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陆游•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四十三岁时的诗作,作于乾道三年(1167)春陆游闲居故乡山阴时。全篇记述作者春日游访山西村的见闻和感想。全篇既像一幅农村风情画,又是一首热情洋溢的赞美诗,读来余味无穷,引人遐思。整体感知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其诗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背景链接•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里。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此诗即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所作。初步感知•1.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诗歌,注意读音和节奏。•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思路解析•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描写丰收年景,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品行。•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描绘山村风光,被后世用来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达民风的淳朴可爱。•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写出诗人乘月闲游,夜访村民。深层探究•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腊月酿制的酒。豚,是猪。足鸡豚,意谓鸡猪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颔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哲理: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成语积累•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阴,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由逆境转变为充满希望的顺境。山峦重叠,水流盘曲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跃然纸上。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好客、热情、淳朴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之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名句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这是动中即景,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山重水复”见地形复杂,显出所经山水之无穷变化。一个“疑”字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又一村”则写出自己的欣喜之情。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练一练•写一写你所见到的农村景象,或根据以下图片,进行描写。己亥杂诗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写作背景•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初步感知•1.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诗歌,注意读音和节奏。•己亥杂诗·其五•作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落红,本指落花,但在作者的眼里不是没有感情地东西,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诗人以落红自比,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主题探究抒发了作者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心沉沦,始终都要为国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思考以下问题•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诗中写了几种心境?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离别忧伤;2、回归的愉快;3、积极的人生态度拓展:古代诗人描写落花•一种是怨啼鸟,怪东风,叹年华,面对落花嘘唏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林黛玉;•另一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其中不少昂扬向上的精神。“花落春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己亥杂诗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