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细菌性病害发生与防治2015.3细菌性病害特点症状:主要表现有坏死、腐烂、萎蔫等,类似病毒性病害往往都是全株性病害。病部表面常为水浸状或油浸状,病部在湿度大时有黄褐色或乳白色菌浓;腐烂时患病部位有恶臭味侵入:一般是通过伤口和水孔、气孔侵入传播:在田间,病菌主要是通过流水传播气象:暴风雨能使蔬菜产生大量伤口,利于细菌侵入,是细菌性病害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疮痂病环腐病黑胫病青枯病软腐病马铃薯细菌性病害主要种类一、疮痂病.为世界性病害,除了土壤极酸地区外,各产地几乎都有发生,尤其在连作较重的地区、偏碱地和温室的马铃薯生产中,严重影响马铃薯品质和产量。该病害主要危害薯块,影响马铃薯的商品价值,同时降低马铃薯的耐贮性、质量及芽势。疮痂病1.症状块茎受害后,在薯块表面先产生褐色小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块,后期中央稍凹陷或凸起呈疮痂状硬斑块,手摸质感粗糙。疮痂通常病斑仅限于皮层,有时可深入皮层以下。被害薯块质量和产量降低,不耐贮藏,且病薯外观不雅,商品价值大为下降。当疮痂布满块茎时,即失去食用价值。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内,别于粉痂病。营养根受害后被毁,地上部表现出矮化、营养不良症状。疮痂病2.病原与寄主病原为放线菌,链霉菌属疮痂病链霉菌Streptomycesscabies(Thaxter)Waks.et菌丝细长有分枝、多核,末端呈螺旋状,并连续分割生成圆筒形孢子。无内生孢子,大小为1.2-1.5微米×0.8-1微米。寄主:马铃薯、甜菜、甘薯、胡萝卜、萝卜、芜菁、防风的块根或块茎。疮痂病3.侵染循环马铃薯疮痂病病菌能在土壤中腐生,也能在种病薯上越冬。由种薯和土壤传病,(借助风雨或小昆虫活动而传播,)在薯块生长的早期表皮木栓化之前病菌从皮孔、伤口和气孔侵入块茎。块茎表面木栓化组织形成后,就难侵入。疮痂病4.环境条件与发病关系马铃薯疮痂病在土壤高温干燥情形下适宜发病,适宜发病温度为20-30℃。病害在土温20—22℃时发展最快,低温、高湿对病菌有抑制作用。幼龄薯块更易受害。疮痂组织易受其它微生物的再次侵染而引起腐烂。在酸性、中性和微碱性(PH5—8)的土壤中,病害都有发生,但在中性和微碱性土壤中更重些。PH值5.2以下土壤很少发病。白色薄皮品种易感病,褐色厚皮品种较抗病。疮痂病5.防治措施1.种子消毒播前用40%福尔马林120倍液浸种4分钟。2.农业防治品种:采用抗耐病品种、无病种薯,不从病区调种。轮作:与葫芦科、豆科、百合科蔬菜进行5年以上轮作。水肥管理:选择保水好的菜地种植,结薯遇干旱应及时浇水。多施有机肥,施用酸性肥料和增施绿肥,可抑制发病。3、药剂防治:土壤处理:播前沟施50%五氯硝基苯毒土(2--3千克/亩,拌细土50~75千克配成毒土。喷雾防治: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5000倍液,或新植霉素(100万单位)5000倍液,或45%代森铵水剂900倍液,或DT可湿性粉剂(二元酸铜)500倍液,或DTM可湿性粉剂(百菌通)1000倍液,或50%加瑞农可湿性粉剂(春雷霉素+王铜)600倍液每隔7~10天一次,连续喷2~3次。二、环腐病马铃薯环腐病最初在黑龙江发现,由于种薯的调运,现在病区已经扩大至大江南北多个省市。马铃薯受环腐病为害后,常造成死苗死株,严重影响产量,一般减产1-2成,重的达3成,甚至6成以上。同时,块茎质量受损,还能造成贮藏时的烂窖。马铃薯环腐病自然情况下仅为害马铃薯,人工接种可侵染番茄、茄子、辣椒等茄科植物及菜豆、豌豆等豆科植物和西瓜等。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主要的症状特点:地上部茎叶萎蔫,地下部块茎维管束环发生环状腐烂。⑴、地上部植株症状:表现可分为枯斑型和萎蔫型两类,田间常兼有二种症状类型,而以某一种为主。①萎蔫型:初期自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展,初期早晚可恢复。以后不能恢复,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枯死。病叶自症状出现至枯死约15天左右,全株萎蔫开始至枯死约27-45天。环腐病1.症状②、枯斑型:从植株基部叶片先出现症状向上蔓延,一般基部复叶上的顶端小叶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呈褐色,后渐蔓延,叶肉呈黄绿或灰绿色而叶脉仍为绿色,呈明显斑驳症状,同时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第一小叶出现枯斑后,第二三小叶亦渐出现病状,逐渐向上扩展,最后遍及全株而枯死。叶片枯死约15天左右,全株枯死约26-27天左右。在田间,环腐病易与青枯病混淆,一般北方青枯病很少发生,主要区别青枯病叶片颜色不变,不上卷,无斑驳,随即萎蔫枯死。环腐病1.症状⑵、薯块症状:轻病薯外表无明显症状,纵切薯块,可见自基部开始,维管束变淡黄色或乳黄色,重病薯维管束变色部分可达一圈,并可使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细胞组织遭到破坏,严重时皮层与髓部分离成离核现象。(别于青枯病)经贮藏过冬后的病薯芽眼干枯变黑或其它颜色,并腐烂。有的外表爆裂,播种后不出芽或出芽后不久枯死,轻病薯出苗后形成病株。病株的根、茎、蔓内部维管束可产生褐色病变,除新鲜病蔓外,均无白色菌脓溢出。环腐病1.症状环腐病2.病原细菌性病害,病原为棒形杆菌属马铃薯环腐密执安棒形杆菌(亚种)Clavibactermichiganensesubsp.Sepedonicum(Spieckermann&Kotthoff)Davisetal。菌体短杆状,大小0.4~0.6×0.8~1.2微米,没有鞭毛,单生或偶而成双,不形成荚膜及芽孢,好气。在培养基上菌落白色,薄而透明,有光泽,人工培养条件下生长缓慢,革兰氏染色阳性。环腐病3.侵染循环病株所结的薯块是带菌的,带菌种薯是主要病源。切刀也能传染,切过病薯的刀,如不经过消毒,可以将病菌接连传染到20-30个健薯块上。病菌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但传染作用可能性不大。因为健薯插种在有病残体的土壤中,不容易感染而发病。病菌只能由伤口侵入,不能从气孔、皮孔、水孔侵入。受到损伤的健薯只有在维管束部分碰到病菌才能感染。昆虫、水流在病害传播上作用不大。环腐病3.侵染循环该菌在种薯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薯播种后,在薯块萌发幼苗出土的同时,病菌从病薯的维管束蔓延到芽的维管束组织中,随着茎叶的形成,病菌在导管中逐渐发展成系统侵染。病茎蔓延至茎秆、叶柄,然后造成地上部萎蔫。同时地下部的病菌也顺着维管束侵入匍匐茎,再扩展到新形成的薯块的维管束组织中,造成环腐。把带病的薯块作种薯,便成为下一年发病的初次侵染源。病菌在块茎中有时可以保持长时间的不发生症状,并且形成无症状的但仍然带菌的块茎,这在特殊冷凉的环境下更是如此。环腐病4.影响发病的因素温度条件:适合此菌生长温度20~23℃,最高31~33℃,最低1~2℃。致死温度为干燥情况下50℃经10分钟。最适pH6.8~8.4。环腐病发生与土温有一定关系,25℃左右为发病最适温度,16℃以下症状稍少出现,当土温超过31℃时,病害发生就受到抑制。贮藏期温度对发病也有关系,在高温(20℃以上)下贮藏比低温(1-3℃)下贮藏发病率高的多。播种期、收获期与发病的关系:播种早发病重,收获晚则病薯率高,因而病害的轻重主要取决于生育期的长短。品种:选择较为抗病的品种。环腐病5.防治(1).提倡小种薯作种,避免切刀传染,(2).选用健薯,汰除病薯。播种前把种薯先放在室内堆放5-6d,进行晾种,不断剔除烂薯,使田间环腐病大为减少。此外用50ug/kg硫酸铜浸泡种薯10min。如用切块播种,应进行切刀消毒,可用75%酒精消毒。(3).培育和选用抗病品种(4).建立无病留种基地(5).栽培管理: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抗逆能力。1.症状别名:黑脚病、茎基病;主要侵染茎和薯块主要侵染茎或薯块,从苗期到生育后期均可发病。茎基发黑,直达与母薯连接的部位。受害植株通常由腐烂种薯开始向茎的上部扩展,茎内髓部黑色腐烂,维管束组织变色。病株矮化僵直,也可能发生萎蔫。早期受害的叶片褪绿,顶部叶片边缘向上卷曲,以后全株逐渐枯萎死亡病株的块茎可变黑腐烂,有臭味。轻的仅脐部变色。薯横切面可看到维管束变黑。湿度大时,薯块变为黑褐色,腐烂发臭,别于青枯病。三、黑胫病黑胫病病原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亚种,Erwiniacarotovorasubsp.atroseptica(VanHall)Dye,属欧氏杆菌属中造成软腐的一个低温类型。菌体短杆状,单细胞,极少双连,周生鞭毛,具英膜,大小1.3—1.9×0.53—0.6(μm),革兰氏染色阴性,能发酵葡萄糖产出气体,菌落微凸乳白色,边缘齐整圆形,半透明反光,质粘稠。该菌适宜温度10一38℃,最适为25—27℃,高于45℃即失去活力。2.病原黑胫病3.传播途径黑胫病为一种嫌性厌氧杆菌细菌,病菌在土壤中的残株或贮藏期带病块茎上越冬。靠带菌种薯传播,通过伤口侵入,生活于种薯表皮组织的细胞间隙,沿维管束扩展,继续增殖进入1个或多个幼芽,逐步达茎部,随病株生长向根、匍匐茎、块茎等部位扩展。而块茎的侵染,可通过种蝇或线虫带菌为害引起.细菌在土壤里存活不长,可通过土壤和水作短距离移动并侵染附近寄主茎部和正在发育的子薯。在生长季节里,细菌可在寄主或某些杂草的根际增殖、宿存。病菌侵染寄主的温度范围很广,最适温度为26℃,耐低温,在干燥土壤中能存活8个月。4.发病条件温、湿度是影响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有利细菌经皮孔侵入块茎雨水多、低洼地、排水不良发病重贮藏期和窖内通气不良,温度高、湿度大,容易造成烂窖。黑胫病(1)选用抗病品种(2)选用无病种薯,建立无病留种田,(3)切块后用草木灰拌种后立即播种。(4)适时早播,促使早出苗。(5)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特别是留种田更要细心挖除,减少菌源。(6)种薯入窖前要严格挑选,入窖后加强管理,窖温控制在1—4℃,防止窖温过高,湿度过大。(7)发病初期,加瑞农500倍进行灌根,每隔7天灌1次,连灌2~3次。黑胫病5.防治方法四、青枯病1.症状病株稍矮缩,叶片浅绿或苍绿,下部叶片先萎蔫后全株下垂,开始早晚恢复,持续4-5天后,全株茎叶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绿色,叶片不凋落,叶脉褐变,茎出现褐色条纹,横剖可见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切面有菌液溢出。青枯病1.症状块茎染病后,轻的不明显,重的脐部呈灰褐色水浸状,切开薯块,维管束圈变褐,挤压时溢出白色粘液,但皮肉不从维管束处分离(别于环腐病),严重时外皮龟裂,髓部溃烂如泥,亦别于枯萎病。2.病原病原为细菌假单胞菌属茄假单胞菌,又名青枯病假单胞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菌体杆状,单细胞,两端圆,单生或双生,极生多根鞭毛鞭毛(2-4根)。在肉汁陈蔗糖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形或不整形,污白色或暗色至黑褐色,稍隆起,平滑具亮光,革兰氏染色阴性。青枯病3.寄主马铃薯青枯病菌(茄假单胞菌)是十分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寄主范围广,能侵染30多种植物,包括重要的粮食作物、蔬菜、花卉、园林作物,最为严重的是引起马铃薯、番茄、茄和花生的青枯萎蔫病。病菌分布很广,北纬45°以南均有分布。病菌尤其喜欢在高温(35℃)条件下生活,是暖温带至热带地区青枯病的主要种群。青枯病青枯病4.传播途径病菌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可在土中腐生14个月至6年,属土壤习居菌。一般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侵入薯块的病菌在窖里越冬,病菌通过灌溉水或雨水传。马铃薯播种后,病菌从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在维管束中定植为害,产生毒素破坏导管细胞,使之不能输送水分,表现出失水萎蔫状。另一方面,导管中受细菌刺激而产生胼(pian)胝质和侵填体,堵塞导管,影响水分和无机盐向上的输导,也引起萎蔫状。也可透过导管进入相邻的薄壁细胞,致茎部出现不规则水浸状斑。青枯病是典型维管束病害,病菌侵入维管束后迅速繁殖并堵塞导管,妨碍水分运输导致萎蔫。青枯病5.发病条件该菌在10一40℃均可发育,最适为30一37℃,适应pH6—8,最适pH6.6,一般酸性土发病重。田间土壤含水量高、连阴雨或大雨后转晴气温急剧升高发病重。在马铃薯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生,但因幼芽萌动和苗期温湿度不适宜青枯菌,所以不表现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在现蕾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