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规矩颂讲记 于凌波居士讲述下载_doc可编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八识规矩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txt不要为旧的悲伤而浪费新的眼泪!现在干什么事都要有经验的,除了老婆。没有100分的另一半,只有50分的两个人。八识规矩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八识规矩颂,是唐代玄奘大师所造。这是玄奘大师于翻译得数百卷唯识经论之后,对于唯识学中的[八识],提纲携领所作出的总结。全部颂文,七言一句共四十八句,四句一颂分为十二颂,每三颂为一组,计四组。即前五识颂,第六识颂,第七识颂,第八识颂。八识的行相、业用、性别、识量、所缘、相应等,全包括在颂文之中。···八识规矩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第一讲解释颂题第二讲唯识大意第三讲八识心王第四讲六位心所第五讲种子、四分第六讲九缘生识第七讲三境、三量第八讲修行五位第九讲前五识颂第十讲第六识颂第十一讲第七识颂第十二讲第八识颂第一讲解释经题一识者心之别名八识规矩颂,是唐代玄奘大师所造。这是玄奘大师于翻译得数百卷唯识经论之后,对于唯识学中的‘八识’,提纲携领所作出的总结。全部颂文,七言一句共四十八句,四句一颂分为十二颂,每三颂为一组,计四组。即前五识颂,第六识颂,第七识颂,第八识颂。八识的行相、业用、性别、识量、所缘、相应等,全包括在颂文之中。唯颂文辞约理着,言简义丰,每一颂中都有许多佛学专有名词,若不详加讲解,一般人很难了解。因此,乃有八识规矩颂讲座的开设。八识规矩颂这五个字颂题,重点在‘八识’二字,尤其是这个‘识’字,要特别加以诠释。识是什么?大乘义林章曰:‘识者心之别名’。因此、识就是‘心’。在唯识学上称识而不称心,只是一种方便,因为心与识是一体两面的东西。大乘广五蕴论上说:‘云何识蕴,谓于所缘,了别为性,亦名心,能采集故。亦名意,意所摄故。’这样看来,心、意、识三者,也全是一样东西了。那么,或有人问:‘心又是什么呢?’依照佛经上说,‘心’是我们精神作用的主体。原来依照佛教的教义,所谓‘宇宙](物质世间,我人赖以生存的环)和人生(有情世间,我人的生命体),不是神(大梵天或上帝)所创造,不是无因而生,这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存在的。照佛经上说,构成宇宙和人生的质料有五类,叫做色、受、想、行、识。这在佛经上叫做‘五蕴’。蕴是积聚的意思,积聚许多同一性质、同一系列的事物或心理活动,把它归成一类,就叫做蕴。世界上所有的物质现象、和我人的心识活动,可以归纳成五类,就是前面所说的五蕴。由五蕴的‘因缘和合’,而有‘有情世间’——有情识、情见的众生,和‘器世间’——我人所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的生起和存在。兹再分释五蕴如下:一、色蕴:色蕴的色,是物质的意思(不是颜色、美色的色),组成色蕴的内容是地、水、火、风四种元素。其实真正所指的不是地、水、火、风四种实物,指的是坚湿、暖、动四种物性。由此四种物性,构成宇宙万物,也包括着我们物质性的身体在内,此即所谓‘色身’。二、受蕴:受蕴是我人感官接触外境所生起的感受。此感受,有使我人愉快的乐受,有使我人不愉快的苦受,和既无愉快亦无不愉快的舍受。其实这就是感情作用。三、想蕴:想蕴是知觉作用,也就是我人的感觉器官接触外境,心识上生起分别、认识的作用。这在现代心理学上,相当于‘知’,由知而形成概念。四、行蕴:行蕴是我人的意志活动,这是心识中‘思心所’的作用。思心所作了决定,由身(动作)和口(语言)去执行,这就是身行、语行、意行。行就是行为,也称为‘造作’,行为的后果就是‘业’——身、语、意三种业。五、识蕴:佛经上说,识蕴是‘于所缘境了别为性’。事实上就是我人认识作用的主体,也就是心识。在小乘佛教时代,只说‘六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识,大乘佛教发展为八识。就是在六识之后,发展出末那识、阿赖耶识。这在唯识学上称为‘八识心王’,也就是‘八识规矩颂’中八识二字的来源。佛经上说,我人的身心,是由五蕴组合而成的,即所谓;‘五蕴假合之身’。五蕴又称‘名色’,色是物质的组合,名是精神的组合,如下表所示:色——————————物质组合——物——色受——————————┐想——————————┼精神组合——心——名行——————————┤识——————————┘五蕴是构成宇宙万有的质料(包括物质世界和各类有情——一切生命体),识蕴是‘主观的能认识的主体’,色、受、想、行四蕴是‘客观的所认识的物件’,如下表所示:识——————————主观的能认识的主体——我色——————————┐受——————————┼客观的所认识的物件——我所想——————————┤行——————————┘识者心之别名,识就是心,亦名月意,也就是我人精神活动的主体。二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以正圆,矩以正方,所以古人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与矩,本来是木匠正方圆的工具,引申出来的意思,有轨范、法则的意义。所以八识规矩,表示八识行相,各具境、量、性、界的不同,有其规矩井然而不可杂乱者,于此,先抄录出全部颂文,再依次解释颂题:八识规矩颂唐三藏法师玄奘造【前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第六识颂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第七识颂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第八识颂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争。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十二首颂文,如上所录,于此先解释颂题如下:一、八识:识者心之别名,是我人精神作用的主体。在唯识学上,把识分析为八种,即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个识。眼、耳、鼻、舌、身是五种感觉器官,合称前五识;意识称为第六识,是我人心理活动的的综合中心;末那识称第七识,是有情‘自我意识’的中心,阿赖耶识称第八识。它含藏‘万法种子’,是生起宇宙万法的本源。二、规矩:规矩是规范或法则,这八个识,在众生位上,它们的行相、业用、境、量、性、界,固然有其规矩法则,即是在修行证果位上,也有其规矩法则,所以称八识规矩。三、颂:颂是一种文字体栽,含有赞美的意思,印度梵语称为伽陀,义译为偈。颂的形式似诗而不用韵,通常四句一首,用四、五、六、七字均可,若意思未表达完,可以继续下去。佛经中用颂,目的在便于记忆。本颂用的是七字一句。四、唐:朝代名,西元六一八年建国,传十九帝,西元九零六年为后梁所灭。‘盛唐’时代,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国威伸张于全世界,现在世界各大城市都有‘唐人街’的存在,是以‘唐人’代表中国人的意思。五、三藏:佛经结集,有经、律、论三藏,合称大藏经。即佛陀所说的法称之为经,佛陀为僧团所订的戒律称之为律,后世佛弟子注释佛经、或依据佛经而发挥其义者,称之为论。七、法师:法者轨则,师者教人以道,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指通达佛法,又能引导众生修行之人。三藏法师,指精通经、律、论三藏之法师。若仅通经或律,称为经师、律师。造论阐扬经义者,称论师。法师是一个很尊贵的名词,经律中广载,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具足以下十种条件,称为法师。这十种条件是:一者五官端正,二者六根圆备,三者出身望族,四者品德善良,五者守持戒律,六者通研三藏,七者威仪具足,八者胜辩言词,九者声音美好,十者忍辱知足。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一中,对此有更详尽的说明。不过这个名词现在已通俗化了,变成泛称出家众的名称了。八、玄奘:我国最有名的三藏法师,曾到印度求法,下一节再详予介绍。九、造:造是着作的意思,如各种论典,均称某某造三历史上伟大的译经家玄奘大师玄奘三藏,河南偃师人,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西元六零零),俗家姓陈名纬,有兄长捷先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师于十三岁时亦随兄出家,就慧景听涅盘经,就严法师受摄大乘论。武德元年,与兄同入长安,未几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毗昙,武德五年受具戒,再入长安,时有法常、僧辩二大德俱讲摄论,师又就听之,以诸师各异宗途,圣典亦有隐诲,不知适从,乃欲西行天竺以明之,表请不许,师不为屈,乃就止蕃人学西域书语,于贞观三年私发长安,西行求法。师经兰州出玉门关,涉八百里流沙,途中失水,师誓西行一步而死,不愿东退一步而生,历经艰险,抵达高昌国,高昌国王麴文泰崇信佛法,于师礼供殊厚,派遗车马侍从,送师西行,经阿耆尼等国,度葱岭,至素叶城,谒突厥叶护可汗,再度铁门西行,于贞观七年始抵印度。他曾到过乔赏弥、阿瑜陀、舍卫城诸国,后来到中不竺那烂陀寺,依护法论师弟子戒贤(时已逾百岁),学瑜伽师地论及十支论奥义,前后为时五年,复从杖林山胜军论师学唯识抉择及瑜伽、因明之学。然后巡礼圣迹,遍历天竺诸国,参访各地论师,之后再返那烂陀寺。以其和会中观、瑜伽二宗所造之会宗论三千颂呈戒贤论师,戒贤称善。时戒日王致书戒贤,请差大德四人,善大小内外之学者,与乌荼国小乘论师辩论。奘亦受是命,以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一破得乌荼国小乘论师之破大乘义七百颂,由是声誉益着。贞观十五年,戒日王于曲女城设大会,与会者有十八国王,大小乘僧三千余人,婆罗门及外道亦数千人。奘师受请登宝床为论主,以有名之真唯识量颂论文,阐扬大乘,破斥异说。大会十八日,无能破之者,戒日王宣布论主获胜,与会者共尊之为‘大乘天’——大乘的圣人。奘师于贞观十九年初,奘师回至长安,道俗出城相迎者数十万。二月谒太宗皇帝于洛洛阳,太宗迎慰甚厚。奘师由天竺请回经典六百余部,谒于长安弘福寺从事翻译,先后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以法相唯识一宗的经论为主。如于贞观二十二年译出瑜伽师地论百卷,以后络续译出解深密经、摄大乘论、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等。奘师译唯识三十颂时,本欲将十家释论各别全译,后以弟子窥基之请,糅集十家释论成为一部,其间异议纷纭之处,悉折中于护法之说,这就是中国唯识宗的基本典籍成唯识论。奘师之学,由窥基继之而加以发扬,开创了我国法相唯识一宗。八识规矩颂,是奘师译得上千卷唯识经后,于‘八识’作一提纲携领之作。奘师一生‘译而不作’,他除了一部大唐西域记流传下来外,在天竺所写的会宗论,制恶见论,三身论,可惜都未译成汉文,梵文本已失传,而今流传下来的,就只有这八识规矩颂十二首颂文了。附记:相关名相表解一、四大、五蕴:四大具称四大种,为宇宙间物质的基本因素,大者普遍义,种者因义。五蕴,为构成器世间与有情世间的质料,蕴者积聚义。我人的身心,前者是四大(色蕴)的组合,后者是受、想、行、识四蕴的组合,即所谓五蕴和合的生命体。┌地——以坚为性四大种┼水——以湿为性├火——以暖为性└风——以动为性┌色蕴——色为质碍义——为四大组合——物质————色├受蕴——领纳——一苦乐感受——┐五蕴—┼想蕴——摄取表像——形成概念—┼——精神作用——心├行蕴——造作——意志行为———┤└识蕴——了别——认识作用———┘二、十二处、十八界:五蕴是精神和物质的组合,事实只是色、心二法。物质是色法,色法粗显易解,所以归纳为一色蕴而诠释之;受、想、行、识四蕴是心法,心法‘冥漠难彰’,所以开为四蕴以诠释之。但众生根器不一,迷悟程度不等,有人迷于心而不昧于物,故佛陀为之五蕴;开心法为四,合色法为一。有人昧于色而不昧于心,佛陀复为之说十二处——合心法为一个半,开心法为十个半。亦有对色、心二法俱不了解者,佛陀复为之说十八界——开色法为十个半,开心法为七个半。其实这全是由色、心二法开展出来的。十二处、十八界如下表所示:第二讲唯识大意一唯识学统八识规矩颂,是诠释‘八识’的颂文。八识,是唯识学的基本理论。因此,要学习八识规矩颂,必先对唯识学有所了解,不

1 / 9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