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内容:中国化学课程的演变过程教师:魏志方学生:李向霞中学化学课程的演变历程时间大纲及课程标准名称(或文件)要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要求等)1865京师同文馆增设算数馆教授化学课程,是我国最早开设的化学课程1902钦定中学学堂章程在三、四年级开设化学,每星期3课时,内容有大意和实验。标志化学学科在我国新教育制度中正式确立了其课程地位。1904奏定中学堂章程在第五年开设化学,每星期4个钟点。粗略的规定了化学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内容涉及无机和有机化学的初步知识。1909学部奏变通中学堂课程分为文科实科折在第四、五年开设化学,主课每星期8个钟点;通习每星期2个钟点。内容涉及无机、有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定性、定量分析法、矿物化学等。规定中学化学分文科实科,按不同要求通习或主课化学。19121、中学校令2、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学制四年,第三、四年开设化学,每周4小时。内容元素、化合物性质兼备实验。1913中学校课程标准四学年学习,每周4课时。内容主要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大要。1919中学校校长会议议决中学校应增进理科教育办法训令强调教授时注重学生实验,其实验钟点至少要占总数的1/4;注重本地的物产及原料和化学的联系,利用时间,参观工厂,修学旅行,采集标本等。参照美国学制,提出了《学校系统改革案》。1922“六.三.三”新学制在初中、高中的二年级各开设化学课一年。1923新学制课程纲要—1、初级中学自然课程纲要2、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科学概论课程纲要3、高级中学第二组必修的化学课程制定了学分制。在初中设置自然科,以生物和理化为重,第三段教学中以化学为主,自然科共占16学分。施行混合制在师资、课本方面有困难。每周3课时,一学年完成,共6学分。内容是按照给定题目进行演讲。每周讲演2小时,实验2小时,一学年完成,共6学分。内容分讲演内容和实验内容。高中普通文理分组虽便于升学,但分化过早,不利于深造。纲要19291、初级中学自然科暂行课程标准2、初级中学理化暂行课程标准3、高级中学普通科化学暂行课程标准各学期的教材,根据年龄和心里的关系,将各科学略分先后,但仍采取混合教授法。“启发式”第三年学习化学每周3小时,一学年完毕。内容包括十四章。空气、水、盐酸、铁、硫磺、食盐、石膏、炭酸气、火药、磷、贵金属和合金、石英、人体的营养、原素的概要和分类。初中设置综合课程,有混合(自然)和分科(植物、动物和理化)两类,由学校自选;高中取消文理分组,选修课减为12%,化学在二年级开设,每周讲授、实验各3小时,仍采用学分制。内容涉及讲习和实验。“启发、发问、归纳、讨论”等方法。19321、初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2、高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讲习一学年,一学期4小时,又一学期3小时,共7小时。内容略有改动,包括:空气、水、食盐、硫磺、硝酸及硝酸盐、氨、炭、磷、砒、二氧化及酸盐、玻璃、硼砂及硼酸、铁、金属、普通金属、酒及酒精、营养素、棉纸羊毛丝人造丝、主要术语等。高中讲习一学年,每周4小时;实验每周一次,一学期每次1小时,二学期每次2小时。废除学分制。教法:提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或演示结果——提出问题——引入教材——解决问题。19361、初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2、高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讲习一学年,每二周5小时;实验每二周一次,每次1小时。在三年级开设开设化学。内容略有增加,如增加了砷及砒霜、金、银与货币装饰用合金、铂、钠及氢氧化钠、铜及其合金、钙石灰及水泥、镁、锌及白铁、汞、等知识。内容分讲授教材和实验教材。讲习一学年,每周3小时;实验每周一次,每次3小时。每周课时都略有减少。19411、修正初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2、修正高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3、六年制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草案讲习一学年,每二周5小时,实验每二周一次,每次1小时。讲习一学年,每周3小时;甲组实验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乙组实验间周一次,每次2小时。六年一贯制(不分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专为升学做准备,供极少数成绩好的中学实验,每周4小时,共两学年,2、3学年实验间周实验一次,每次1小时。内容分讲习材料和实验材料。19481、修订初级中学理化课程标准2、修订高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每周4小时,共二学年,第二、三两学年完成;在讲习时间内,没间周举行学生实验一次,每次1小时。内容分讲习教材和实验教材,理化合并。“教师多做简单实验、多收集直观物品”。第二学年教学,每周5小时。内容分讲习材料和实验材料。方法:讲授前教师先给学生规定预习章节、学生听讲并记笔记;实验要严格要求、单独或分组完成、及时填写实验报告;练习;课外阅读。1950化学精简纲精简的目的在求教学切实有效,而不是降低学生程度;删除不必要的或重复的内容。理化教材应尽可能与中国生产建设实际结合,自然学科彼此间应明确分工,删除重叠或陈腐部分;初高中之间不必要的重1、普通初中化学精简纲要2、普通高中化学精简纲要复亦应酌减,充实新的科学成就。内容分二十四章内容也分二十四章1951普通中学化学科课程标准草案课时为每周2小时,在二学年和三学年中完成。教师要在学期初制定教学进度,并预留出复习时间,化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与应用实际,提高学生兴趣,多做表演实验,收集实物,启发式教学,及时做单元总结及重点的复习,作业批改、课后辅导要跟上,要组织课外活动,成绩考核可包括笔试、问答、作业、笔记、学习态度及参观报告等。并对实验设备做了说明。1952中学化学科课程标准草案重视“双基”(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等。初高中教材避免了过去初、高中圆周式的重复,而采取初、高中五年一贯的精神,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及高三五个学年均有化学课程。初二每学期32小时,各4小时复习时间;初三一学期共32小时、复习4小时;初三二学期共28小时,考试及总复习8小时;高中一学年讲授52小时、平时考试及复习8小时,共72小时;高中二学年讲授46小时,实验20小时,平时考试及复习6小时,共72小时;高中三学年讲授102小时,实验28小时,平时考试及复习14小时,共144小时;每个章都有具体的时间分配及课程内容。初中是由最常见和与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物质变化现象开始,逐渐引到理性知识,使学生通过具体事物和自己的经验,正确认识到自然界一般物质的变化规律。高中教学,应使学生掌握较完整的化学基本知识,建立辨证唯物的世界观的基础,更要培养学生献身祖国的热情与信念,所以教材内容应该注意科学的系统系与学科的关联性,并应更多的与生产建设、国防建设及科学上的新成就相联系。教材的次序,主要是根据周期表的系统,按各族元素的先后来讲,中间加入溶液、电离、原子结构等理论部分。1954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草案)主要修订了各年级的大部分课题的教学时数。初三87小时;高一72小时;高二72小时;高三105小时。内容上做了一定的删减:初三删去了“用原子、分子论解释溶解;硫酸盐、硝酸盐;炭的同素异形体、炭的吸附作用、碳的化学性质”等,省出6小时复习巩固一些基本概念。高中各年级也各删去了一些内容节省出时间来理解一些难理解的概念。1956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和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任务。初三85课时;高一68课时;高二68课时;高三102课时。内容:初中化学课程是以原子——分子论为基础的。能培养学生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自然现象的能力;高一化学课程以门捷列夫周期表和原子结构学说为主要理论基础,按照元素周期表的体系来系统地研究各族元素和它们的化合物。同时在高中化学课程里,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生产实践上的作用;高二学生在对于氨、硝酸、氮肥、氮在自然界里的循环等具体教材的学习里,可以更充分地认识到化学在工业、农业和国防上的巨大作用。通过黑火药可以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类文化上的伟大成就;高三一开始先把有机化合物部分的教材学完,然后学习“硅和它的化合物”。在“硅和它的化合物”这个题目里,应该指出硅酸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1963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草案)重申要加强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主张适当联系实际,等等。初三每周3课时,共99课时;内容包括绪言、物质和物质的变化分子和原子、氧、氢、碳、溶液、碱酸盐氧化物、铁等七部分;高一每周2课时,共70课时;高二每周2课时,共70课时;高三每周3课时,共99课时。1978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在五年制中学里,初三、高一、高二均设置了化学课,提高了程度,增加了新的内容,特别是理论知识。初三每周3课时,共96课时;内容包括:绪言、氧分子和原子、氢分子的形成、溶液、卤素碱金属、酸碱盐化学肥料、学生实验等;高一每周3课时,共90课时;内容包括:硫硫酸、摩尔反应热、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氮族、化学平衡合成氨、碳族胶体、学生实验;高二每周4课时,共120课时;内容包括:电解质溶液、镁铝、钢钢铁工业、过渡元素、烃石油、烃的衍生物、糖类蛋白质、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土壤农药、学生实验;1980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大纲作了修改,降低了某些理论水平,把某些知识改为选学。高二把钢钢铁、石油、农药删掉。课时没变。1983关于颁发高中数学、物理、化学三科两种要求的教学纲要的通知针对二、三年制高中和重点高中的不同情况,对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进行调整,提出了两种不同要求(基本和较高)的高中化学教学纲要,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1985关于印发调整初中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四科教学要求意见的通知又调整了初中化学的教学要求,有些内容删去或改为选学或常识性介绍,有些只学不考。内容删去了绪言、分子的形成(改成核外电子的排布)、卤素碱金属、化学肥料等,而且留下的部分难度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986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参照上述调整教学内容的意见,并按照基本要求对高中教学内容作了安排。初中从空气、水等常见的物质引到氧、氢等物质和概念。把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跟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和化学计算相互穿插编排。然后介绍一种常见的元素——碳以及一种重要的、常用的分散体系——溶液。最后以酸、碱、盐、氧化物各类物质的通性以及他们之间的衍生物关系和相互反应的初步规律为总结。高中在卤素、硫、碱金属等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介绍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然后应用这些理论来学习氮和磷,接着穿插编排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和胶体以及硅、镁、铝等,使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的联系更为紧密。初中课时没变;二年制高中:一学年每周3课时,共96课时;二学年每周4课时,共112课时;三年制高中:一学年每周3课时,共96课时;二学年每周3课时,共96课时;三学年每周3课时,共84课时。1988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初审稿)根据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提出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明确了各部分内容的目的和要求。初三共96课时,讲课63、学生实验15、复习18。提出了教学要求的层次。1990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修订本)把高中化学内容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按不同要求,删减了过多的内容,降低了过高的要求。初三课时没变。高中必修课一学年每周3课时,共102课时;二学年每周3课时,共102课时;三学年每周3~5课时,共72~120课时。选修课三学年每周3~5课时,共72~120课时。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卤素、摩尔反应热、硫硫酸、碱金属、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氮和磷、硅、镁铝、铁、烃、烃的衍生物、学生实验;选修课内容: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胶体、糖类蛋白质、学生实验。199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六.三”学制初三每周3课时,共96课时;“五.四”学制,初三、初四每周各2课时,共132课时。内容要求上两种学制基本一致,和88年大纲相比要求上有一定的调整。如:对式量和原子量由理解改为了解、溶剂溶质又理解改为了解;悬浊液和乳浊液由常识性介绍改为了解;有机化合物和合金删掉;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止污染由了解改为常识性介绍;氢能源删掉;增加了炭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