然,仪表显示连锁反应已经开始,这说明中子大量产生,放射现象已经出现,对室内的工作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这时,斯洛汀不顾一切,立即用赤裸着的双手将核金属分开,这实际上等于自杀,因为他接受了大量的射线。然后,他镇静地嘱咐他的七位同事准确地记住事故发生时他们的位置,以便确定每个人接受放射的程度。接着,在向有关部门报告以后,他向同事们表示歉意,并告诉他们将会发生的事:他将死去,而他的同事们将恢复健康……一位核物理学家的道德境界相关链接:道德社会化辩论题:正方认为“应该”;反方认为“不应该”社会化的内容在欧洲,一个妇女因患癌症而濒临死亡。医生认为有一种药或许能够挽救她的生命,这种药是一位药剂师发明,但非常贵。药剂师的要价是2,000美元,比实际价格高出了10倍。患者的丈夫海因茨四处筹措,却只借到了1,000美元。于是他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求他便宜一些把药卖给他或者能否让他赊账,以后补还。药剂师回答说:“不,我发明了这种药,就是要用它来赚钱。”海因茨绝望了,于是他溜进药店偷走了药。你认为海因茨是否应该这样做?4、性别社会化“性别”其实是一种刻板印象,是我们对“性”的理解,包括对男性与女性性别角色的期望和要求。主要体现在: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心理品质等方面MarkZanna&SusanPack(1975)1.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性别角色(genderrolevarywithculture)DeanMorier&CaraSeroy(1994)女孩子总是被鼓励担任表达性角色(expressiverole)男孩们总是被鼓励担任工具性角色(instrumentalrole)表达性角色(expressiverole):一种社会规范,通常针对女性,即女性应该是亲切的、善解人意的、会照料人的、合作的、能敏感觉察他人要求的。工具性角色(instrumentalrole):一种社会规范,通常针对男性,即男性应该是具有影响力的、坚定的、独立的和富有竞争性。HerbertBarry,MargaretBacon&IrvingChild对110个非工业化社会的儿童性别特征的形成过程做了分析。五种心理品质:善于照料他人、顺从、责任心、事业心、自立。表3-1110种社会文化中五种心理品质社会化过程的性别差异心理品质社会化压力对男性或女性影响的百分比男孩女孩善于照料他人082顺从335责任心1161事业心873自立850注:每一种心理品质的累计百分数都没有达到100,这是因为对于每一种心理品质而言,都有一些社会文化没有强调男性或女性中的一方。以“善于照料他人”这一心理品质的社会化过程为例,在能收集到相关数据的社会文化中,有18%的社会文化没有在该种心理品质上更为强调男性或女性中的一方。Source:Barry,Bacon&Child,1957.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结果会导致人们按照社会上规定的男女性别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由于男女的生理结构不同,社会上的习惯势力向男女性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男子须按男性角色要求行事,女子则须按女性角色要求行事。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从性别角色社会化视角思考:当前,我们大力提倡在幼儿园、小学增加男性老师的比例,为什么?思考与练习:看书P210页,结合自己的感触,思考:个人是被动地屈从于社会的期望与要求;还是能够主动改变社会化的进程、结果。(四)影响社会化的主要因素1、家庭里的社会化(1)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个体社会化产生深远影响(下一代往往复制上一代的阶级地位、工作、生活方式)(2)家庭教养方式对个体思想、行为产生深远影响案例:一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与教育调查》曾问到“你生活中最烦恼的事情是什么”,有19%的孩子列举的内容与父母有关。有几个数字很耐人寻味:分别有81.9%和89.3%的儿童说“爸爸很爱我”、“妈妈很爱我”,可认为“爸爸很理解我”、“妈妈很理解我”的分别只有36.6%和48.2%。从孩子对家庭的消极体验中,可以看到父母教育能力的缺陷给孩子带来了烦恼。有位高中生总结了妈妈在自己上学后说了十年的10句话:(1)作业做完了吗?(2)别看电视了,赶紧写作业去!(3)上课要注意听讲。(4)听老师的话!(5)你就是不刻苦,老惦记着玩!(6)这回考了多少分?(7)现在是竞争的社会,没学历行吗?(8)早晚你得去扫大街!(9)我们辛辛苦苦,还不都是为了你!(10)这么好的条件,你还不好好念,我们那时候……。相信如今的大人和孩子听了这10句话都不陌生,想想孩子能不烦吗?可以说,孩子的一系列烦恼都是由学习压力(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父母)引发、派生出来的。《知心姐姐》杂志在对几千名男孩女孩进行调查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最烦听爸爸妈妈说的一句话”,孩子们回答频率最高的是“好好学习!”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晓春提出,家长的“超前危机感”、紧张心理最后都转化成了压力,落在孩子头上。单调的语言破坏孩子的心理健康、钝化孩子的思维能力。孩子天天被数落得心烦意乱,而家长却想以此提高孩子的分数,真是南辕北辙。强制性家庭环境成为长期犯罪的影响因素帕特森(GeralPatterson,1992)缺乏父母的教育和监督行为失调、敌意归因偏见、缺乏自我约束力受正常同伴的拒绝参与不良的同伴小团体犯罪行为儿童早期儿童中期青春早期学业失败严重反社会行为的发展模型(Soruce:Patterso,Debaryshe&Ramsey,2005)家庭教养方式对人格塑造的影响:1、权威型教养方式3、民主型教养方式2、放纵型教养方式1、权威型教养方式父母要求子女绝对服从自己,对子女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属于高控制型教养方式;但在情感方面,父母常以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待孩子。影响:孩子容易形成被动、消极、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2、放纵型教养方式即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放任孩子自己做决定,对孩子的教育甚至达到失控状态。影响:孩子多表现为:任性、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人格特征。3、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与孩子经常交流及给予帮助;影响:有利于孩子形成: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与合作等人格特征。思考与练习:结合自己的感触,思考家庭在促进儿童社会化中的影响。参考建议:情感维度:“爱”子女,“母爱丧失”的儿童,包括受父母虐待的儿童,一般表现出服从、呆板、迟钝、不与人交往、独立、攻击、破坏等人格特点。控制维度:坚持适度控制原则,注重独立性训练,对孩子有较高的要求,对不同的行为表现奖惩分明。(密切亲子关系、关注学业表现)(四)影响社会化的主要因素2、学校里的社会化(1)学校在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使青少年获得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规范。把握:与家庭社会化的不同(太阳与星星、王子、公主与平民)(2)学校促进个体社会化的主要方式----显性课程(大学课程,使学生异质分化)----隐性课程(班风、学风、校风、环境等)----老师的言传身教3、同辈群体对社会化的影响同辈群体-----是指在年龄、爱好、兴趣、背景等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一群青少年。(同性、同龄)同辈群体对个体社会化影响很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年亚文化---指青春期的同辈群体建立的由自己的情趣、娱乐、衣着、行话俚语、符号、价值观念和崇拜对象所构成的富有特色的亚文化4、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化的影响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电视、收音机、电影、唱片、影碟和国际互联网等。思考与练习:电视、网络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