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期末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A.哽咽.yàn笃.信dǔ数.见不鲜shù纤.尘不染xiānB.畜.产xù啮.噬niè倾轧.排挤zhá博闻强识.zhìC.提.防tí恫吓.hè景行.行止háng街头巷.尾hàngD.泥淖.nào收讫.qì拾.级而上shè赴汤.蹈火tāng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有错的一句是(3分)A.中国大画家所画的龙正是像赵执信所要求的,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却使全体宛然可见。B.今年领袖年会的主题是“重塑商业安全边界”,届时不仅有柳传志等大佬与你一起坐而论道....,而且还将陆续有知名企业家与学者的加入,共享这一思想的盛宴。C.史传文学作品如《左传》《史记》等则采取“实录”的态度写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D.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3.下面这段文字是载人飞船返回地面经历的第一个阶段,请概括这个阶段飞船的四个动作,不超过35字。(4分)当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最后一圈时,测控指挥部门向飞船注入返回指令,飞船调整飞行姿态,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分离后的轨道舱继续在轨飞行,进行科学试验。接着,飞船再次完成制动姿态调整,尾部朝向飞行方向。飞船按程序点燃发动机制动,完成离轨操作任务,进入返回轨道。制动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必须精确控制,点火时间相差1秒钟,就会使飞船落点位置相差9公里。▲4.简述觉慧和鸣凤的爱情悲剧。(5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管仲列传》2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项羽本纪》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鲍叔不以我为不肖..不肖:没有才能B.上服.度则六亲固服:遵循C.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奋:奋发D.欲以力征经营..天下经营:治理6.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A.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B.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C.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D.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史记》以历史形式说理,形成“一家之言”的做法,影响后来的传记作品,并且《史记》的人物传记极富感情,后代文学也沿袭了它叙事寄情的笔法。B.《高祖本纪》以赊酒、诈言“贺钱万”、观始皇而叹、踞见郦生等典型细节,展现刘邦性格的各个侧面,反映汉高祖性格的独特性。C.管仲从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五个方面回顾了鲍叔牙对他的理解,语言上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排比、反复的句式,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真心朋友。D.《项羽本纪》中“太史公曰”的一段论赞,是司马迁首创的正文客观描写、论赞主观评述的体制,这种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方法,对表现项羽形象有揭示和补充意义。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鲁周公世家》(2)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太史公自序》(3)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高祖本纪》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贺新郎辛弃疾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3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注】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注:陶渊明有《停云》诗,写饮酒与思念亲友之事。⑴词的上片,词人感慨“衰矣”的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4分)▲⑵“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词的下片,词人表达了哪些情感?(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1)▲,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刺客列传》)(2)《诗》三百篇,▲。(《太史公自序》)(3)▲,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高祖本纪》)(4)▲,小人穷斯滥矣。(《孔子世家》)(5)▲,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本纪》)(6)▲,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7)▲,其良能也;▲,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那扇门李城那扇门,那扇水晶门,总是在我的面前打开着,而我却不曾留意。是的,我从来不知道空气里还洞开着那样一扇神秘之门。那天我独自流连在深秋的山林,冬季的脚步正在临近。在那宁静的山林里,我的心却一点儿也不平静。我知道风雪肆虐的日子即将来临,于是在心里默默祈祷:我千百次呼唤的神灵啊,请施展你万能的法力,将我带回百花盛开的春天——即便回到那躁动又让人满怀渴望的夏季,也会体现你的悲悯和仁慈!万籁俱寂中传来咯咯咯的笑声,使我大吃一惊。接着就有声音说道,我一刻也不曾离开你,我的先生。你睁开另一只眼睛就能看见,张开另一只耳朵就能听到,一旦你打开你的心扉,我即刻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眼前随即闪现出一位青春少女。她变幻着不同的形象,从双眦迸裂的怒目金刚到大肚能容的弥勒,最后显现出菩萨的模样。她腰身丰腴,衣袂飘飘,手持青青柳枝,慈祥而宽容地微笑着。这正是我此刻的期盼。当我回首之时,天际的落雪已经不见,群山重现五月的青黛。满地落叶蝴蝶般飞上枝头,由黄转绿,并挂上了晶亮的雨露。即使那黑褐色的山岩也披上了鲜嫩青苔,遮住了苍老和冷漠。而且,那些凋落的鲜花纷纷开放,山林里到处暗香浮动。百鸟也在呼朋引伴,嘹亮的歌喉此起彼伏。啊,闻声救苦的菩萨,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我要俯首亲吻你的莲足,表达我的敬意和4臣服!她笑着说,抬起头来吧,你这愚痴的人儿。你无须用你的卑贱表达什么。你本来不乏自由和尊严,何必像遭弃的婴儿一样无助?也不要如那流离失所的人,在虚无的世界里四处游荡。可是生活让我困惑,我说。我的生命里充满了怨恨,惆怅,还有愤怒。我的每一天都经历着煎熬,即便是喝醉了酒也品尝不到快乐。我虽然生而为人,为什么依然生活于地狱之中?还有那些说不出口却又无法遏止的欲望,每时每刻都折磨着我,让我痛不欲生……傻瓜,轮回不只是来世的事儿,它发生在每时每刻。她说。只要你心中没有贪念,此刻你便是自在快乐的天人了。可一旦非分之心滋生,情形就大不相同。你面前有扇看不见的水晶门,它一直就在那儿,只是你视而不见罢了。那扇门里是天堂还是地狱,由你的心境而定。在你埋头慌不择路的时候,你的左脚或右脚无意中就会踏进那扇门,因而你的感受也是天壤之别——因为在你的脚步之前,你的心已抵达了那里。可是,我说,即便我想迈进天堂之门,但我周遭的世界并不会因此而改变。你让我进入一个完美世界而独善其身吗?若是那样,我的心又何其不甘啊!她笑着问道,你的周遭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我一一陈述我的见闻:污染,泥石流,谎言,欺诈,还有不公。人们被物质的重负压弯了腰,而让尊贵的灵魂离乡背井,在无边的荒原上流浪……她打断我说,一切皆由心造。请原谅,我不能理解你的意思,我说。她说,愚痴的人啊,一切都是你心里的风景。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无论行善还是作恶,你都是其中的参与者。面对善行你会感到激动,仿佛也有自己的一份,可是面对恶行你怎么就要推卸呢?欲望生于内心,众心汇聚则成汪洋,即便佛祖再世也莫可奈何。你要知道,这样那样的灾难面前你同样是一个推波助澜者,哪怕是袖手旁观,也无法推卸纵容的罪过。她的话让我心生愧疚,无言以对。可是当我再次张望四周,一切重又呈现深秋的景致,只是现在看上去竟然都是美的,充满了成熟和丰收的喜悦。最后我大着胆子问道,请告诉我你到底是谁?我该为你献上我的敬仰和感激。我刚从你的心里走出来,她说。我一直住在那里——我就是你,是你被遮蔽的自己。说完这句话她就倏然不见了,融入透明而清冽的空气中。但我记住了她的话,还有那扇看不见的水晶门。2012年1月《散文》(有删节)11.“那扇门,那扇水晶门,总是在我的面前打开着,而我却不曾留意。”文章第一段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12.划横线的段落是怎样描写我所见的景物的?作者为什么这么写?(6分)▲13.第10段中“你面前有扇看不见的水晶门,它一直就在那儿,只是你视而不见罢了。那扇门里是天堂还是地狱,由你的心境而定。”请结合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5▲14.为什么“当我再次张望四周,一切重又呈现深秋的景致,只是现在看上去竟然都是美的,充满了成熟和丰收的喜悦?”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获得这种感受的原因。(6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我们要批评家(节选)鲁迅①看大概的情形,从去年以来,挂着“革命的”的招牌的创作小说的读者已经减少,出版界的趋势,已在转向社会科学了。这不能不说是好现象。最初,青年的读者迷于广告式批评的符咒,以为读了“革命的”创作,便有出路,自己和社会,都可以得救,于是随手拈来,大口吞下,不料许多许多是并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那结果,是吃得胸口痒痒的,好像要呕吐。②得了这一种苦楚的教训之后,转而去求医于根本的,切实的社会科学,自然,是一个正当的前进。③然而,大部分是因为市场的需要,社会科学的译著又蜂起云涌了,较为可看的和很要不得的都杂陈在书摊上,开始寻求正确的知识的读者们已经在惶惑。然而新的批评家不开口,类似批评家之流便趁势一笔抹杀:“阿狗阿猫”。④到这里,我们所需要的,就只得还是几个坚实的,明白的,真懂得社会科学及其文艺理论的批评家。⑤批评家的发生,在中国已经好久了。每一个文学团体中,大抵总有一套文学的人物。至少,是一个诗人,一个小说家,还有一个尽职于宣传本团体的光荣和功绩的批评家。这些团体,都说是志在改革,向旧的堡垒取攻势的,然而还在中途,就在旧的堡垒之下纷纷自己扭打起来,扭得大家乏力了,这才放开了手,因为不过是“扭”而已矣,所以大创是没有的,仅仅喘着气。一面喘着气,一面各自以为胜利,唱着凯歌。旧堡垒上简直无须守兵,只要袖手俯首,看这些新的敌人自己所唱的喜剧就够。他无声,但他胜利了。⑥这两年中,虽然没有极出色的创作,然而据我所见,印成本子的,如李守章的《跋涉的人们》,台静农的《地之子》,叶永秦的《小小十年》前半部,总还是优秀之作。可惜我们的有名的批评家,梁实秋先生还在和陈西滢相呼应,这里可以不提;成仿吾先生是怀念了创造社过去的光荣之后,摇身一变而成为“石厚生”,接着又流星似的消失了。每一个文学团体以外的作品,在这样忙碌或萧闲的战场,便都被“打发”或默杀了。⑦这回的读书界的趋向社会科学,是一个好的,正当的转机,不惟有益于别方面,即对于文艺,也可催促它向正确,前进的路。但在出品的杂乱和旁观者的冷笑中,是极容易雕谢的,所以现在所首先需要的,也还是——几个坚实的,明白的,真懂得社会科学及其文艺理论的批评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