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studyofharmoniousproductionmode和谐生产方式研究电子版第005期2010年5月3日本期责任编辑:张西振://blog.vsharing.com/seca邮箱:zhangxizhen1961@qq.comQQ群:868596联结论企业观张西振等本期专题扩展阅读:“联结论企业观”是和谐生产方式的企业观背景,或者说是研究和谐生产方式与榕树战略的地平线。本期选编了近年来有关这个专题的几篇文稿。企业是什么?张西振联结论企业观张西振王甲佳企业与员工——打工与当保姆张西振企业与消费者——丰田召回门热炒之后的冷思考张西振特别关注王甲佳旅日反刍日志:0426-旅日反刍01:成熟社会商家的一丝内心纠结0428-旅日反刍02:从富士通和丰田的关系看本土管理软件企业如何可持续发展持续更新中……·下载·“企业哲学”文献资料©版权所有2005-2010和谐生产方式研究圈子电子期刊圈址::萧秋水上善若水田志刚知识管理下的春天Purigap精益生产邱嘉文事脉顺——业务建模的目标(下面网页链接打开方式:右键——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网络链接”)田水禾水不甜不喝往期下载和谐生产方式研究电子期刊(第004期)和谐生产方式研究电子期刊(第003期)和谐生产方式研究电子期刊(第001期)和谐生产方式研究电子期刊(第002期)企业是什么?——关于企业组织特性的另类解读(2008年6月4日)张西振本文是东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东经英才计划”大学毕业生入职企业文化培训课程之一,为了保持讲义原貌,对文中针对特定对象的讲词未作修订,请阅读时注意。本课程已被长江商学院收录为EMBA总裁班教学案例。1■今天,我们这些天南地北的同学来到中国东南一隅的温州,坐在东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这间会议室里,本身就是一个小小的“奇迹”。本来我们这些人相互之间没啥关系,各人读各人的书,各人找各人的工作,就是因为有一位顾问提出了一个“东经英才计划”,有一个中华英才网到各名牌大学去寻找优秀同学,于是我们今天就坐在了一起,有了一种“关系”——同事关系。今后,也许还会发展出更多的新关系,譬如朋友关系、爱情关系、对手关系等等……■这正好应了佛家的一句话:“万法皆空,因缘所生”。“法”,就是事物。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本性空无,本来空无,是因为某种条件、机缘,才形成了这种事物。我们在这2个小时里所要探讨的,就是这个主题。■这个“主题”给人的感觉是有点“玄”。因为这2个小时是企业文化培训课,而企业文化本身就是谈“玄”的。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一个企业主流的思维方式和基本假设,这些基本假设进而影响到员工的行为模式。接下来的2个小时,就由张西振来和各位新同事一起探讨支撑《东经之道》的基本假设——也就是对企业的基本认识,或者说给大家一个认识企业的基本模型。2■现在屏幕上有什么?啥都没有!■现在呢?有了1个3/4圆,很像是老式电子游戏中那个张开口吃东西的“鱼”。■现在呢?2个3/4圆而已。■现在呢?3个嘛,没啥!■现在呢?4个?不对了,多出一个“东西”来了!多出什么了?看中间!出现了1个空白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不是一个“实体”,而是这4个3/4圆通过一种相互关系“涌现”出来的。它是一种崭新的秩序,一种新的结构模式,这个结构模式不存在于任何一个组成元素之中,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关系之中!或者说是各元素相互合作创造出来的新的、高于任何一个元素的有机整体!这也是系统科学经常讲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形象写照。3■如果,像这样,其中一个说,“我不玩了,我要追求我的个性自由”,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个残缺的“结构”。■如果更多的元素也不再合作,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正方形”不存在了,系统崩溃了!4■屏幕上展示的这个东经的“和谐”图腾,就宣示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左边是员工,右边是客户,中间空白是企业,没有员工和客户,企业也就不存在了。■“和谐”,就是组成成分通过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组织”的本质。组织,可以说是由人、地点、物构成的相互之间的持续的互动,和谐一体的关系。和谐是关于事物之间关系,关于分离又相关的事物之间界限概念的消融,关于事物之间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5■现在屏幕上有两个字——“组织”。谁能告诉我,组织是什么样子?什么形状?什么颜色?软的还是硬的?香的还是甜的?没人知道,是吧!■其实,组织本来就不是实体,而是组分之间的关系。企业,这种昀常见的组织,这些我们大半生都要在其中度过的组织,它有什么呢?有人会说,组织中有人,难道人“属于”企业吗?人不是“人力资源”吗?说白了,人不过是企业的供应商:工人,是劳动力供应商;经理人,是智力供应商。那么老板呢?老板总该“属于”企业吧?又错了!说“企业属于老板”还勉强可以,说“老板属于企业”老板肯定不会答应。你见过有出售企业的时候连同老板一起卖掉的吗?老板其实也是企业的“供应商”——资本供应商。那么厂房、场地、机器是不是企业呢?好像也不是,厂房、场地、设备可以购买,也可以租赁,显然不等于企业。而能源、原材料更是加工的对象,不会是企业本身。现在有了风险投资家,做企业可以没有本钱。那么,什么是企业组织呢?对企业组织只能有一种理解,那就是,——企业组织是整合各种资源,完成转化增值的一种“关系模式”。■借用佛家的这两个概念,非常容易解释组织特性:——真空:组织本性是“空”。到了组织之中,除了找到组织的各种组分之外,根本看不到组织。我们厂区的东南方向,是大罗山。如果你登上大罗山,就再也找不到大罗山了。因为大罗山是一个群山,没有哪一个山头叫大罗山,都有各自的名字,什么香山、百家尖等等。但是,如果把每一个山头都“愚公移山”了,大罗山也就没有了。顺便告诉各位新同事,张西振在近5年的时间里,已经熟悉了大罗山上几乎每一条小径,如果有人喜欢登山,我愿意做导游,并兼任摄影师。再打个比方,一群蚂蚁组成一个蚁群,但哪一只蚂蚁也不是蚁群,如果你杀死了每一只蚂蚁,蚁群也就不存在了。——妙有:说组织是“空”,它又不是什么都没有,各个山头组成的整体就叫大罗山;一只只蚂蚁组织在一起就是蚁群。整体,就是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因此说“真空·妙有”。■释迦牟尼解释说,“万法皆空,因缘所生”。释迦牟尼真是了不起,早在将近2500年前,就讲出了当代昀前沿的复杂性科学所“发现”的道理。世界上没有实体,只是因为“缘”——特定条件下的相互之间的关系,才生成了万事万物。譬如说,“我”是什么?一个人的头发是我,还是指甲盖是我?剪掉的头发和指甲盖呢?现代医学发展,已经可以做器官移植,如果一个人的器官都换掉了呢?就算不换器官,一个人的细胞也会在大约两年内更新一遍,就是说,如果你与一位朋友两年没有见面,再见面时,你已经看不到两年前你见到的他的任何一个细胞了。那么一个人的思想是不是“我”呢?可是你也知道,人的念头是一刻接着一刻不停的流动着,究竟那一刻是我呢?我们的大脑,也就是一大堆脑细胞相互关联而已。我们说“我”的时候,是在说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那么,江边上那些鹅卵石总该是“实体”吧?其实也不过是一大堆分子之间的关系,而分子又是原子之间的关系。原子呢?又是原子核与电子的关系。我们知道电子仅仅是一种能量,而原子核呢?一个原子如果象我们这座办公楼一样大小,那么其中的原子核则只有一个乒乓球一般大。可见原子内部也是很“空”的。而现在我们知道原子核又是由更小的基本粒子组成。而这些所谓的基本粒子就是“实体”吗?现在我们还不知道,按照推理应该也不是!如果基本粒子是“实体”,宇宙大爆炸那一刻的无穷小的奇点就无法存在。■再看一下河里的驻波。现在屏幕上这张图片是张西振去年5.1节的时候从楠溪江石桅岩拍摄到的。从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到,山溪的水冲下来遇到河床岩石的阻碍,形成了这样一些“驻波”。我们可以想象,组成这些“驻波”的水分子是瞬间变化着的,但只要相应的“力场结构”没有变,如河床的岩石结构没有变,水的流量和流速没有变,这些“驻波”就始终存在。这就应了一句俗话:铁打的硬盘流水的兵!6■为什么存在铁打的营盘?因为系统的组分虽然不断的更替,但有相对稳定的组分之间的关系模式存在。还是以这个3/4圆组成的涌现系统为例。只要中间这个正方形的模式存在,找到相应的资源,就能再现这个系统。模式,是对资源组合的式样的描述信息。模式仅仅描述资源组合中形成能力的关键方面,或者说关键诀窍。例如,“4个3/4圆缺口向内组合形成一个空白正方形”这样的描述就过分具体化了,把非关键因素都描述进去了,因为它太具体,只能是一个“案例”,还不是模式。作为模式,只需要描述清楚“4个有90度缺口的几何图形向内组合可以形成一个空白正方形”就足够了,具体使用的资源只需要具备90度角缺口这个特性就足够了,至于外围是圆形、方形、不规则形,都是没有妨碍的。■这个关系模式,作为一种信息形态的存在,就是这个系统的“基因”。我们可以列出这样一个等式:基因=关系模式=结构信息7■生物学研究证明,基因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获取资源,复制自己。■屏幕上的图片显示的是螳螂交尾后母螳螂正在吃掉公螳螂的情景。很多年前,在张西振对生物学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曾经亲眼目睹了这样惨烈的一幕,当时是惊的半天不愿说话。究竟是什么力量导致了这样的情景出现呢?是基因的力量。我们说过,基因以复制自己为昀高目标,任何个体生命都必须服从这个目标,因此公螳螂的使命就是要贡献自己的身体作为母螳螂孕育子女的所必需的营养——这时候已经进入秋季,螳螂获取营养食物已经非常困难。在澳大利亚有一种群居的蜘蛛,当生下大约100个嗷嗷待哺的幼蛛之后不久,母蜘蛛的身体就会溶解成一堆糊状的肉。幼蛛们则通过吃掉这些肉获得昀初的营养,从而能够成长为自己能够觅食的蜘蛛。基因很聪明,也很冷酷,它们创造的是不择手段获得成功的机制。而它们的成功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目标,那就是扩大下一代占有的市场份额,实现基因自身更多的复制,从而赢得达尔文竞赛。个体生存的需要服从种群生存的需要。8■《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不对某物特别关爱,把万物都视为献祭的刍狗。■基因不仁,以个体为刍狗。■组织不仁,以资源为刍狗。这个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智力资源和金融资源。组织的目标也非常简单,就是自己生存下去,并不断发展。有人说企业组织的目标是盈利,错了!盈利绝对不是企业这个组织自身的目标,而是组织基因的“诡计”,是组织基因“获得成功的机制”——它通过盈利这个巨大的诱饵吸引投资者,无论是风险投资者,还是苦心经营的老板,都让他们冒着血本无归的风险,付出心力交瘁的代价,无怨无悔的投入到让企业组织成功的延续、发展的努力之中。因此,获取更多的利润是投资者的目标,不是组织自身的目标;同样,获取更高的年薪是管理者的目标,不是组织自身的目标;拿到更多的工资是劳动者的目标,不是组织自身的目标。组织的目标只有一个——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请不要误会,我这里说企业组织的目标是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不是盈利,但没有说企业不需要利润,企业当然需要利润(尽管经常会是负的),但这是第二义的,不是第一义的。这就如同活着与吃饭的关系一样。吃饭是为了活着,这没错,但不能反推得出活着是为了吃饭的结论。说到底,老板、经理人、工人,都是企业组织的“资源”提供者,是组织的“供应商”,是组织的“刍狗”。■组织的基因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也就是使自己能够不断被复制,就必须满足扮演着各种角色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老板、经理、工人、客户、供应商、代理商、外包加工厂、银行、其他债权人、风险投资者、融资租赁机构、政府、社区……把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通过基因(也就是关系模式)的设计与进化,形成和谐的“力场结构”,企业组织就能够持续生存和发展,否则就可能失去继续生存的权利。老板、经理、工人、客户、供应商、政府、社区……虽然都是利益相关者,但相关度是不一样的。譬如老板与经理,都会因为企业经营的成败而关乎到自己的利益,但相关度就有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