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建筑结构构造与材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徽州古建筑概述——建筑结构、构造与材料目录:建筑结构类型一、建筑结构混合式体系特征大木作二、建筑构造小木作瓦作室内材料三、建筑材料室外材料四、总结2一、建筑结构:(一)、抬梁式构架抬梁式构架是在台基上立柱,柱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梁,梁上立短小的矮柱,矮柱上再架短一些的梁,如此叠置若干层,后在最上层架上立脊瓜柱,这就是一组梁架。在相邻两组梁架之间,通过枋把两组梁架组合起来。每层梁的两端上面,垂直于梁架方向放置檩(lǐn)。檩(lǐn)不仅加强了梁架间水平方向的联系,构成稳固的组合构架,而且承受上部屋顶荷载。抬梁式可使室内柱子较少甚至是无柱,内部有较大的使用空间,同时还可以形成美观的造型和宏伟的气势。但是,抬梁式构架用料较大,耗费木材较多,结构复杂。而且这种构架基本上不采用三角形这种最稳定的构件组合形式,所以稳定性较差。大型、富丽的住宅,用抬梁式梁架。3(二)、穿斗式构架穿斗式构架是由柱距较密,直径较细的落地柱(或与不落地的短柱相间布置)直接承檩(lǐn),在柱与柱之间沿房屋进深方向不设架空的梁,而是用一种叫做“穿”的枋木,把柱子组成排架,并用挑枋(fāng)承托挑檐。排架与排架之间用牵子、斗枋(fāng)和檩(lǐn)作横向连接。这种构架因使用较细小的木料,所以节省木材;因柱距较密,所以作为山墙,抗风性能好。但是,柱距较密,使室内空间局促。小型住宅多使用穿斗式梁架,或者是局部使用双步梁架。抬梁式穿斗式混合式(三)混合式徽州建筑多采用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即在中部厅堂使用抬梁式构架,以扩大室内空间;在两端山墙,使用穿斗式构架,以提高抗风性能。4混合式结构体系特征:兼收抬梁式和穿斗式结构之长。徽州祠堂,需要获得威严的气度和肃穆的氛围,以抬梁式为主,仅在山墙处施以穿斗式;宅第,则仅在厅堂处用抬梁式,生活起居部分,尤其是楼层,用穿斗式。适应性很强。首先表现在对复杂地形和特殊功能的适应,如地势低洼处,常用木柱架空,过街楼因功能需要而架空。其次是对不规则建筑平面的适应,这主要得益于穿斗式。最后,还体现在上下层结构的相对独立。徽州宅第的楼上和楼下分间不一致时,就会导致楼上分间立柱点下层无柱支撑,而立于梁上。这种结构能够允许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下层梁柱的硕材保证了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遵循斗拱制度。由于两种结构体系都分别用到了斗拱,所以在徽州木构中,既有抬梁式惯用的成组的斗拱,又有穿斗式使用的撑拱和插拱。二、建筑构造:(一)大木作(在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中,一切骨干木构件均称为大木):1、柱、柱础和櫍(zhì)按柱的外形分有直柱、梭柱之别。直柱即无卷杀的柱,梭柱是将柱卷杀成梭形,来源于宋代,明代徽州建筑保留了梭柱。明代外墙柱子多与外墙脱离,清代边柱角柱半嵌入外墙内。柱子的高细比约在1:9到1:10,两端略细,中间略粗。为使柱子外轮廓线挺拔、优美、富有张力,宋《营造法式》中规定,在柱头以下1∕3柱高处做成弧形,每1∕9柱高收进1分,1∕3柱高共收进3分,加上柱肩处收1分,实收进4分,使柱子外形称为梭柱,这种做法叫做“卷杀”。有的在柱子下段也有卷杀。柱础是柱脚下面垫的一块石头,用以保护柱脚。柱础有各种形式,花式丰富。简单的仅用方形石块,大型住宅用圆形和八角形础石。复杂的也有由基座、础身。盆唇三部分组合而成,并可雕上多种花纹和图案,花式则是越到清末越繁复。5櫍(zhì)是一块圆木板,垫在柱脚之下,柱础之上。櫍(zhì)的木纹一般与柱身的木纹方向成正交,有利于防阻水分上升。柱与柱础间通过摩擦阻力固定,因此当櫍(zhì)开始腐朽时,可以更换,可使柱身不受影响,不致“感染”而腐朽。后来清代取消了櫍(zhì),通常是在柱脚下打一小孔洞来排除湿气。2、枋、雀替枋(fāng),在柱子之间起联系和稳定作用的水平向的穿插构件,它往往是随着梁或檩(lǐn)而设置。枋以其位置之不同而名称不同,在檐柱上的称为额枋,在脊瓜柱上的称为脊枋。一般来说,枋都是沿面阔方向水平放置,而梁是沿进深方向水平放置。枋的断面多为矩形,而梁的断面为矩形或圆形。额枋,明清徽州建筑不仅将梁栿(fú)加工成月梁,还将阑额等额枋加工成月梁状,月梁的形式几乎在任何一座徽州建筑中都随处可见,十分盛行。明中叶前,月梁状额枋下刻一新月形长弧线,俗称“剥腮线”,后逐步变短变圆,清代蜕变为圆,也可以由此作为推断建筑年代的佐证。6雀替,指置于梁枋下与柱相交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也有用在柱间的落挂下,则是纯装饰性的。一般认为,雀替就是宋《营造法式》中的绰(chuò)幕枋。也有学者认为,它是由丁头拱演变而来的,后面将详述。替木,设置于栌斗或令拱斗口上(也有直接设在柱头上的),与枋平行,两构件对接的接口之下,即增加了构件连接的强度,又可缩短构件跨距。明代徽州建筑的令拱上多使用替木承托梁枋。1、梁架徽州建筑的梁架多为彻上露明造,匠师在适当装饰的原则下,把结构与美观融为一体,下面则要论述:(1)蜀柱,为梁上矮柱,又称侏儒柱,用于垫高,使构件达到所需高度。当其自身的高度小于其宽度时,清代称之为柁(tuó)墩,宋代木构一般无此构件。明清徽州木构中,常于蜀柱之下垫一柁墩,并常雕饰成仰莲状,当不用柁墩时,蜀柱下端多收杀成鹰嘴形式,称鹰嘴。(2)叉手,宋代建筑各榑(bó)都用斜杆支撑固定,一般雕刻成奔浪、卷云状,其中支撑脊榑的人字形斜杆称为叉手,其余为托脚。7(3)驼峰,驼峰在两层梁栿间,用来支承上层梁头的垫木。经过艺术加工,有各种形状,因其外形似骆驼之背,故名之。驼峰系用在各梁架之间配合斗栱承托梁栿的构件,驼峰有全驼峰和半驼峰之分。全驼峰又有鹰嘴、掐瓣、戾帽、卷云多种形式。半驼峰比较少见,仅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唐)上使用了半驼峰。山西万荣稷王庙正殿(宋金)驼峰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梁架示意图(唐)之半驼峰8(4)斗拱徽州木构中斗拱残存的唐宋做法,有舒桂林宅中唐氏斗拱、司谏第前廊上昂斗拱等孤例,也多见于各类斜拱。斜拱始见于辽代建筑,金代使用最多,以后骤然减少,但在徽州明清建筑中,斜拱的使用率并不亚于普通斗拱。斜拱即指除具有普通斗拱的华拱和昂外,于45度线上另加拱的斗拱。徽州斜拱分为三类:a.仅在最后一跳加斜拱;b..斜拱安于斜拱上;c.斜拱安在交互拱上。另外,部分明代古民居有斗栱,清代古民居无斗栱。徽州建筑斗拱的地域特征:(1)斗拱雕镌化。明代从官吏到庶民的宅第,都有严格规定,不许庶民用斗拱施色彩,因此徽州建筑常将斗拱加以雕镌来获取突破,但也仅限于局部构件。(2)斗拱组织网络。它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斗拱,由斗拱重复构成,是斗拱的特殊形态,其装饰效果主要取决于组织网络的秩序,通常用于建筑物的重点部位,如祠堂和戏楼的檐部、藻井等。其形态主要有:丁头拱网络、藻井斗拱、如意斗拱,其中藻井斗拱只用于室内藻井,无结构作用,如意斗拱是由45度斜拱组织而成。(3)丁头拱向雀替的演变a.丁头拱,即单层插拱,因形如丁字得名b.丁头拱端部微翘,或做成卷云状,丁头拱基本形态不变c.丁头拱尾部卷云伸长并向拱心旋转,直至填满眼空隙,丁头拱演变成1/4圆d.卷云变成数朵,形态成椭圆形,拱消失,9但仍保留升e.丁头拱的升消失,绝大多数清代遗构均属此阶段。枋,在柱子之间起联系和稳定作用的水平向的穿插构件,它往往是随着梁或檩(lǐn而设置。枋以其位置之不同而名称不同,在檐柱上的称为额枋,在脊瓜柱上的称为脊枋。一般来说,枋都是沿面阔方向水平放置,而梁是沿进深方向水平放置。枋的断面多为矩形,而梁的断面为矩形或圆形。(二)小木作1、栏杆徽州民居上层窗口下常有雕饰精美的一圈栏杆,面临天井,其造型与雕刻手法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普通栏杆的高度与窗口齐平,最初造型与石栏杆相近,后依照木制品的特性而逐渐走向复杂华丽。弧形栏杆在檐柱间置有座板,栏杆本身向外弯曲,位于檐柱外侧,形式略似背,称“吴王美人靠”。主要用于府第内部,晚清以后,飞来椅也用于临街店铺的外立面。“美人靠”是徽州民宅楼上天井四周设置的靠椅的雅称。徽州古民宅往往将楼上作为日常的主要憩息和活动的场所。古代闺中女子轻易不能下楼外出,寂寞时只能倚靠在天井四周的椅子上,遥望外面的世界,或窥视楼下迎来送往的应酬,故雅称此椅为“美人靠”。“美人靠”也叫“飞来椅”、“吴王靠”,学名“鹅颈椅”,是一种下设条凳,上连靠栏的木制建筑,因向外探出的靠背弯曲似鹅颈,故名。其优雅曼妙的曲线设计合乎人体轮廓,靠坐着十分舒适。通常建于回廊或亭阁围槛的临水一侧,除休憩之外,更兼得凌波倒影之趣。102、槅(gé)扇槅扇俗称“格子门”,是徽州建筑内部进行分隔的主要构件。它除广泛应用与建筑室内分隔,也用于建筑单体外立面。明代至清初,徽州建筑中的槅扇尚很简朴,少雕饰,以木格和柳条窗居多,清中叶后,槅扇日趋华丽,雕饰繁复,艺术成就逊于早期。槅扇的作用有:(1)将建筑分割成如干空间,还能让室与室具有流动感(2)便于采光通风(3)便于观景(4)槅扇典雅的花格与木雕,产生浓厚的装饰效果,是徽州建筑重点装饰的部位之一3、楼梯多设在天井两侧走廊处或堂屋后壁内,位于后者的楼梯通常设一小门,以保证楼上的私密与安全。受空间制约,楼梯一般都很陡且窄,仅能容一人通过,下端用石块垫起,以防潮湿。在靠外墙凌空一面有做栏杆以防失足的,也有在楼梯井装栏杆的。二楼入口处的楼梯间通常有盖板,可开可合。11(三)瓦作瓦作在民居的施工操作方面包括砌筑墙体、屋面铺作和大门顶的门罩、门楼制作等。1、马头墙马头墙由三部分组成:墙体;建筑的拔檐、垛板和垛头;马头墙脊。其构造为随屋面坡度层层迭落,以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墙顶挑三线排檐砖,上覆以小青瓦,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搏风板(金花板)。其上安各种苏样“座头”(“马头”),有“鹊尾式”、“印斗式”、“坐吻式”等数种,这些座头均属砖雕。(1)坐吻式“坐吻式”是由窑烧“吻兽”构件安在座头上,常见有哺鸡、鳌鱼、天狗等兽类,等级最高,主要见于祠堂、社屋、寺禅。(2)印斗式“印斗式”即由窑烧制有“田”字纹的形似方斗之砖而得名,因印斗下支撑方式,可分为挑出的“挑斗”与居斗托内的“坐斗”二式。等级略高于鹊尾式。12(3)鹊尾式“鹊尾式”即雕凿一似喜鹊尾巴的檐砖做为座头,构造简洁大方,是徽州民居马头墙中最多的一类,等级最低。132、门楼门楼肇(zhào)始于驱魔避邪的“符镇”,如将傩(nuó)舞(傩舞是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是傩仪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表演)用的面具放在宅上以镇宅,又如在门上放一面镜子,称之为“照妖镜”,在实用方面,门楼可将墙面流下的雨水引向较远处。其大门皆为贴墙式大门,其通行做法是在外立面墙上开设石库门式门洞,以门洞为中心贴砌磨砖雕饰的门罩,由于全部砖砌,故出檐甚浅。门楼按形式可分为门罩式、牌楼式、八字门楼式。(1)门罩式,可分为三种:a.水磨青砖式,在离大门门框上部用水磨砖做成向外突出的线脚及装饰b.垂莲式,北方垂花门的变体,以垂莲柱为主要标志c.其他类型,如左右设云拱或上枋脚头14(2)牌楼式,即门坊,常见的有单间双柱三楼、三间四柱五楼、三间四柱三楼等。(2)八字门楼,门坊的一种变体,变异点是它在平面上大门内退进少许,加强了门的深度感,因平面成八字而得名。从构造上看,向内退能防止雨水直接滴在门上。3、墙体明清的墙体砌筑多数为“斗墙”,墙厚八寸有余,用一种窑烧大号“开砖”,一板一牵砌法,斗内用碎砖和土填实,俗称“灌斗墙”,灌斗有干湿两种,干斗为碎砖瓦砾混干土填实,湿斗则采用红泥土和水调成糊状,一层碎砖碎瓦、一层糊状泥巴灌实。其砌筑墙体用红泥浆和石灰以1:1比例调成。15三、建筑材料:(一)室内材料1、地面天井地面都用当地紫青或芝麻花岗岩石板铺砌,较大类型住宅地下用方砖正铺或斜铺,较小住宅也有用墙砖侧铺的,都因防潮之故。民居底层地面都为“三合土”地面,其做法是二成中粗砂、一成干石灰粉,即二比一的比例,将其拌和均匀,尔后用红泥浆渗入砂灰中翻拌至相应湿度即可。操作时,先将地面之杂土清除,用陶制缸、罐倒覆放置,间距约三尺,缸、罐之间填鹅卵石,尔后上三合土夯拍压光做假方砖铺地式。2、楼面明代以楼居为主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