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教学反思五年级学生的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自主性和交友能力不断增强,容易受到烟酒的诱惑。本课设定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知道,烟酒危害身心健康,可能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行为。随着社会生活复杂性的增强,毒品尤其是新型毒品可能出现在青少年身边。吸毒史违法行为。本课设定的第二个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知道,吸毒会给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危害。处于“想独立”心理发育期的学生,对社会上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又影响了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他们容易受到有不良嗜好同伴的怂恿。这是未成年人身陷危险的主要原因。远离危险首先要提高防范意识,主动远离危险之地,果断拒绝危险诱惑并寻求帮助,这是我们过积极、健康生活的保障,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教学过程中,在第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吸烟者和不吸烟者肺部的图片,以及每年因饮酒死亡的数字,让学生认识烟酒的危害。在第二个教学环节,教师结合生活中有关烟酒的错误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吸烟和过度饮酒会带给人们什么,让学生了解吸烟、饮酒对人身心健康造成的巨大伤害。在第三个环节,教师结合具体的法律条文,帮助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选择典型的实例,可通过《花季少年的噩梦》,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开展对毒品危害的探究活动和学习关于禁毒的法律规定,帮助学生认识到,吸毒是违法行为,危害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在第四个环节,教师结合《危险的好奇》、禁毒展开后的交流活动和识别新型毒品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当的好奇心与经验不足导致的辨别是非能力弱,以及不良嗜好着的怂恿等,是青少年可能遭受毒品诱惑的主要原因,应该坚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第五个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具体事例的辨析,让学生感受到,在遇到危险情况时,首先要有防范意识,要“远离第一支烟、第一口酒、第一次毒”。在第六个环节,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极易引发危险的某些场所,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要主动远离危险之地。在第七个环节,教师创设了情境,引导学生在面对烟酒和毒品的诱惑时如何拒绝、如何求助,通过完善《学会说“不”》操作手册的活动,给予学生具体的行为指导。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给学生创设了开放的教学环境,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从看图片、列数据到举例子,使用生动、直观的视频资源,由浅入深,让学生认识吸烟、饮酒对人体的危害,并知道什么是毒品,以及毒品是怎样害人的。为了创设一个开放和谐的教学氛围,我在课前把教室布置成宣传展览室,用展览的形式介绍了许多禁烟、戒酒、禁毒的常识,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参观展览”和“做宣传员”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初步树立吸烟、饮酒、吸毒有害身体健康的意识,懂得珍爱生命、远离危险。采用学生喜欢的和乐于接受的参观、游戏、讨论、观察等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达到了教育教学效果,完成了教育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