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文化赏析主讲人:王明伟第五讲太极拳运动太极拳概述在中国太极拳是传统武术运动中的一个流传广泛的拳种。它是一种缓慢、柔和、轻灵的拳术。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约有300多年的历史,它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性,熔健身防身、修身养性、技击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世代相传,历久不衰,成为当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什么是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柔和、轻灵、缓慢的拳术。综合明代各家拳法,结合古代的导引和吐纳之术,吸取古典哲学和中医理论的一种内外兼修的,柔和、轻灵、缓慢的拳术。它以棚-捋-挤-按-采-捩-肘-靠-进-退-顾-盼-定十三势为基本技法。1、起源2、发展3、分类4、特点1、起源于明末清初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庭所创。(其他各大流派均源于陈派)武术家唐豪实地考察了陈家沟,依据陈王的遗诗:“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陈氏家谱是在陈王庭旁注“在山东称名手”。陈王庭创拳说“太极”一词原出于《周易*繁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周易》是周朝(2000年前)时的一部关于古代哲理方面的书籍。“太”是大的意思。“极”是开始或顶点的意思。“太极”者,有及其至大的意思。把“太极”寓为万物之始,万物之祖,由太极演化万物。后人以“太极”给这种拳术命名,很大成分基于该拳成拳较晚,综合了诸家拳艺之长,又兼有阴阳哲理,健身机理于一身,寓意为该拳包罗万象,至高无尚的拳术。2)太极拳的演进传承陈王庭陈长兴陈有本杨露禅杨建候杨班候吴鉴泉杨澄浦陈青萍武禹襄孙禄堂(太极传承简图)陈鑫陈王庭将拳技传给第14代的陈长兴,租地主家后院教拳,被地主家童工杨露禅偷学,见杨勤奋好学为人正直,感动,收杨为徒。杨露禅回河北教儿子杨班候-杨建候,后父子到王府授拳,为留一手,也为简单易学创了杨式,班候传给吴全佑,全佑传给儿子吴鉴泉(吴式);建候传给儿子杨澄浦(杨式定型)陈王庭还将拳传给同族人陈有本(练的架子较小称赵堡太极拳),陈有本传给陈清萍武禹襄与杨露禅是同乡,有才学,先跟杨学拳,后襄找杨的师傅学,到赵堡镇听说陈长兴年老,便随陈清萍学拳,并将其创新为武式;武禹襄将拳技传于孙禄堂改进之后成为孙式(孙是形意-八卦名家)3太极拳的发展现状(建国后至今)50-60年代毛主席指示:“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类,跑跑步,爬山,游水,打太极拳及各种各色的体育运动。”在毛主席的关怀和指示下,太极拳运动进一步得到了开展。国家体委组织专家整编了二十四式太极拳,为太极拳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广泛的基础。70-80年代邓小平为日本友人提词国家体委组织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中华武术,已经成为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民健身、强体的重要手段先后专家整编了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规范了陈、杨、孙、武式太极拳;开始进行推广和组织比赛。90年代—至今源于中国的太极拳,已经成为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民健身、强体的重要手段(100多个国家、约1亿人)每年5月定为太极拳活动月,后来定为国际太极拳活动月。推行太极拳段位制,编写八式、十六式太极拳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国际太极拳年会(邯郸、焦作)外国人练太极拳中国人练太极拳太极拳的技术特点•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协调完整•刚柔相济心静意连•步柔圆整形松气缓五大流派各自的特点•陈式-缠丝,弹斗,蓄变;•杨式-大架,舒展,中正;•吴式-柔化,川步,斜正;•武式-小架,虚实,各半;•孙式-开合,转换,进退。太极拳的功能强身健体康复医疗社会交友娱乐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