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仪式教育课程建设实践设计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范文范例指导参考word版整理课题名称:小学仪式教育课程建设实践研究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限4000字内)(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1.核心概念的界定“仪式”是指典礼的秩序形式,有示人规范的意思。本课题中的仪式特指教育场域(活动)中典礼的秩序形式,亦指教育仪式、学校教育仪式,主要包括新生入学仪式、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少先队入队仪式、毕业典礼,以及孝敬、感恩、诚信等主题教育仪式。“仪式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教育仪式对学生实施影响、感化、熏陶,以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品格和情感的教育过程,是经过教育者(也包括受教育者、参与者)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的,有着特定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主体、教育程序、教育方法、教育氛围、预期的教育效果的教育活动。“课程建设”是把仪式教育视为校本课程、活动课程,视为学校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标、内容、方式、程序、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促进仪式教育走向课程形态,发挥其育人功能和作用。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我们通过文献检索和网络搜索,结果显示:研究历史中的“仪式”较多,研究现实中的仪式较少;从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视域研究仪式的多,从教育学视域研究仪式(仪式教育研究)的少。由于“仪式”承载着宗教、艺术、范文范例指导参考word版整理教育、文化、政治、社会等众多意义,专家学者更多地是从不同领域对“仪式”产生、初始形态及其演变进行研究,如,倪彩霞的《道教仪式与戏剧表演形态研究》、吴康宁的《“接班人”的诞生——学校中的政治仪式考察》、彭兆荣的《人类仪式的理论与实践》等。学校仪式教育研究局限于成人仪式和现状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研究少。一方面,仪式教育研究的成果少,且主要是对成人仪式等个别仪式进行研究,如,平起章的《成年仪式的德育功能研究》、王兆北的《18岁成人仪式教育》、付红梅的《成人礼仪式的文化意蕴与教育学解读》。另一方面,仅有的学校仪式教育研究,大多是对仪式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缺少对学校仪式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研究,如,周瑶的《学校中的教育仪式研究》。小学仪式教育研究成果较少,仅有的成果多是对具体的仪式教育活动层面的尝试和总结。开展得最为普遍的仪式教育活动是升旗仪式,是学校经常性的仪式教育活动。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德育活动,仪式教育正逐步被教育行政部门所重视。如江苏省印发了《关于加强小学入学仪式和成人仪式教育的指导意见》。部分学校总结出实践经验,如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的《以仪式教育为载体实施中小学团队一体分层思想教育》,开展了少先队入队仪式、手拉手结对仪式、换巾仪式、离队仪式、十四岁青春奠基仪式、十六岁青春宣誓仪式等系列仪式教育活动。就小学仪式教育研究来看,对仪式教育的概念、基本原则,及其教育价值和意义还缺乏深入、系统地研究和认知;缺乏对仪式教育的课程意义和课程形态的认识和研究;缺乏按照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对学校的仪式教育进行系统地设计与实施;对小学仪式教育的目标、类型、操作程序等有待进一步地、系统地探索与总结。已有的实践与研究给我们的启示:仪式教育不仅是学校德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更是学校重要的德育课程。从课程和教育资源角度来说,小学仪式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校本性,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学校都有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开发的空间和必要;仪式教育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仪式教育课程的特征、功能和价值,仪式教育与学校德育、文化传承、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等理论研究有待加强和深入;作为学校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对仪式教育进行课程化建设和研究。范文范例指导参考word版整理4.选题的意义和价值(1)开展小学仪式教育课程建设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核心是礼仪文化。礼仪动作、礼仪形式、礼仪精神,是古代华夏民族留给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在我国大力实施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发掘仪式中的文化意义和教育价值,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无疑是学校实施文化教育、构建学校特色文化、保持民族特色、促进文化繁荣与社会发展的一种有效策略。在仪式教育活动中,不仅能够很好地传承仪式文化,而且通过孝敬、感恩等仪式、礼仪能够传承我国优秀的孝文化、感恩文化,培养学生孝敬长辈、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良好品德;通过拜师、谢师等仪式传承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2)开展仪式教育课程建设是培养学生良好品格和情操的需要。仪式具有直观的、生动的、鲜活的、情感的、规范的等特点,是一种具体的、情境性的教育过程。我国历来重视仪式的教化功能,“开笔礼”、“成童礼”、“成人礼”是中华传统仪式教育的精华内容,它们根据学生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殊性,融进了特定的精神文化内容,体现、承载、传递不同年龄段的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念,产生使命感和自豪感,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近年来的一些教育政策中,明确要求通过仪式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指出,“要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队会、团会,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和必要的仪式,引导未成年人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3)开展仪式教育课程建设是提升学校仪式教育实效性的需要。仪式教育作为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各级各类小学都在开展。但是,大多数学校的仪式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感召力和感染力,少量的一些仪式活动显得零乱、随意,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影响了仪式的育人功能发挥,导致仪式教育的实效性差。开展仪式教育课程建设,就是要凸显仪式教育的课程性质,发挥仪式的育人功能,提升学校仪式教育的实效性。(4)开展仪式教育课程建设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从学生主体出发范文范例指导参考word版整理来开展教育,要把知识、方法和价值观转化为学生的品质、能力和行为,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针对仪式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参与程度低的现状,以素质教育思想和主体性教育理论为指导,在开发、设计仪式教育活动内容(主题)、形式,以及组织、实施仪式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将充分考虑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发展学生的主体性。(5)开展仪式教育课程建设,也是深化原有研究的需要。我们完成了省级课题《区域推进中小学仪式教育规范性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对升旗仪式、入队仪式、入学仪式、毕业典礼等不同类型仪式的内容、操作程序进行了“规范性”建设的研究。但是,我们对学校仪式教育的课程特征还缺乏深入地认识和解读,对仪式教育课程的构成要素缺乏系统地开发与探索。为此,我们进一步开展《小学仪式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厘清对仪式教育课程价值的认识,增强学校仪式教育的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实效性,发挥仪式教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品格和道德情感。教育改革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优化小学仪式教育目标、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促进仪式教育课程化;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系列仪式教育课程,丰富、完善学校德育课程结构。(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1.研究目标(1)小学仪式教育课程的内涵与课程特性。(2)开发具有地域和学校特点的小学仪式教育课程资源(内容、主题)。(3)小学主要仪式教育的操作规范(模式),提升仪式教育实效性的策略。(4)构建学校实施仪式教育课程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5)推动区域内小学仪式教育向课程化发展,提升仪式教育的实效性。2.研究内容(1)仪式教育课程的理论(理性认识)研究:仪式教育课程的内涵、课程形态、课程特征、课程目标,仪式教育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作用。(2)仪式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开发主体、开发方式、开发原则、开发途径;课程资源类型与表现形式、形态。(3)实施仪式教育课程的范文范例指导参考word版整理学校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研究:学校仪式教育课程管理办法、仪式教育评价制度等;仪式教育课程管理的运行机制。(4)小学仪式教育操作规范(模式)研究:对小学新生入学仪式、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少先队入队仪式、毕业典礼,以及孝敬、感恩、诚信等主题教育仪式,从认识、内容、目标、程序等方面形成操作规范(模式)。(5)提升仪式教育实效性的策略研究:从仪式教育氛围营造、仪式“象征物”的运用、艺术教育手段的运用、学生主体参与等方面,研究提升仪式教育实效性的实践策略。3.研究假设假设一:通过实施小学仪式教育课程,学生良好的品格得到培养,积极的情感得到激发,行为习惯得到养成;假设二:通过学校仪式教育课程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建立,学校仪式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得到提高,形成区域内重视和积极实施仪式教育课程的良好氛围;假设三:通过开展小学仪式教育课程建设,能够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学校文化的建设,促进区域内大面积学校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4.拟创新点(1)我们认为仪式教育是学校重要的德育课程,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把仪式教育课程建设作为学校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实施文化教育、建设学校特色文化的有效途径和策略。(2)我们将根据课程的特质,对学校的仪式教育活动,从目标、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与探索,形成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仪式教育校本课程。(3)我们将对仪式教育课程的概念、形态、特征,以及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功能、作用做较为全面地解读,为仪式教育课程理论的建构打下基础。(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1.研究思路思路一:选择XX市辖区内的40余所小学或九义校开展研究,对仪式教育课程建设进行先行尝试、探索,取得初步经验后再在区域内进行大面积运用、推广。思路二:不同类型(如新生入学仪式、升旗仪式等)的仪式教育,由2—3所学校先行尝试,获得经验,再推广、深化研究。思路三:总课题下设若干子课题,子课题、总课题同步推进。根据总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范文范例指导参考word版整理容设立子课题,如,少先队入队仪式教育课程建设研究、小学升旗仪式教育课程建设研究、仪式教育中“象征物”开发与运用策略研究、仪式教育中艺术手段的运用策略研究、以仪式教育课程为载体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等。2.研究方法(1)文献法:主要用于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仪式教育、仪式教育课程内涵、地位、作用等方面的理论论述,以及仪式教育课程开发、实施等方面的实践成果、改革成果。(2)调查法:用于了解我市小学仪式教育(课程)开展现状、师生对仪式教育(课程)的认知与需求。(3)经验总结法:主要用于总结小学仪式教育课程开发的方式、原则,仪式教育操作规范(模式),提升仪式教育实效性的策略和管理制度等。(4)行动研究法: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提升仪式教育的课程化程度。3.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1)研究准备阶段(2013年8月至10月):成立“小学仪式教育课程建设实践与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撰写研究方案(开题论证报告)和计划,明确研究目标、任务;制定小学仪式教育调查问卷;举行课题开题会,完成课题开题及研究方案的修订工作。(2)研究实施阶段(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制定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和调查方案,开展仪式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课题承担学校开展仪式教育研究,召开专题研讨、观摩;交流阶段研究成果,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形成阶段成果集;通过现场会、展示会等,区域内推广仪式教育课程建设经验和成果。(3)研究总结阶段(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总结提炼课题研究成果,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及工作报告;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装订成册;完成课题结题评审任务。范文范例指导参考word版整理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以内);·课题负责人的主要学术经历;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