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的原理及其临床应用(1).张林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穴位埋线的原理及其临床应用康复科:张林灿副主任医师概念穴位埋线疗法:是将不同型号的羊肠线,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埋入穴位,通过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方法•简易埋线法(注射针埋线法):将“4-0”号羊肠线剪成1cm长的短节泡在95%酒精中备用(浸泡时间不宜过长)。•操作前用消毒镊将1节羊肠线从6号注射针头的针尖处装入针体(此时毫针稍退后),线头与针尖内缘齐平。方法•其后用碘伏消毒穴位皮肤。•术者左手将穴区皮肤绷紧,将针头快速刺入穴位1.5~2cm深,稍作提插,待气至。然后将针芯内的毫针向内用力,同时缓慢将6号针头退出,使肠线留在体内,针头出皮肤后,用消毒棉签压住针眼片刻。•7天一次,10次一个疗程。机理•穴位埋线疗法寓粗针透穴、放血、组织疗法于一体,具有“以线带针”的长效针感治疗效果,可避免长期针刺对局部的不良刺激和反应。机理•由于羊肠线长期持续刺激穴位,可提高穴位的兴奋性与传导性,具有止痛、解痉、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扶正祛邪、平衡阴阳,调节机体有关脏腑器官功能趋于平衡,达到良性、双向性调整作用。•穴位埋线疗法通过羊肠线在穴内的生理、物理作用及生物化学变化,产生刺激信息和能量,经经络传入体内。作用•1.针刺效应•穴位埋线疗法同样可起到针刺的作用,达到“通其经脉,调其血气”以治疗疾病的目的。埋线时,需用针具刺入穴内埋入肠线,此时即可产生酸、胀、麻、重的感觉,同时产生针刺效应。作用•2.刺血效应•临床埋线时往往会刺破穴处血络,致针眼处有少量出血或渗血,有时瘀结皮下,这就产生了刺血效应。•有人测定,刺血对微血管的血色、流变、瘀点、流速具有改善作用,同时证实刺血可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和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帮助机体组织的恢复,并能调动和激发人体免疫机能。作用•3.穴位处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效应•埋线针刺入穴内后,会使局部组织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受损组织细胞释放出来的某些化学因子可造成无菌性炎症反应,使穴位局部组织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血管扩张、代谢增强等,为损伤的修复创造条件。作用•根据生物源控论原理,人体神经将损伤穴位需要修复和调整的信息传到神经中枢,激发出体内特定的生化物质组合,产生一种特有的修复调整作用,并通过体液循环在体内广泛分布。•由于埋线选取的穴位与患病部位生物学特性相似程度较大,属于一个同类集,所以当广泛作用在修复和调整受损穴位时,患病部位就同时被修复和调整,从而使疾病得到治疗。作用•4.留针及埋针效应•穴位埋线疗法实际上就是留针和埋针方法的延伸和发展。•埋线后,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及生物化学刺激可达20天或更长时间,其刺激感应维持时间是任何留针和埋针所不能比拟的,从而弥补了针刺时间短,疗效不巩固及就诊次数多等缺点,故能起到比留针和埋针更好的疗效。作用•5.组织疗法效应•羊肠线是用羊的肠衣加工制作而成,乃异种组织蛋白,埋入穴位后,可使肌肉合成代谢增高,分解代谢降低,肌蛋白、糖类合成增高,乳酸、肌酸分解代谢降低,从而提高机体的营养代谢,且将其埋植于人体内,有如异种组织移植,其中的抗原可使人体淋巴细胞致敏,致敏细胞及配合体液中的抗体、巨噬细胞等反过来破坏、软化、分解、液化羊肠线,使之变为多肽、氨基酸等,最后被吞噬吸收,同时产生多种淋巴因子,这些抗原刺激物对穴位产生的生物化学刺激,使局部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甚至出现全身反应,从而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促进病灶部位血管丛增加,血流量增大,血管通透性和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作用•另外,此疗法软化局部组织,改善病变区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营养细胞,调节身体有关脏腑器官功能趋于平衡,有利于组织修复。适应症•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鼻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慢性肠炎、肝炎、脂肪肝、肥胖症、遗精、阳痿、痛经、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症、腰背肌肉劳损、坐骨神经痛、面神经麻痹、中风偏瘫、皮肤病等,尤其对慢性、顽固性、免疫低下性疾病疗效显著。禁忌症•①5岁以下儿童患者禁用或慎用;•②晕针者不宜埋线;•③妇女有习惯性流产者及孕妇禁用,月经期病人慎用;•④严重心脏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高热、结核活动期禁用;•⑤有出血倾向及有过敏史的病人;•⑥关节腔内不宜埋线,以免影响关节活动及腔内感染;•⑦不宜在皮肤破损处埋线,斑痕体质禁用。注意事项•①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不要污染针孔,线头不得露在皮肤外,否则不能吸收并易感染;•②根据不同部位掌握埋线的角度和深度,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干;•③同一个穴位作多次治疗时要稍偏离前次施术的部位;•④凡在肌腱或肌腹处施术或肌肉痉挛者,多须先行穴位按摩数次,而后再行埋线法注意事项⑤埋线1~5天内,少数患者局部可出现程度不同的肿胀、疼痛、硬结等。部分病人可在埋线后4~24小时内体温上升,一般38℃左右,局部无感染现象,或伴有周身不适,食欲不佳等无菌性反应,这是穴位受到刺激后及经络敏感的正常反应,均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一般在一周左右自行消失;•⑥头眼部组织松弛,血管丰富,易于出血,埋线时要缓慢出针,且用消毒干棉签按压针眼片刻,防止出血和皮下血肿出现;•⑦通过埋线治疗,患者症状控制后,最好再埋线1~2次以巩固疗效。有慢性病要埋线治疗3~4次后才开始见效,患者不宜随意停止治疗。个别病人穴位埋线后可引起病情加重不良反应,可停止使用本法。优点•①穴位埋线虽然为有创治疗,但创伤较小,副作用小,可被患者接受。•②该疗法易于掌握,在门诊即可完成,无须住院。且每次治疗间隔时间长,患者无须频繁往来于医院。•③可以减少患者服药的剂量及频率,减轻药物副作用,满足现代人快节奏高质量的生活要求。问题•1.简述穴位埋线的作用?•2.简述穴位埋线的优点?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