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教学要点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为什么要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方针政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后,如何继续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最终解决台湾问题?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三、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本节主要内容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反对分裂、坚持统一的历史。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条件。2003年12月,温家宝总理访美时说:“没有比维护国家统一再高的利益。”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维护祖国统一则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的最直接体现。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岳母刺字文天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祖国大陆几十年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各族人民所期盼的国家统一。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形势和中国的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条件已日趋成熟。邓小平强调指出“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为何统一问题如此重要,令中国共产党人为之不懈努力,让邓小平难以释怀呢?纵观世界历史,凡强盛兴旺之民族都是统一的,统则兴,分则衰。实现统一成了许多有作为的政治家为之奋斗的事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赞成国家统一的。恩格斯在谈到当年德国的分裂状态时说,统一会使我们不蹈华沙和布隆采革的覆辙,只有统一才能使我们在国内和国外强大起来。斯大林曾经指出,如果不能摆脱封建分散和诸侯混乱的状态,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指望保持自己的独立,以及真正发展经济和文化。只有联合为统一集中的国家,才能指望有可能真正发展文化和经济,有可能确立自己的独立。翻开中国历史,我们就会感触到其中那浓浓的“一脉相承统一情”。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表明,在每次大的统一之后,经济文化都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中国历史上许多杰出人物,都是在统一问题上有所作为的。总之,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消除割据、分裂的局面,实现国家统一始终是主流,尽管统一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事实也表明,中华民族是有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各族人民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都心向祖国,愿意亲和共处。实现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是人心所向、民意所在,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趋势。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可以进一步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充分发挥全民族的智慧,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只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才能更好地在国际上展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雄姿,使中华民族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复台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郑成功于1662年打败侵占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台湾,写下了这首《复台》诗。三、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毛泽东曾严正地指出,台、澎、金、马整个地收复回来,完成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的神圣任务。1956年,毛泽东亲切接见台湾省籍人士。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1986年9月,邓小平在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关于“台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的问题时,指出:“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江泽民也指出,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这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胡锦涛强调,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决心,符合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本节思考题: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本节主要内容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屿,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的历史与大陆的历史紧密相连,一脉相承。1949年,国民党政府撤至台湾,造成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台湾所辖范围:台湾本岛与兰屿、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澎湖列岛64个岛屿,包括金门、马祖,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人口与民族:2300万,汉族约占98%,少数民族约占2%。党派:台湾大约有100多个政党,主要党派:泛蓝阵营: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泛绿阵营:民主进步党、台联党、建国党。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南部。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台湾北部。1642年,荷兰又取代西班牙占领台湾北部。1937年,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政府在《中国对日宣战布告》中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关系者,一律废止。《马关条约》自属废止之列。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应将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并在《日本投降书》中承诺,“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1945年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己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列岛重归中国管辖。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随后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内战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外国势力的介入。2.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台湾问题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台湾问题与美国政府的责任艾奇逊国务卿给杜鲁门总统的信中说:“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这种结局之所以终于发生,也并不是因为我们少做了某些事情。这是中国内部各种力量的产物,我国曾经设法去左右这些力量,但是没有效果。”为了缓和台湾海峡地区的紧张局势,探寻解决中美两国之间争端的途径,中国政府自五十年代中期起,即开始与美国对话。《上海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联系”;“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八·一七公报》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自七十年代以来,美国朝野许多有识之士和友好人士,曾经为促使中美之间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的解决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上述三个联合公报就包含着他们的努力和贡献。然而也不能不看到,美国确也有人至今不愿看到中国的统一,制造种种藉口,施加种种影响,阻挠台湾问题的解决。3.台湾问题的实质(1)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台湾问题首先就是:首都在北京的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台湾当局的关系问题,应该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来解决。(2)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的问题。美国政府应当严格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彻底纠正并停止其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的种种错误做法。(3)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1949年12月,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提出1950年解放台湾。二、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1.中国共产党革命到底的决心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重点从东南转向东北,解放台湾的计划被迫搁置。1951年6月初,毛泽东和金日成在北京就朝鲜战争问题进行商谈。2.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企图以台湾作为反共基地。3.美国等国外反华势力扶持国民党政权,使台海关系处于紧张的军事对峙中。1953年7月朝鲜停战,台湾当局加紧推动与美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1954年7月,中共中央再次提出解放台湾,表示不能承认美国军事干涉和占领台湾。9月3日,解放军开始炮击金门,向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表明解放台湾的决心和立场。美国政府于1954年12月与蒋介石集团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周恩来发表声明,指出所谓“共同防御条约”根本是非法的、无效的,强调“一切关于所谓台湾‘独立国’、台湾‘中立化’和‘托管’台湾的主张实际上都是割裂中国领土、侵犯中国主权和干涉中国内政,都是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同意的”,指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完成自己祖国的完全统一。三、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20世纪50年代中期,围绕台湾问题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国际形势缓和,亚太地区国家希望和平的呼声高涨。其次,国内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第三,台湾局势发生变化,美蒋在合作中出现矛盾,为了共同的民族利益,一致对美,需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党及时调整了对台政策,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并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敦促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谈判——向台湾当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1955年5月,周恩来公开提出: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1960年5月,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了对台工作问题,认为:台湾宁可放在蒋氏父子手里,不可落到美国人手中;对蒋介石我们可以等待,解放台湾的任务不一定要我们这一代完成,可以留交下一代人去办;现在要蒋过来也有困难,逐步地创造些条件,一旦时机成熟就好办了。1963年,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有关论述,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一纲四目”理论。“一纲”: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1)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民用工业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2)所有军费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4)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毛泽东、周恩来有关祖国统一的观点,为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提供了思想渊源和理论准备。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承前启后,为实现祖国统一探索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案,有力地推动了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也为最终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本节主要内容邓小平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继承发展毛泽东和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

1 / 8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