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文化与川西民俗文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川西文化与川西民俗文化一、川西文化川西文化又称蜀文化,是川西独特的地域和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乡土文化,具有与中原文化迥然不同的特点。作为中国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成都在蜀文化的历史文脉中占据着核心性的位置。上个世纪下半叶,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文化遗址的发掘更显示出古蜀文化的深厚与灿烂。早在公元前四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成都,相沿至今。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设置郡,秦太守李冰在此主持修建了举世闻名,万代受益的都江堰,成都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故得“天府之国”美称。汉代,成都经济繁荣,织锦业尤其发达,是西汉时期著名的五都会之一,朝廷在此设置锦官,并在城西南筑锦官城。唐代,成都的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与长安、扬州、敦煌并列为四大名郡。后代时,后蜀皇帝命百姓遍植芙蓉。花开时节,满城生辉,故得名“蓉城”。二、川西民俗文化毫无疑问,民俗是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民俗,北京大学王娟认为:“‘民’的概念发展到现代,应该定义为全民或全人类。而对‘俗’的认识,简单的说就是知识和学问。‘民俗’就是普通百姓的知识和学问,或更广义的代表以口头、物质、风俗或行为等非正式和非官方的形式创造和传插的文化现象,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和无意识地遵守和维护的一种行为规范、道德伦理、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在其《民俗学概论》将民俗分为物质的民俗、社会的民俗、精神的民俗和语言的民俗四大类。民俗文化包括生产和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民俗”与“文化”二词连接所产生的“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民俗文化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相一致,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其形成受社会、经济、政治、地域、宗教、语言等多种文化及社会因素影响。民俗文化除具有一般文化现象的基本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征:社会化、模式化、稳定性、变异性、传承性、散布性。以历史上的成都为代表的川西民俗文化无疑是蜀文化的下级菜单体系,而川西民俗文化又包括茶馆、川剧、川菜、四川方言、民间节气、民间娱乐、民居、街市文化等子系统。川西之建筑文化川西民居作为古代巴蜀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在独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其风格极富地方特色,自成体系,成为相对独立的民居建筑样式。川西民居,首先是一个地域概念,川西民居是诞生于成都平原这个特定区域的民居样式。同时它又是一个人文概念,其建设形态融合了川西地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蕴含丰富的人文思想。成都的川西民居建筑渊源流长,现存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建于一千多年以前。现草堂庭园占地16.37万余平方米,建筑为南北轴线对称布局,大门紧邻浣花溪,轴线上依次为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整个建筑均系木构平房,富有川西民居朴素雅淡的浓郁气氛。园林以楠木、竹、梅为基调,是川西著名古典园林之一。在建筑单体上,川西民居讲究因地制宜,以中轴线布局。在建筑结构上,通常采用穿斗式木结构,墙壁材料因材致用,屋顶采用青瓦坡式屋顶处理,一般采用悬山,前坡短后坡长,以利于解决四川多雨季节的屋面排水。在建筑色彩上,住宅外墙多采用利于阳光反射的白色为基色调,以解决四川地区阴雨天气多而日照不足引起的采光问题。木结构大多突出材料的本色,一般在立柱上涂成黑色,门窗以浅褐色或是枣红色为着色基调。川西民居的细部与装饰风格,除少数豪贵富绅追求华艳夸张外,大多数较为清淡素雅,简洁大方,不事繁琐。细部处理和装饰重点常集中于大门、照壁、门窗、挂落、柱础、檐口、屋脊及封火墙等处。常采用三雕(砖雕、石雕、木雕)及三塑(陶塑、灰塑、泥塑)的艺术形式,技艺工巧,有不少优秀作品。在川西各地的民居上都能够看到大量以象征意义的吉祥图案、地方传说、神话故事为寓意的装饰构件,它们凝聚着广大川西劳动人民的辛勤和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经过长期的演变,川西民居自成一体,形成独特的建筑特色和风格。一、独特的地域风格它不同于北京之贵、西北之硬、岭南之富、江南之秀,自有其朴实飘逸的风格。1、住宅布局中的开敞自由民居建筑特征是以庭院式为主要形式,基本组合单位是“院”,即由一正两厢一下房组成的“四合头”房,立面和平面布局灵活多变,对称要求并不十分严格。院内或屋后常有通风天井,形成良好的“穿堂风”,并用檐廊或柱廊来联系各个房间,灵巧地组成街坊。2、建筑造型轻盈精巧为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民宅建筑多为木穿斗结构,斜坡顶、薄封檐,开敞通透,轻巧自如。建筑的梁柱断面较小,外墙体的高勒脚、半桩台,室内加木地板架空。3、建筑色彩朴素淡雅川西平原植被较好,四季常青,而民居的建筑色彩十分朴素,多以冷色调为主。瓦为青色、墙为粉色(或灰砖色、梁柱为茶褐色、门窗多为棕色(或木料本色)。其重点装修部分是小门楼,俗称“龙门(或门道)”,但仍是以冷色调为至,常常“雕而不画”。二、融环境为一体川西民居讲究“天人合一”自然观与环境观。用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材以木、石灰、青砖、青瓦为主。墙有砖墙、土墙、石块(石板)墙、木墙(木板或原木)、编夹壁墙等;屋顶用小青瓦、草、谷草、山草、石板瓦、树皮瓦等。这些就地取用的材料,既经济节约,又与环境相协调,相映成趣,呈现出一种质感美与自然美。“天人合一”的环境观把周围的大环境引入封闭的小环境中,形成了人与住宅、环境的和谐统一。三、亲情味浓厚川西人讲究礼节,喜好聚集娱乐,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一特点也突出地表现在居住方式和邻里关系上。川西民居的建筑中大小院落中的天井与宽屋檐,以及沿街住宅或店铺外的檐廊,便为居住者创造了一个较明朗的生活工作的“公用空间”,供家人纳凉、妇女手工、小孩嬉戏、邻里喝茶下棋以及接待来客之用,使邻里间得以充分交流对话,使蜀人深感“远亲不如近邻”。四、兼容性较强四川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区域,据有关史料,大批移民入川先后发生过几次。因此,川西居住文化也是一种兼容性较强的融合文化,其许多特色的形成,都是在不排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的结果。四川并未因吸收外来文化而丢失传统,而是在兼容先进文化因素的过程中,形成了适合本地自然与经济条件的,独立形态的文化体系。川西民俗文化系列之三:古镇文化摘要:川西之古镇文化作者:成都商业地产网采编何文玲川西古镇均保留了川西民居的特色,斗拱飞檐,雕梁画栋,遍植于屋前屋后的竹林,木板房、小青瓦屋顶、临江一排排的吊脚楼、保存完好的四合院…除此之外,庙会-j/a,HsG*A1v川西之古镇文化/Z0L6a/b+f0F'k川西古镇均保留了川西民居的特色,斗拱飞檐,雕梁画栋,遍植于屋前屋后的竹林,木板房、小青瓦屋顶、临江一排排的吊脚楼、保存完好的四合院…除此之外,庙会、舞狮、舞龙、坝坝筵、九斗碗等多姿多彩的民俗,让人们体验到了古街、古民居、古庙、古树的之外川西民俗风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川西古镇讲述着四川的沧桑和变迁,讲述着一方水土的风雨飘摇。一、黄龙溪古镇7vfo+Y'n#f9Q&}说到川西古镇,黄龙溪自然不能不提。长期以来,该镇以“十古”——古街、古庙、古树、古建民居、古码头、三县衙门、古崖墓、古战场、古佛洞、古佛堰而著称,如此完整的川西古镇格局是成都方圆百里所少见。黄龙溪位于成都东南方向行40公里处,黄龙古镇属历史文化古镇和市级旅游风景名胜区。黄黄龙溪东临府河(锦江),北靠牧马山,当年镇上曾有7座庙宇和仁(寿)、彭(山)、华(阳)总府衙门。龙古镇历史悠久,是古代商贾繁荣的水陆码头,唐代诗圣杜甫的千古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万里川”从成都出发的第一夜便是宿黄龙溪。具有典型川西古镇风格的黄龙古镇,吸引了不少电影和电视摄制组到镇拍片,有“影视城”、“中国好莱坞”之称。.q;]9m7Y;I&J黄龙溪古镇之所以引起影视界人士关注,是因为这里清代风格的街肆建筑仍然保存完好。青石板铺就的街面,木拄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窗棂,无不给人以古朴宁静的感受。镇内还有6棵树龄在300年以上的黄角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给古镇更增添了许多灵气。镇内现还保存有镇江寺、潮音寺和古龙寺三座古庙,每年农历六月初九和九月初九的庙会,还能再现昔日阳古镇的喧闹场面。#v$y-r*G0{;s:_,B二、川西四大古镇崇州怀远古镇、大邑安仁古镇、邛崃平乐古镇、雅安上里古镇这四镇被称为川西“原生态”古镇,除了“古街、古桥、古居民”这些古镇共性外,四镇还拥有各自的特色。怀远古镇位于崇州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古镇不大,占地仅一平方公里。古镇建筑多为清代和民国年间建造,同时保持着四门四大街的格局,现存街道30余条,其中小北街、南街、下新街、正西街、临江街等10余条保存较为完好。建筑绝大部分都按《清代工部》法则建筑的多为穿木结构。临街摆柱,前殿后院,廊楼结合和四合院引巷子住家,是怀远古镇的基本风格,而其具体街巷但有许多不同特色。怀远最有名气的“三编”:藤编、棕编、竹编,几乎家家都有能工巧匠,藤、棕、竹在那些老人手上就成了一件艺术品,沿街摆开,让人眼花缭乱。2K7Q'Z$r:{!y!K-[%I7H&|-z.O0X安仁古镇位于四川大邑县,被誉为川西平原上一颗灿烂明珠。宋代诗人文同在《安仁道中早行》中写道:“引马江头来晚时,寒蝉噪月成番起,野鸭惊沙作对飞。揭揭酒旗当岸立,翩翩鱼舟隔湾归。此间好景皆可违。”古镇中最有特色的是抗日将领刘湘的故居—刘氏庄园,始建于清代末年,民国末年完成,全国罕见。园内,有座川西民俗博物馆,称为建川博物馆,具有独特的巴蜀文化和民俗事像图,就象一幅《川西清明上河图》,其文化节庆活动开发潜力巨大。有着“秦汉古镇、川西水乡”之称的平乐古镇位于邛崃市西南19公里,四镇中它的历史最为悠久,已有2000多年历史;白沫江“一江分三水”、沿江而建的吊脚民居、千年古榕树都是历史的见证,乐善桥的建筑结构更是堪称川西一绝;有着独特的“平乐八大文化”—水文化、火文化、路文化、铁文化、纸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这些都为其深度整合古镇文化与旅游奠定基础。#o%G6r2l:p(}7q1Z)A上里古镇位于川西著名雨城雅安之北26公里处,为南方丝绸之路,也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镇上独具特色的是以“二仙桥”为代表的古桥和以陈氏“贞节”牌坊为代表的古牌坊,再现了古镇的历史和匠师的技艺,而茶马古道“旅游热”的兴起为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y([Y-X3R.M#`f9i/}0C*F川西民俗文化系列之五:旅游文化摘要:川西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开发作者:成都商业地产网采编何文玲四川地域辽阔,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表现为幽默的方言、独特的茶馆、可口的川菜、丰富的节庆、精彩的川剧、奇异的生活习俗和礼仪活动以及作者:成都商业地产网采编何文玲9d3Z4A;z/Fr#H.`3q-kS}-lq'J5~*Z0c1j&G四川地域辽阔,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表现为幽默的方言、独特的茶馆、可口的川菜、丰富的节庆、精彩的川剧、奇异的生活习俗和礼仪活动以及叹为观止的民间工艺等等,生活在川西坝子的人民创造了具有浓郁特色的川西民俗文化。川剧、清音、谐剧、散打评书,其变脸、吐火、水袖等川剧绝技令人叹为观止;还有蜀锦、蜡染、灯彩、糖画、剪纸、年画、龙灯、竹编、风筝、竹丝画帘、刺绣、龙舞、弦子、石雕等民间艺术,这些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另外,在我国八大菜系中名列前茅的川菜以及中外驰名的川酒等也体现出独特的川西民俗。成都打造了文殊坊、锦里、桐梓林风情街、宽窄巷子等特色文化旅游街区,形成了一街一景、一桥一色、一河一貌的城市风格。文殊坊形成了集佛教文化、旅游文化、餐饮文化等为一体的特色都市游憩区;锦里以武侯祠为依托,着力打造旅游购物、休闲娱乐和美食文化,其川西民俗文化特色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品天下美食街聚集品牌中餐、特色火锅、名小吃等老成都地道美味;宽窄巷子再现了老成都原汁原味的生活风貌,在幽深的长巷中,传统老成都的空间、肌理、生活的节奏,被留存下来。然而,川西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不单单只是这样。目前,川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