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家园林匾额楹联的形式与特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园林摘要:清代皇家匾额楹联内容之广,数量之大,形式之多,都达到中国历史的顶峰。这些成就与历朝皇帝的重视、倡导密切相关,并对全国各地的匾联创作起到示范与促进作用,进而形成名匾佳联异彩纷呈、灿若群星的局面。在现有清宫档案资料基础上,对清代皇家园林匾联形式进行了简要梳理,依其特点分解为3个方面加以阐述,即:匾联造型、匾联书法以及匾联用印。关键词:风景园林;匾额楹联;清代;皇家;书法;玺印;形式特点文章编号:1000-6664(2009)02-0073-05中图分类号:TU986文章标志码:A收稿日期:2008-12-20;修回日期:2009-01-13Abstract:Abstract:TheimperialinscribedboardsandcoupletsofQingDynastyreachedthepinnacleofChinesehistorywithwide-rangingcontents,largequantitiesanddiverseforms.TheseachievementswerecloselyrelatedtoQingDynastyemperors’attentionandadvocacy.Theimperialactivitiesalsoplayedexemplaryandimprovingroleinthecreationofinscribedboardsandcoupletsalloverthecountryandfamousinscribedboardsandcoupletscameoutinanunendingflowthroughoutthedynasty.BasedonthesearchofexistingarchivesofQingDynasty,theformsofinscribedboardsandcoupletsintheimperialgardensofQingDynastyarebrieflysortedoutandtheircharacteristicsareexpoundedfromthreeaspectsofform,calligraphyandseal.Keywords: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inscribedboardandcouplet;QingDynasty;imperial;chinesecalligraphy;royalseal;formcharacteristic清代皇家园林匾额楹联的形式与特征TheFormCharacteristicsofInscribedBoardsandCoupletsintheImperialGardensofQingDynasty夏成钢XIACheng-gang1皇家园林匾联的形制造型清代之前有关匾联形制的文献记载不多,北宋《营造法式》中记载了2种造型(图1),相当于清代皇家的“斗匾”。而清初李渔的《闲情偶记》则记载了2种楹联、6种匾额形式,基本局限于明末清初江南士大夫阶层的居室庭园环境,与皇家匾联有着风格上的差异。清代康熙乾隆之际,国家进入繁荣稳定的“盛世”时期,整个社会弥漫着追求精美古雅的风气,影响着书画金石、瓷器家具各个层面的创作活动,也促使皇家匾联工艺达到历史顶峰。在现存实物中,紫禁城与颐和园基本保存了清代皇家匾联的原始面貌。紫禁城匾联主要为宫廷室内使用,保存环境良好,类型丰富精细。颐和园则以室外园林匾联为主,式样与宫廷匾联略有区别。其他皇家园林,如北海匾联形式变动较大,避暑山庄遗存不多。颐和园可以代表皇家园林匾联的主要特征(图2)。整体来看匾额的形式较楹联更为丰富,分为竖匾与横匾两大系列。1.1竖匾竖匾因形如称量谷物的“斗”,又名“斗匾”。由一块平板(匾心,宋称牌面)围加4块斜板(宋称牌首、牌带、牌舌[1])组成,竖立悬挂。形象端庄肃穆,是等级秩序的象征,常用于宫殿、坛庙与城门,如颐和园“排云殿”匾(图3)。斗匾字体常为满汉文并列,称为“满汉合璧”,清朝入关后尊满文为国语,左为上,所以在排序时满文常排左,居上位。清亡之际社会上充满反清排满思潮,袁世凯为笼络人心,登基前将紫禁城外朝一带、西苑三海、太庙、社稷坛、天坛的部分斗匾上的满文去掉,颐和园因为溥仪私产而保存了“满汉合璧”的原始形式。乾隆朝重要的皇家寺庙,其斗匾常标示4种字体:“满、汉、蒙、藏”,称为“四样字”,以体现佛尊普度众生、万法归一,如雍和宫(图4)、颐和园“宝云阁”斗匾。因匾框的艺术加工不同,斗匾又分为龙边与如意斗匾(图5)。龙边斗匾,有五龙、九龙之分,龙数越多规格也越高,如颐和园“排云殿”斗匾。如意斗匾,其边板处理成如意云形,红漆底描以金边,规格低于龙边斗匾,常用于附属建筑。1.2横匾横匾系列为横向长形匾额,也称作“横额”,形式极为丰富,可归为矩形与变形2类。LAHistory园林历史73中国园林1.2.1矩形横匾矩形横匾中最简洁形式为“黑漆金字一块玉”,即在长方形黑漆板上刻字描金,简称“一块玉”,这种形式在乾隆朝皇家园林中最为普遍。这时期园林建筑色彩普遍简朴,“不施丹雘”,“一块玉”很容易与其风格一致。颐和园现存“山色湖光共一楼”匾额即为清漪园旧物(图6)。慈禧重建颐和园,一改古朴淡雅为雕漆彩绘,“一块玉”也就很少使用。西苑三海相对保存更多一些。1.2.2边饰横匾矩形横匾系列中最主要的一类是边饰横匾,即在匾框上进行雕画创作,融入了传统彩画纹样与家具工艺。这类匾额盛于乾隆,而繁缛的吉祥装饰则大兴于慈禧时代,也是颐和园现存匾额中最多的一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龙边金字匾:在矩形匾框上雕以龙云,悬挂于重要位置,如“颐和园”匾。2)万字不到头边:在匾框上以连续的“卐”(音万)字形成装饰纹,寓意连绵不断,如“观生意”匾。此类匾额更多的图2皇家园林匾额主要类型图3九龙斗匾图4四样字龙匾图5如意斗匾图6黑漆金字一块玉——01九龙斗匾——02五龙斗匾——03如意斗匾•竖匾系列(又名:斗匾、斗子匾、立匾)矩形横匾变形横匾——19蝠式匾——20书卷匾——21三环匾——22串枝莲匾——04黑漆金字一块玉——05龙边金字——06万字不到头边——07万字不到头嵌字边(万寿万喜)——08诗意匾——09桃嵌蝠边(福寿双全)——10桃嵌寿字边——11竹桃边——12竹梅边(竹梅双喜)——13寿字边——14寿字嵌蝠边——15回文柿蒂边——16灵芝草边——17双灯草边——18莲花边边饰横匾•横匾系列(又名:横额)2345674中国园林是在“卐”字纹上加入或圆或方的“寿”“喜”字形,称为“万寿万喜”匾(图7)。边饰横匾的扩大形式是“诗意匾”,就是在匾心上刻写长篇诗咏,又称“匾式字”“诗堂匾”。为乾隆皇帝的一大发明,乾隆时代曾普遍悬挂,现在颐和园廓如亭(图8)、紫禁城乾隆花园,以及北海团城尚有遗存。另外还有蝠桃边、竹桃边、寿桃边、竹梅边、寿字边等形式,大都以象形、谐音为表现手法,匾型的区分依边框特点而定,其名称也充满吉庆之意,如竹桃边匾,又称作“祝寿长春”匾,取“竹”“祝”的谐音。离宫殿堂内的匾联内涵与宫廷近似,而造型则相对简洁,主要为“双灯草线边”。灯草线是指一种圆形细线,因形似灯心草而得名,来自传统家具的工艺技法。室内匾联板材不同于室外,是在木质格栅上装裱绫绢,重量较轻,又称为“壁子”,适合室内墙壁悬挂以及经常更换的特点。1.2.3变形横匾变形横匾就是在匾额轮廓上作出各种变化,不再是方方正正。主要形式有:蝠式匾(图9)、书卷匾、三环匾、串枝莲匾、折页匾等。其中串枝莲匾是在匾框上装饰西番莲纹样,属于欧洲“巴洛克”风格,乾嘉时期由传教士带入,较好地融入中国传统之中。颐和园“清晏舫”匾就是此类代表,是比较新颖的一类(图10)。1.3匾联形制的选用楹联形式主要为“万字不到头”加寿字。乾隆朝尚有竹子对、珐琅对、树根对以及彩漆等样式,佛殿楹联常做龙形边饰,如颐和园宝云阁、大报恩延寿寺的铜质楹联,常为铜质镀金。匾联类型的选用有着明确的指示,皇帝在御题制作之前,都会清楚交代制作样式,乾隆皇帝更是亲自指导,如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十五年(1975年)三月十八日,太监刘成来说,首领文旦交御笔宣纸匾文:‘月波楼’、‘澹会轩’、‘鉴远堂’、……。传旨:将‘月波楼’做木胎石面字匾一面,其‘澹会轩’、‘鉴远堂’做油木匾。先画样呈览,准时再做。……。钦此。①”“(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九日(长春园)蕴真斋匾文呈览,奉旨:将匾面宽收窄,高里下长些,其旧金边着刮金镕化,仍做金边黑漆,心子用旧铜字。钦此。②”不同类型的匾额悬挂位置更有详细的规定。乾隆皇帝曾下旨确定清漪园匾额的布局:“(乾隆)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太监胡世杰传旨:万寿山大佛殿将来做龙边四样铜字匾悬挂;其配殿、并余者殿上应挂之匾,做金线如意斗式四样字匾;随工做行宫内俱做黑漆阴纹金字匾。钦此。①”佛香阁、延寿寺是体现建园立意的主体,安排于万寿山中轴线上,因此这组殿堂匾额全部采用“四样字”镀金龙匾,而配殿及附属建筑则用如意铜匾,其余景点采用“黑漆”木匾,使全园景观建筑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其他皇家园林匾联布局也大致如此。匾联色彩主要为黑漆底金字、磁青底(也称骚青底)金字、粉油底(白底)蓝字等,嘉庆年间改建的谐趣园,匾联全部采用了后一种色彩搭配,香山静宜园、北海部分小园也是如此。此外还有许多设计程序,如匾联制作之前对各处匾联都有准确的测算。匾心字体的间距、格式都有详细规定,并有专用术语,务求比例合宜,均衡美观。印玺则需放大填朱制成木样。重要匾额则要画出设计详图,如样式雷按比例绘制的《颐和园内佛香阁斗字匾立样》《颐和园各殿匾额立样》,清晰标明匾额各处细节,与现代设计行业的施工图几无差别。大体来说,清代皇家匾联造型的追求始于康熙晚期,盛于乾隆一朝,以“一块玉”及“双灯草线”为主,追求“雅”的品味,同时又有创新以匹配圣朝的繁荣,确定了雍容华贵、等级分明、式样丰富的皇家风格。至晚清慈禧时期,工艺的精细被过度强调而带有“匠气”,造型刻意表现富贵之气,趋向繁缛浮华而材质一般,与慈禧个人喜好、国家财力与建筑风格相一致。2皇家园林匾联的书法风格为了突出恢宏气势,皇家匾联书法多为大字巨制。巨型字体常因远距离仰视而变形,另一方面由于运笔困难,笔意难以连贯,即使采用“打格放大”的方法,也难保笔韵生动。康有为曾归纳为“五难”[2]。为应对这些问题,“榜书”技法在园林匾联中得到普遍的运用。榜书是专指大型匾额字体的书写技法,其用笔习惯、字体结构与布局都不同于常规,它最早源自秦书八体之一的“署书”,又称“榜书”。自秦汉李斯、萧何开始,历朝历代均有榜书大家,至清代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颐和园中的“大圆宝镜”“万象昭回”“仁符寿协”等巨匾鸿制,都是传统榜书的传承与实践,烘托出皇家气势。①乾隆十五年(1750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②乾隆二十年(1755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图7“万寿万喜”匾图8诗意匾图9蝠式匾额图解图10串枝莲匾8791075中国园林除装饰作用外,书法品评是传统园林中的游览内容。皇家匾联书法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统一的“馆阁体”。馆阁体是在楷书基础上,以欧阳询、赵孟頫书法风格为主演变而成的,其基本特征就是工整规范、易于识别,常被说成“乌、方、光”(乌黑、方正、光洁)。不过优秀的馆阁体书法远非如此,它们常常笔法精到、韵味生动,显现出凛然正气,具有崇高感,与“清真雅正”的官方文艺宗旨相一致,深受清代帝王喜爱。康熙推崇董其昌书法,乾隆则赞赏赵孟頫,由此成为清代的官方书体。馆阁体书法有两大应用领域,一类为君臣诗文唱和、宫苑装饰之用[3],另一类是以小楷为主的科举应试与公文奏章。前者被认为是馆阁体主流与典型,皇家园林是其主要的展示区。乾隆时代各园林中均以乾隆书法最多,其书法字体稍长,点画圆润均匀,结体婉转流畅,但是缺少变化和韵味,被评价为“虽有承平之象,终少雄武之风”。乾隆室外匾联以楷书为主,赵体为本,楷中有行,如颐和园“山色湖光共一楼”“紫气东来”等匾题。事实上乾隆更擅长行书,笔体中往往夹杂着草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