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列举实例,阐释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认识到大力发展生产力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二、本课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框题是《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一框题。本框所学习的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再生产的决定性环节。第一单元消费问题学完后,自然就思考:我们消费的东西从哪里来的?当然是广大人民生产创造出来的。所以本框题承接第一单元的“消费”,并引出为何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及如何发展的问题,经济生活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创造财富,没有财富的创造,也就没有财富的分配和消费,所以本框题与后面几单元内容一脉相承,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学习本框还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的工作中心,激发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热情。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2.了解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3.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4.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措施。(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初步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2.通过运用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3.准确认识生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培养正确认识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洞察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深刻领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观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关心国家、关注社会的责任感以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进取精神。四、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分析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主要讲述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和核心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下设两目。第一目“生产与消费”是本框的重点,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正确把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第二目“大力发展生产力”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家庭生活变化,系统表述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措施。关于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原因,十九大对我国主要矛盾的新论述,要重点讲解。在分析如何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探讨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生活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创造财富,因此“发展生产”在经济生活中居于核心地位。(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本课重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2.本课难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五、学情分析在进行此框题之前,学生已完成了《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知识的学习,已接触了消费和交换,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并且对社会中的经济现象有了初步了解。学生从现实出发,不难理解“生产决定消费”这一知识点。但对于“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学生可能存在一些疑问或误区,需结合生活实例重点分析。从具体的经济现象中抽象出经济学相关知识的能力还比较弱,所以教学中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社会现象帮助学生理解经济知识。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以及生产力等概念,初中已学社会主义本质等问题,可以在课前预习学案中进行拓展补充,并将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具体到国家经济取得的成就、家庭生活得变化,从中感悟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并能思考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探究发展生产力的正确措施,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六、教学思路整节课围绕“生产”这一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展开,分析了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阐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和措施。本节课,教学过程主要设计成两个探究活动:合作探究一:汽车功能和造型的演变,给出三个探究问题,探究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合作探究二,根据材料,引导学生讨论材料如何体现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七、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八、教学活动(一)课前准备1.预习学案“课前自主探究”部分,观看一则新闻报道设计意图:拓宽学生视野、了解时政新闻,锻炼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感受中国人生活的巨大变化(二)导入新课从课前新闻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消费得到更高水平的满足。我们消费的商品是如何而来?人们消费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是通过生产来提供的,要满足消费,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设计意图:“消费的商品,如何而来”这一问题,既复习了知识,又引出了新课课题。同时,用最简洁的语言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知识,以备在下面的探究过程中有的放矢。(三)讲授新课一、生产与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教师:展示杜牧的《过华清宫》,杨贵妃喜吃的荔枝从哪里来的?学生:是生产出来的。教师总结:消费的商品只有被生产出来才能进行消费,也就是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如果没有生产,就谈不上消费。教师:杨贵妃当年吃的荔枝是用马来运输,那现在同学们吃的荔枝怎么运输来的?学生:用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运来的。教师总结: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汽车、飞机交通工具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也就是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教师:你的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学生:随着计算机、智能手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以往的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生活消费和娱乐的方式。例如网络购物的出现,通过qq或微信的聊天等。教师:杨贵妃吃的荔枝和你吃的荔枝谁的更新鲜味美?为什么?学生:现在的荔枝更新鲜。因为现在种植技术的发展,运输工具的发达。教师总结:因为现在运输工具的革新,种植技术的发展,我们吃的荔枝更新鲜,即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教师:你去超市看到色香味俱佳的荔枝想不想买?学生:想。特别诱人。教师总结:因为有了荔枝的新鲜美味,吸引你去消费,也就是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教师小结: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如果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都停止了,会带来什么后果?停滞不前甚至不存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国家正在进行的供给侧改革也是基于这个理论基础。设计意图:从古诗词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素养。探究古诗词中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易于学生理解。让同学自己列举身边例子,贴近生活,降低知识的枯燥性。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现在用汽车来运输荔枝。那大家知道从1886年卡尔·本茨设计的第一辆汽车问世,到现在汽车的功能造型都发生了巨大转变。例如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等等。自主探究:(1)是谁促使了汽车生产的不断更新换代?学生:消费者。教师:正是消费者对汽车有了更高的追求,促使汽车生产商不断更新换代,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因为汽车生产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卖出去,满足消费者。即生产是消费的目的。(2)汽车的广泛使用是如何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学生:汽车的使用带动了钢铁、保险、公路、纺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改善了环境,促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等。教师:汽车的使用推动了汽车行业本身的调整和升级。汽车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舒适。也就是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再就是同学们总结出的很多相关产业的出现。也就是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3)汽车的普及使用对个人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学生:开着汽车去上班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坐着汽车更舒适、安全。可以开着汽车旅游,心情愉悦。创造出了很多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问题,增加收入。教师:创造了就业岗位,也就是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同学们提到的出门旅游,说明消费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教师小结:虽然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也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具体表现:一个产品被消费了,这个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最终目的);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带动作用);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创造作用)所以现在也在进行需求侧改革,使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三大马车之一。设计意图:以汽车这一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交通工具为探究主体,围绕三个探究问题,引导同学思考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使课本和生活完美结合,体现出知识生活化的效果。教师:引导同学一起总结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疑点解析:(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生产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消费的反作用是第二位,不能把二者等量齐观。(2)生产与消费的相互作用,我们既要反对重生产、轻消费,也要反对超前消费、铺张浪费。(3)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合理的消费会促进生产发展;反之,不合理的消费则阻碍生产的发展。教师展示一段材料:智能手机里越来越多的购物软件、穿行于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网络消费走进千家万户,也加速了个性、互动消费方式的兴起。花钱“扫一扫”、打车用“滴滴”、看电影团购打折券、手机预约挂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体验新消费时代的便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生产决定消费”的。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谈论。学生发言,根据关键词,联系课本内容,概况出答案。教师展示答案要点,引导同学一起分析。(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无论是手机还是购物软件或者网购的物品,都是通过生产来提供的。(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智能手机、打车软件等产品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人民生活消费和娱乐的方式。(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体验新消费时代的便捷。(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网络走近千家万户,加速了个性、互动消费方式的兴起。设计意图:以最新的材料为探究题材,引导学生谈论思考。材料设计的打车软件、手机等都是熟悉的题材,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以题来理解知识点,增强实效性,提高了学生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的审题、答题能力。3、社会再生产教师:产品被消费了,生产就结束了吗?学生:没有。教师:任何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不断重复和更新,就是社会再生产。阅读课本找出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分别是什么?它们各自的地位?学生: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决定性环节,分配和交换是桥梁和纽带,而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设计意图:因为分配和交换还未接触,所以在这只是一笔带过,更强调的是生产的决定作用。二、大力发展生产力。教师:当前,国家竞争日趋激烈,都不断扩大再生产,提高生产力。2017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前10名中国未占一席。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怎么办?学生: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教师:对照课本知识结合实际,3分钟时间,找出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措施。学生:总结出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3)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5)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教师: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理论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尤其要注意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的意义。学生: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措施。(1)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2)坚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3)坚持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4)必须全面深化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