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吉欧课程模式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文献综述【摘要】本文主要从理论基础、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与实施、评价以及课程特色和教师观、儿童观这八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瑞吉欧课程模式。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瑞吉欧课程模式给我国幼儿教育所带来的启示,以期促进我国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关键词】瑞吉欧;课程模式;课程特色;启示瑞吉欧.艾米丽娅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小镇,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它在马拉古兹的发起和领导下,凭借市政府、社区民众、家庭、学校的全力参与和合作,逐渐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学校管理与设计的方法,这一整体被称作瑞吉欧教育模式。[1]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引起了世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主要介绍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课程模式以及其为我国当代幼儿教育带来的启示。一般而言,一种课程模式由理论基础(主要是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和知识论方面的观点)和课程本身所包含的要素(即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两方面组成。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课程(以下简称瑞吉欧课程)也包括这两部分。一、瑞吉欧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一)瑞吉欧良好的文化氛围瑞吉欧人有强烈的民主参与意识及社区合作观念,其家庭以及社区之间都保持亲密的关系。在这种背景下,幼儿经常体验到大家庭式的合作分享气氛。这种社区文化理念体现在教育系统中就表现为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与儿童之间以及家长、社区成员和教育者之间的积极合作。因此,民主参与和合作就成了瑞吉欧课程模式的一大特色。另外,瑞吉欧人特别关注个体与集体学习的关系问题。他们认为儿童是在集体互动中发展自我的,此处的集体由儿童、家长、教师、学校成员、社区成员等共同组成。集体学习有诸多益处:1.可以将儿童个体的认知、情感、审美等各个方面的学习联系起来,有效地避免知情意与个性发展的割裂2.儿童从集体中通过内部的比较、讨论和修正还能起到个体独自学习达不到的效果3.集体学习能够产生有益于解决认知冲突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及健康人格的形成、促进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形成。[2][1]蒋东格.畅想瑞吉欧社区式管理模式在中国幼儿园的推行[J].亚太教育,2015(26):211.[2]高伟.瑞吉欧课程模式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4):74-76.(二)建构主义思想的影响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建构主义理论对瑞吉欧课程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有直接的作用。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思想认为幼儿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幼儿自身对周围环境的操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强调幼儿的学习过程是一种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1]而瑞吉欧批判地吸收了皮亚杰的观点,对皮亚杰的低估成人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帮助作用及不重视社会交往以及自我中心主义等思想并不赞同,而是强调了认知发展中社会交往中的作用。[1]除此之外,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对瑞吉欧课程模式的形成产生了积极作用。维果茨基认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育应该走在幼儿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制定一些略高于幼儿发展水平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对于幼儿来说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这样有利于幼儿潜在能力的开发。[2]瑞吉欧吸收了这一思想,认为它为教师广泛参与幼儿活动提供了合理化的解释。同时,瑞吉欧还吸收了维氏的思维与语言在形成想法、计划行动、执行控制、描述以及对行动进行讨论这些过程中共同起作用的见解。[1](三)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进步主义教育家如杜威和克伯屈等人的思想对瑞吉欧课程模式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影响最深的当属杜威的思想,他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以及从做中学的命题,通过实践活动,儿童不断改变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经验。受上述思想的影响,瑞吉欧教育十分重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应以儿童的兴趣和自由为导向并将学科知识融入儿童经验之中。[3]而且,它认为教师只是作为辅助者的角色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整个教学过程还最为强调“互动合作”,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其合作理念贯穿于其教育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3]瑞吉欧课程是在开放的时代下广纳多方而形成的一种实践,除了以上提到的理论之外,布鲁纳的教学思想、布朗芬布伦的教育生态学观点、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关于成人的辅导作用、关于语言和社会互动的关系、关于表征的起源和人际的认知建构以及社会语言学对于成人和儿童如何共同建构意义情境的研究、社会学象征符号互动论、社会建构主义的“支架教学”理论等等,也为其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4]该课程模式对既有的理论进行改进,[1]赵菲菲.国外学前课程模式对我国学前课程设置的启示—以瑞吉欧课程模式和highscope课程模式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14,14(7):9-11.[2]杨溢.瑞吉欧课程模式视角下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启示[J].钦州学院学报,2015,30(7):47-51.[3]李从军.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课程模式述评[J].金田,2004(9):297-298.[4]何媛,张丽莉.意大利瑞吉欧课程模式[J].学前教育研究,2003(2):64.逐渐构建了自己的理论基础。二、瑞吉欧课程模式的课程目标瑞吉欧课程的目标是使儿童获得愉快、幸福、健康的成长,促进儿童人格全面、和谐的发展。其中,主动性、创造性被视为愉快、幸福、健康的前提与核心。[1]瑞吉欧课程这种颇具人文主义特色的课程目标或许可以表述为:让儿童“更健康、更聪明、更具潜力、更愿学习、更好奇、更敏感、更具随机应变的适应能力,对象征语言更感兴趣、更能反省自己、更渴望友谊”。[1]可以说,瑞吉欧课程体现了表现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的统一:1.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2.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产生的个性化表现,本质上即是“解放理性”的追求。瑞吉欧所确定的每一个方案主题仅仅为儿童设立了一个表现性目标,给予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但并未预设他们都要达到的统一结果和行为。[2]三、瑞吉欧课程模式的课程内容受课程目标的影响,瑞吉欧课程没有明确规定课程的内容,更没有固定的教材或预先设计好的“教育活动方案”,课程主要是以“主题”的方式开展的。正如马拉古奇所言“我们是真的没有计划或课程,但是若说我们只依赖那种令人羡慕的技巧,像临时起意的课程,那也不正确,我们并不依赖机会,因为我们深信我们也可以期待某些我们尚未了解的事物。我们知道的是,与幼儿在一起共事,是三分之一确定,以及三分之二的不确定和新事物。”[3]瑞吉欧的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儿童的兴趣,教师的兴趣,儿童发展阶段的任务,物质环境中的事物,社会环境中的人,各种资料,意外事件,孩子的共同生活以及社会、社区、家庭和学校的价值观念,充分体现了丰富的多样性、开放性、不确定性和启发性的。瑞吉欧的课程实践表明,充分地揭示日常生活的意义对幼儿更具深刻的价值和趣味。除了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开展“项目工作”外,儿童,尤其是年龄小一些的孩子还从事许多其他活动:积木游戏、角色游戏、听故事、游戏表演、烹调、家务活动以及穿衣打扮等自发性的活动,还有许多如颜料画、拼贴画和黏土手工等等。[4][1]傅淳,殷思华.蒙台梭利课程与瑞吉欧课程的比较研究[J].学前课程,2008(6):52-55.[2]郭海燕.从后现代课程观看瑞吉欧课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25(4):50-51.[3]贾艳红.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实践瑞吉欧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3):214-216.[4]何媛,张丽莉.意大利瑞吉欧课程模式[J].学前教育研究,2003(2):64.四、瑞吉欧课程模式的课程组织与实施瑞吉欧课程模式在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上有其独特之处,主要包括:1.项目活动(弹性计划),它是当代生成课程的典范,[1]也是瑞吉欧教育方案的核心。瑞吉欧课程模式的课程与教学主要是以“项目活动”的方式展开的,即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围绕某个大家感兴趣的生活中的“主题”或认识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在共同的研究和探讨中发现知识、建构知识。[2]2.注重儿童智力和创造力的开发。表现在以各种表征手段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鼓励儿童通过他们的自然语言和表达风格来进行自由的表现;为儿童提供各种材料、环境和活动的机会,儿童利用多种符号系统自我表现和表达;通过角色游戏、建构游戏和操作性材料如积木、玩偶等,训练和开发儿童的创造能力。3.注重记录。以文献档案对教育过程及师幼共同工作结果进行系统记录;用录像和照相方式将儿童活动的全过程摄录下来以供今后改进。[3]4.注重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家长和社区公民都能机会参与瑞吉欧学校的课程计划和实施。[4]五、瑞吉欧课程模式的课程评价瑞吉欧课程的评价强调教师和儿童的自我反思,自我评价,采用质性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这样,课程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具有两面性、弹性、解释性的。1.过程取向的评价,强调把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开发、实施以及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范围,强调评价者与具体评价情境的交互作用,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不论其是否与预定目标相符合,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2.主体取向的评价认为,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主体,评价他们平等参与、协商,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尤其强调评价主体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能力。[3]其评价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充满乐趣和生机,伴随多种可能性的教学过程.记录法为评价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教师运用文字、录像和照片等视觉记录材料,与儿童、家长一起重温活动过程,为教师和家长了解儿童提供机会。儿童在回忆、与同伴比较、对话中,对自己和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并自我修正,教师同时也反思和评价自己。[5][1]钱雨.论生成课程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31):61-64.[2]郭海燕.从后现代课程观看瑞吉欧课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25(4):50-51.[3]高伟.瑞吉欧课程模式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4):74-76.[4]傅淳,殷思华.蒙台梭利课程与瑞吉欧课程的比较研究[J].学前课程,2008(6):52-55.[5]贾艳红.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实践瑞吉欧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3):214-216.六、瑞吉欧课程模式的课程特色瑞吉欧课程模式是对当代幼儿教育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模式之一,具有鲜明的特色。(一)兼容各种学科理论并进行选择性继承瑞吉欧课程模式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它吸收了教育学、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哲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成果。在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方式将这些理论吸收进来的基础上,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地方特色,孕育出一套更为全面、系统的理论。这也奠定了瑞吉欧课程的理论基础。(二)构建全新的课程观以及儿童观、教师观在课程观方面,瑞吉欧课程将课程设计视为一个保持着高度动态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建构的课程。它以“项目活动”为课程和教学的主要形式,强调真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和长期深入的专题研究。[1]在儿童观方面,儿童被视为是拥有权力的人,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当然,儿童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一定的环境和关系,大部分的问题解决是在和周围人的互动中找到答案的。在教师观方面,瑞吉欧学前教育系统的创办人马拉古奇说过“站在旁边等一会儿,留出学习的空间,仔细地观察幼儿在做什么,然后,假如你也能透彻了解,你的教法也许与从前大不相同。”这句话就是对其教师观的最好说明。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儿童学习的促进者和共同学习者;是一位仔细的观察和记录儿童的一点一滴的研究人员;还是一位实践性反思者。[1](三)课程实施操作难度较大瑞吉欧的教育观念体现了人类对儿童应该持有的最根本精神,的确值得每位教师追求。但这种课程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操作难度较大:其一,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