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于物外(一类中66分)人们往往更倾向于依据自以为对的信息作出判断,如今易得而多样的信息环境是否能改变这一情况尤未可知。不可否认,依据自以为对的信息作出判断无可厚非。人们总是愿意接受自己可理解的事物,在“自我真实”的世界里以主观判断为依据对事物作出自以为客观的评判。而既然确实该信息是正确的,依据它来作出判断便是理所当然。而当代信息大环境为信息获取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也使获取的信息多样,但这仍然无法改变什么。人们只是在更大的范围内搜寻自以为对的信息而已,并不本质区别。反而,当代信息大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多接近真相的可能性的同时,甚至也使我们远离真相,在一定程度上,虽说信息的易得与多样看似可以使我们更多更深地了解事物,但往往结果与其背道而驰。太多的信息不仅使其“真实性”成为疑虑,更使大众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眼即过”的浅层阅读的习惯。而对浩如烟海又难以辨真假的信息潮,人们习惯地避免深入,甚至畏惧深入。这间接地为只依据自以为正确的信息进行判断的行为助力,成为“独断”有力的借口。而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一情况,我认为不应依靠外部力量,而应从内在找原因。这一情况的内在驱动力我愿意将其归结为对自我认知的盲目自信以及由惰性思维导致的对“自我真实”的迷恋。而一旦囿于自我认可的世界中认可自我,则会使盲目自信恶化为自我封闭的盲目自负。因此,我认为,我们应立于物外向内看。将“我”放入视线之中,从整体之外观照一切,这样不仅可以对自我以及自我认可的世界进行全面而清晰的重新认识,更可以对外界的状况进行接纳与关注。当然,完全客观的判断是不存在的。我们做出的判断都是基于自我认知的,或多或少而已;同样,完全主观的判断也是不存在的,我们立于社会,受他们的影响,有形或无形的,我们的判断中杂糅着他人的判断。因此,我们要做的也只有将自己从自我的世界中拉出来片刻,尽量真实客观地作出判断。由此而言,要想改变人们只依据自以为正确的信息作判断的情况,外部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自我内在的立于物外的意愿。点评:文章以清晰而深刻的有逻辑推进的论述取胜。首先指出依据自以为对的信息作判断的合理性;接着从两个层面展开对当下信息环境便捷性和多样化的思考,其一为这种大环境无法改变人们的“自以为对”,其二为“使我们更远离真相”;文章的“硬核”在第三层,即如何改变这一情况的阐发,作者提出“不应依靠外部力量,而应该从内在找原因”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到“立于物外向内看”这一层上,由此再阐述自我认知与外部世界认知之关系的思辨,鞭辟入里,入木三分。语言表达通俗,但又不失简练和逻辑性,为典型的过程性深刻和思想性深刻的佳作。2.从来如此,便对么?(一类下64分)生活中,信息化浪潮的到来使身处其中的人们感到迷茫和不安。面对冗杂的信息,人们似是更愿意依据自以为对的信息作出判断。诚然,这是一种本能反应,但私以为,我们仍应从多元信息中索取一些。马克斯·韦伯曾言:人是悬挂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动物。在面对芜杂的信息之时,人的本能便是从自身已有的信息库中去寻找自认为对的信息加以佐证自己的观点,这当然与信息时代的本质密不可分。与其在信息海洋中大浪淘沙,人们似是更愿意看见、相信并且利用自认为对的信息,因为寻找和辨别信息可能比佐证已有信息更具有挑战性。另一方面,人们对于错误遭人批判的恐惧心理,也使人们更愿意去相信自认为有依据并且合乎情理的信息,因此即使外界信息多样,人们都坚定不移地相信自认为对的信息。然而,若沉湎于对自我正确性的欣赏,那必然如鸵鸟般埋进沙子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所有的主观都是客观,所有的意见都是偏见。”卢梭如是说道。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中,我们必然有一天会因网的断裂而落入万丈深渊。自以为对的信息,或许短时间内能博得他人的信任,获取内心的安适。然而当佐证变成辩解,当辩解变成强词夺理,我们便会在偏见的道路上一去不返。这就如同治丝益棼,自以为对的信息仅仅是以为对,却无法获得他人的认同。“从来如此,便对么?”鲁迅曾向麻木的国人发出如此疑问。显然,若我们执着于本身的信息库,便停滞了,于行为也于思想。“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我们自然非圣人,然亦应像圣人般,不凝滞于物。于信息的认知,我们仍应广泛地获取外界信息,“受光于亭下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将多元的信息与自身已有的信息作比较,方可从自以为对的信息作比较,方可从自以为对的信息中找寻到错的信息。毕竟,我们对自以为对的信息作出判断的时候,其受众往往不是自我,而是他人。由此可知,若一味拘泥于自以为对的信息,便无法看到整个世界,诚如王小波所言的“市侩心理”。面对多元的信息,我们自是要保持“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外表冷静,内心保持思想光芒的闪烁,既向外审察,也向内自省,让自以为对的信息变成真正对的信息。从来如此,便不对。点评:文章先对材料中的现象亮明立场“应从多元信息中索取一-些”,这个说理的起点看似比较普通寻常,但接下来的说理推进过程却比较严谨而深入。在原因分析部分,文章重点分析了信息时代这一客观原因下的主观原因,即人性的本能与恐惧心理;然后对“依据自以为对的信息”进行判斯的做法进行正反向思辨,并突出其种种后果;在此基础上引用名言提出“不凝滞于物”“进行信息比较”“内外省察”的应对之策。全文思路规整,论述上体现过程性深刻的特点,也不失为考场佳作。3.跳出自我的“预设”(一类下63分)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是多元化的信息却未能让人们的认知更趋于多元化。有些人总能在海量的信息中“精确”地找到符合自己刻板认识的信息,尽量避免与多元认知进行平等的对话。深究该现象的原因,与人们的思维惰性不无关系。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分析人们习惯于获得能加深自己固有认识,却排斥与固有观点相对立的多元认识的原因时,用了“思维惯性”一词,其本质便是人们只愿意停留于固有的观念认识,享受其带给自我的安心感、控制感,但不愿意冒风险去接触与自身固有认识相对立的观点,从而避免自我崩塌的无力感,也即人的思维有惰性。这种思维惰性的本质,又何异于自我蒙蔽式的愚昧懦弱呢?倾向于依靠自以为对的信息作出判断,带来的结果只能是不断地加深自己的刻板成见,而不是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多元认识从而以更辽阔的眼界、更宽容的心态容纳多元认识,得到更客观、中肯的认识。一旦人的固有认识存在价值上的偏差,以这种只搜寻符合自我“预设”为对的信息帮助判断,只会让人在偏执的道路上愈行愈远,更有可能造成某些人罔顾真理,“坚持”其刻板信仰、认识的极端现象。这无疑是对真理的不敬畏,对其价值的消解,而谁又能保证自己的固有认识是完美无暇、无懈可击的呢?由此可见,有意筛选符合自身固有认识的信息,将获得信息的过程等价于加固刻板认识的过程,是对真理的一种蔑视,而柴静说:“缺乏对真理敬畏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如此观之,岂不悲哉!因而,我们必须培养在信息浪潮中运用理性避开只寻找符合自我“预设”的信息的能力。借用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思想,面对多元的信息,不论其是否符合我们的“预设”,不妨先“拿来”,“拿来”的过程便是“博闻”的过程,丰富自己的多元化认识,而不是囿于自己的固有“预设”。只有勇于获取、思考与自己相异乃至相对立的观点、认识,我们才能在比较重辨析,从而获得更为客观,更接近真理的判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暂时舍弃自己的主观想象,全然以客体的角度评判多元认识中各方的优劣,给自己的思维以“碰撞”空间。唯有这样跳出自我“预设”,接受、倾听多元认识的思维方式,才是对真理最大程度上的尊重、敬畏。信息时代,愿每个人都能利用好信息的多元性,敢于跳出自己的“预设”。点评:文章开篇透过现象看本质,指出人们思维上的刻板特点以及认识上“避免与多元平等对话”的特点,切中题目内核,体现出审题的精准和深度。主体部分先析原因,即人们由“思维惯性”而产生“思维惰性”;再析现象可能产生的危害:加剧人认识上的偏执以及对真理的不敬畏。在以上两点分析维度上,作者都进行了有一定深度的合理的挖掘。结尾部分的对策分析有较为合理的理据,也有比较具体详实的阐述分析。全文思路规整,思维链完整,语言表达文从字顺,有一定思辨色彩。是一篇比较规范的优秀作文。4.闭门造车,出门合辙(一类下64分)现下,我们拥有更便捷的途径以获取多样信息,然而,尚有人仍持以根据自我认可的信息来作出判断的倾向。自以为对的信息,往往仅合乎个人价值观,或者是既知的粗糙集成。在这个海量信息喷涌的时代,也许不能将百家言论照单全收;但丰富的信息源绝非简单的筛选、剔除异己的流水作业大行其道的借口。暴露在信息浪潮之中,不思考触及价值意义的人生命题,而仅仅以狗熊掰玉米的姿态将已有的浅薄认知之外的存在藏匿、抹杀并乐于以此来适应信息化时代,无异于闭门造车;仅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信息为零件拼凑的认知,是我们深入骨髓的虚无主义;它粗蛮地消解了狭小命题之外的意义,并拒绝理解异已。因此,在闭门造车之外,我们常常束之高阁的是“出门合辙”。造车尚需测试是否合乎外面的车辙印,个人的思想更无不加修正,任其野蛮生长的道理。在获取思想之外,不是否决,而是宽容思考,加加林建议“从别人脑袋里的思想,加以自我的思考,可以修正我的头脑的偏差”,就是巧用他山之石以攻玉的意识的超越。“操千剑而后识器,识千曲而后晓声。”假使仅以自以为的“正确”作出判断,就算读遍信息潮,又懂了多少,记了多少,有多少为已所用?信息多样化的今天,无知并不可怕;顶着无知的压力以谦虚的仰视姿态只争朝夕地填充自己的空白,通过对立概念、相左观点的碰撞来切削、修补自己的认知,认识到闭门造车之后出门合辙的修正,其勇气反胜于居高临下的裁决者,也更有充盈的获取感。任何的异己思想信息,都供给我们以向内审察的契机。相比之自以为是的道德制裁和流连于表面的外部反思,我更倾向于在认知中学习,在学习中反向填补认知的镜像反思;以他人思想为镜,许是能暴露出一己之见的偏颇。“闭门造车”无妨,但不可轻忘“出门合撇;也许不达完美之境,但凭自我观照和矫正来无限趋近至臻的过程,有如神祇推石的西西弗斯精神。鲁迅谈到人生时坦言“我们强韧地、慢慢地走去,其过程性、进程性与“造车”且“合辙”如出一辙;也许这正是在信息时代,我们所应秉持的、健康的取舍观。点评:文章对材料的审读准确,抓住了“信息获取的途径便捷、获得的信息多样”与“自以为对的信息”两处关键信息确立“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的观点,形象而寓意深刻。在行文论述过程中,文章先分析“自以为对的信息”的特质及仅选择自以为正确信息为零件拼凑的认知的后果,由此推出、论述也需“出门合辙”的观点的正确,最后得出使自我观照和矫正的过程性使“造车”“合辙”如出一辙的结论,有思维的层进和思想的洞见。全文语言简练,有譬喻说理之形象,但表达的学理性削弱了语言的通俗感,如“在学习中反射填补认知的镜像反思”一语,令人费解。5.信息时代的我们(二类中56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获取的方式更加简单便捷,获取的信息多样化更加增大,我们就更易于用大量信息处理事情。可是,有些人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更倾向于依据自以为对的信息做出判断,而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何呢?有些人纵使信息获取如此方便也不会去收集信息,肚子里没货,如何做出判断?连做判断的依据都无从下手,判断能够正确做出吗?因此信息获取是很重要的。而正因为获取的信息更加多样,繁杂的信息中也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换个说法来说,各类信息中包含着适合自己的和不适合自己的,可有些人的自以为对的信息是否就是适合自己的信息呢?适合与正确之间就存在着差异,将自以为对的信息统统收集起来,不管适不适合自己,这真的合适吗?首先,不去收集信息,判断必然不能正确地做出。以政治为例,没有价值观,如何做价值判断?因此我们必须收集信息,使自己充实起来,为做出正确判断打下基础。再次,将自以为对的信息统统收集起来,不管适合不适合自己。在收集大量信息后,我们必须将其整理与清理,舍弃不适合自己的,留下适合自己的。不要让那些不适合自己的垃圾信息影响到自己的判断。就如电脑与手机,要定期清理垃圾,不然会卡顿。我们的脑中汇聚了大量杂乱信息,会影响自我做出正确的判断。而处于信息时代的我们,需要获取信息就会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