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冉那些消失的心得4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大家也许有这样的经历:当你满怀着情绪,或戴着耳机完全陶醉在音乐里时,那种美妙的感受会叫你确信此刻你必定是妙笔生花的,但当你关上音乐,或仅仅只是稍作冷静的检视自己的作品,却发现,你所画的远不如想象中的动人。你以为是自己审美疲劳,便先不看它。出门一圈回来再看,还是不行。于是纳闷:一个人怎么会在兴奋的状态下创造出萎靡的作品呢?沉静的思索后,你会发现,问题出在对绘画语言的理解上如同音乐与文学,绘画有自己的语境,以及表达情感的方式当你被一张照片所打动,而决定描绘对象时,不知有没有思考过这个简单的问题:是什么打动了你,让你觉得有必要去描绘它呢?也许是题材,比如反战或饥饿的儿童让你心生慈悲,但也许打动你的是形式本身的美感。我见过很多用照片画出美妙作品的人,也见过面对它手足无措的人,显然,面对同样的对象,前者明白自己是在作画而非拷贝,也知道怎样让一张画变的杰出和动人。这样,他其实不用费心的寻找自己满意的照片,而只需要让照片变的让自己满意。是主动还是被动,决定了你能否真正享受绘画的过程。那么绘画成功的重点要素是什么。就是构成。你早已熟悉这个词,但却需要对它有更深的理解。事实上,你不可能“看”到一幅画的题材,题材只能由思考获得。叫人兴奋的或叫人安宁的正是画面构成本身。当你决意描绘贫困的儿童,你其实在做两件独立的事:1传达贫困的概念(抽象)2表现一个具体的贫困儿童(具体)。注意,这里,就是症结所在:在你的大脑中,孩子这个具体的形象,在重要性上低于他所反映的贫困,因此表达贫困对于你具有更大的意义,甚至是作画的目的——具象从属抽象。但在绘画的实际过程中,情况却是相反的——除非合理的安排孩子的空间位置和色彩的穿插,否则你很难获得引发贫困感受的整体氛围——具象决定抽象。情绪是时间性的,因此它与音乐完美相融,但绘画却是空间的,是与音乐全然不同的语系。这就是戴着耳机未必于画有益的原因。画家往往有两个最大的敌人:观察的不够仔细,或是观察的过于仔细。不要再纠结于细节或笔触,这很大程度上只能反映你的技巧,却不能决定你的成功。现在,先把所有的情绪清空,只想象你想表达的内容怎样可被形象转述。你的笔是剪刀,沉下心,把题材或景物简化为形,安排它们的位置。不要用线,用形。它们比你想象的更有可塑性,能被拉伸,挤压,重叠,哪里是兴趣中心由你决定,它可以是最尖锐的形体,最鲜亮的色,也可能是最强烈的明暗对比处。现在,你的思维模式是不同的,由所见的定义情感的性质和强度,而不是一相情愿的先入为主。这就是形式本身的美感,先有它,不同的题材才得以附加,说到底,无题都好看。你可以经常做这样的练习,规定自己,用几个简单的型,去概括或重组画面,以表现最全面的信息。注意,不要以物体为单位来划分形,这简直毫无意义,而要考虑调子。一个形可以由N个色调相近的物体组成,一个阴影虽不是物体却是个响当当的形。所以一个画面中,基本有两套构图体系,一是所谓构成物体的“线稿”,这是框架,在最终的画面中往往是内隐的,而体系二便是包含了光量固有色等一切真实因素的最终渲染后的几何形,它是外显的,第一印象的。也只有后者,才是我所要说的,真正意义上的构图练习。不难发现,大师CM的图正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在这里,我想再分享一种方法,来让大家对大师们用调子构成形的方式有更深的理解我们对于CM或是萨金特等众大师的图有一种普遍的感受,色调细腻,细节似有若无却极为真实,像宝峰说的那样,举重若轻。其实,大师们所使用的形,比你想象的要简单的多。他们用最朴素的构成,构筑真实的语境。这里我打开一张萨金特的图,用魔术棒工具选择图中的一处暗部,(容差是默认的35),我这样做是想知道,不管你是瓶子罐子,到底有多少细节从属于这个调子,从而构成这个色调范围的形的面貌。用魔术棒工具选择图中的一处暗部,并用选取相似,因为这样可以让范围再广一点。把图层剪切出来,然后隐藏,因为背景色是黑,所以我能直观的看见暗调的形。先不要品味,先存着,这只是剪的第一刀。你看,还有亮堂堂的剩下来不是么,很明显的,剩下中间调和明调的形状之和,你用相似的方法,再从背景层上把它们分离出来。好了,这样三种色调各自被提取出来了,容差太小太大都不贴心,35的默认就挺不错的。现在基本上屏幕完全黑了,小点点别去纠结,下面我们开始看各个层独自的面貌。让你了解大师是怎样做到调子统一,细节丰富的。我们先单独看暗调的形。你会发现,暗调和背景的对比还是显著的,形很明朗,这说明暗调其实不暗,平均色值在20左右。没错说不暗还是有挺深的地方,可还是不温不火的不是么?光看这层有可能还以为是自己看错了,好多细节几乎是没有深入刻画的感觉。有意外就有收获,你没看错,它就是这样,魔幻般的真实在于最后的整体拼接,不急单独看另外的两层,都有相似的感觉。中间调色块平均明度为50亮调色快明度为80左右,这些酌情,不是关键关键是与形的明确相比,形内部的变化可谓微妙的跟没画一样。你于是边看边怀疑,这样真的可以?你看可不可以。你也可以检验CM的图,这里没有对大师不敬的意思,只是众人的福祉总应当首先被考虑。顾不得了。最后我再说两句,那怎样去给三种调子分区呢?形状到底该怎样安排?貌似这个分区是事后诸葛亮啊,本身就已经画好了你当然容易啊,我凭空怎么弄?我想有一种模式可以帮助你,就是老连环画风格的强光源概念。不好意思用下我之前的图,这原本是黑白的思维模式,现在,一切都可贯通。我把暗部用魔棒剪出来,并把背景色改为白色,你就能立刻明白我的意思。这样就不再是事后诸葛亮了,完全可以用黑白插图的创作模式,绘制各色阶的模板,最重要的暗色信息反倒最好搞定,因为就是黑白画的模式,后面的两个色阶相信可以跟进并愉快的解决。这会损失微妙吗?当然不,暗调打下基础后如同让作品具备强劲的骨骼,丰富性作为蒙皮润色的工作可由其余的调子完成,最终各层一拼合,真实的,毫无黑白插画意味的作品便自然显现,你却将版画和油画两种思维结合在了一起,不露痕迹,因此我建议大家有时间做一些黑白练习,对于调子绘画会很有帮助,一个才能全面的画家,应当让所学的融会贯通,我相信这也是弗雷泽塔衷情黑白插画的原因:)--------------------------------------------------------------------------------------------------2010年04月10日原文地址:2010年04月10日作者:林冉无光时,黑是不由选择的,一切默认而和谐。光来了,差异开始彰显,而在黑里,这种差异难以察觉。你的纸是白的,光的纸是黑的。在白纸上作画,却遵照黑纸作画的法则。物从黑中脱离是被迫的,拖泥带水的,因而产生了空间感,体积感。空间感是物体对黑暗的依依不舍。物与物也因为对黑的共同依恋而彼此和谐。当然瞳孔总是难以忍受这状况,它在暗处寻找细节,并扩大自己,让一切变的明亮。这符合生存法则,却未必对美有益。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很多作品像是多次曝光的产物,物体的调子互不统一,幽暗的桌面上,常赫然出现明艳的苹果。假如与黑比较,其实可以发现真实的对象并不那么明亮,它对黑的依恋被瞳孔的扩张抹杀了。随时判断真实的明度,没有比这更为重要的。边缘与细节在此之上,成为冰淇淋顶端的草莓和樱桃。最后,想说的可以总结为:若是希望建立基点作为比较明度的标准以获得正确的素描关系,那么请考虑对象中最深的调子,并以它为始发站,在谨慎的比较中缓缓的驶向高光。--------------------------------------------------------------------------------------------------2010年04月14日原文地址:2010年04月14日作者:林冉最初的发音听来毫无意义,却帮助你掌握了复杂的语言,得以与人相处。一次次的跌倒带给你疼痛的记忆,却教会你平衡,与大地默契。而呛水的痛苦帮助你理解浮力,与水融为一体。呼吸以哭泣开始,标志着肺页与大气彼此熟悉。提升的背后,痛苦和失败是严苛而慈爱的导师。在绘画作品中,你也常常能看见这样的标题。为某主题所作的习作。手的习作,褶皱的习作。习作便是为了有机会犯错。没有什么,比错误更为宝贵。没有机会,制造机会也要犯错。大多数人寻求成功,因失败而沮丧放弃。唯有少数人寻求失败,因难以再败而注定成功。不要在意留存短暂的自我,面对亘古的自然唯有完全的以理行事才能有所收获。大师正是敢于抛弃自我而犯下最多错误的人,最后也唯有他们享受着绘画带来的最大快乐。--------------------------------------------------------------------------------------------------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