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版《祝福》课堂实录第一课时按教材课文顺序,本来开学第一堂课就应该讲《祝福》,但对于这篇我讲过不止一次的很熟悉的名篇,我却踌躇起来。记得当时我对学生解释为什么不先学《祝福》时,我是这样的说的:“虽然我从假期里就开始备这篇课文,可是我还没有想清楚如何讲。如果草率地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对不起鲁迅。”因此,我把第一单元的小说暂时放了放,而先给学生讲文言文单元。我想以此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备课。尽管如此,一个月过去了,临到上课我的教学方案仍然没有明晰。我当然可以设计一个可以“讲”得比较精彩的教案,但我首先着眼于学生的“学”。这篇课文的参考资料浩如烟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仅凭我已有的对鲁迅这篇文章的理解,都可以把这篇内涵丰富,思想厚重的文章“讲”好。但是,现在我思考的或者没有把握的,不是我如何“讲”好,而是如何让学生“学”好?所有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程序都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这是我现在坚定不移的原则。尽可能引导和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悟课文,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哪怕是肤浅但很真诚的理解,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进而贴近作者的精神世界,这比我个人滔滔不绝或慷慨激昂地精辟分析更为重要。既然如此,在有一个大体教学设想的前提下,我更追求教学过程的“随意性”(“随”学生课堂表现之“意”)而非教师课前预想的教学步骤的精确性。“礼教杀人”无疑是《祝福》要表现的主题,但我不应该让学生抽象地知道这个结论,而应该让他们在感受形象的同时受到心灵的触动,进而认识到“礼教”何以能够“杀人”;同时,我还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认识到,“礼教”不仅仅是恶人杀人的凶器,也是无数普通的人甚至是善良的人,无意杀人的工具;不仅仅过去有旧的礼教杀人,今天也同样有新的礼教杀人,而且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一个人可能都是“杀人者”!当然,学生所获得的这些认识,应该依靠他们在教师引导下自己的思考、彼此间的研讨以及和教师的互动交流,而不是教师我一个人的灌输。正如我几年前所说的:“教师主要的作用是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舒展的心灵、思考的大脑,然后让感情融汇感情,让思想碰撞思想,当然,教师的感情和思想也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不要老想着把自己对课文‘深刻的领会’、‘精彩的分析’、‘独到的见解’灌输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哪怕学生只领悟出了5分,也比老师灌给他10分强!”因此,虽然我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还没有考虑成熟,但我仍然带着没有写完的教案走进了教室。我决定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随时调整教学程序,甚至改变课前我的某些预想,怎么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思考,怎么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感情,怎么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怎么有利于学生走进作品,走进作者,走进鲁镇,进而联想到今天的时代甚至连想到自己,我就怎么上。一切见机行事,一切随机应变。我相信,只要学生动起来了,这堂课就一定会成功。带着这样的自信,我开始了祝福》的教学。正式学习课文之前,照例子是由学生轮流上台讲解的古诗欣赏。今天轮到由汪洋同学当“老师”,她把秦观的《鹊桥仙》抄在黑板上,然后给同学们讲解她对这首词的理解:“今天我给同学们讲的是《鹊桥仙》,首先我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作者秦观,字子由,他是北宋著名的诗人……”刚开始她开有点腼腆,但讲着讲着便越来越大方,最后她说:“……尤其是最后两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们知道,传说中牛郎和织女一年才能见一次面。这首诗里用得最好的一个字是‘传’字,整首诗含蓄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真挚爱情的向往。下面我把这首词读一下,请同学们跟着我读,鹊桥仙秦观……”学生们开始朗读:“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学生朗读完后,我感慨地说:“读这首词,我最大的感受是,做现代人真是幸福,相爱的人之间那需要什么‘飞星传恨’?发个伊妹儿――哦,不对,连发伊妹儿都不用,打个手机就行了。相比之下,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没有这么幸福了!”就这样,由对汪洋推荐的《鹊桥仙》的简单评论,我过渡到了今天要学的课文:“我们今天开始学《祝福》。我先问一问,哪些同学课前已经把课文完整地读过一遍了?请举手。”少数同学举起了手。我数了数,说:“还不到一半。不过不要紧的,因为考虑到同学们课业负担比较重,我们把预习也放在课内。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课文认真认真地默读一遍,已经读了一遍的同学再读一遍。在读的时候,要用上脑子,一边读一边想。把让你若有所思,或者让你怦然心动的地方,或者产生了联想的地方在书上做个记号,也可以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遇到不认识的字查一下,把音注上,总之读了以后书上要有读过的痕迹。读的过程就是自己感悟和发现问题的过程。我打算用三节课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来研讨这篇课文。好,现在你们自己读吧!李老师在这儿没有作任何提示,也没有设置任何问题,先让你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受。读完以后我们再互相交流各自的发现和感受,可以就全篇谈总的印象,也可以从某一个细节出发谈自己的体会,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我希望我们班每一个同学都能发言。”学生们打开书,开始静静地读。我看到严忠孝在读的时候拿出辞典查生字,便表扬他:“看,严忠孝正在查辞典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学生们继续自读,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祝福》(鲁迅)我巡视了一圈,看到每一个学生都在认真地读课文。然后我也打开书,再次仔细读课文,估计着学生可能在哪些方面会有所感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二十五分钟过去了,我看绝大多数同学都已经阅读完毕。我说:“好,很多同学都读了一遍。但是你们读过的书是否留下你们的笔墨痕迹呢?”我把我的教材扬起来,翻开课文给大家展示,“大家看李老师的书,里面有读的时候写的心得批语,还有许多地方我做了勾画。我举一个例子,第10页最后一个自然段,第三行,“大家还都说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我就想,这句话有它的意思,又比如12页倒数第二自然段:“直着眼睛”,“日夜不忘”,我就划出来。还有14页倒数第四自然段,倒数第二行,“急得流泪”,我都勾画出来。这些地方都是让我有所感触的地方。你们有没有呢?当然,你们不一定画出这些句子,但你们可以勾画出来你们自己有感触的。李老师给大家说这些,就是要大家明白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读书,那就是带着心去读。我越来越感到,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已经渐渐失去了阅读的耐心,大家都习惯于形象化,比如喜欢看图片,看电视剧,取代对文字本身的理解与想像,越来越失去了阅读文学作品本身,也就是对文字本身的细细品味,鉴赏,联想、共鸣等等,没那个耐心了。我们的阅读理解力在退化,这是人类的悲哀。人们即使在读书时,也是基于抓情节,找结局,其实,就这篇小说而言,你要找结局,结局开头就给你摆出来了:祥林嫂死了。但祥林嫂为什么会死?这一个过程更需要我们关注和研究。这才是真正读小说。”这段话我的确是有感而发,我就是想提醒我的学生,在图文信息时代,我们还应该尽可能学会和保持一种古典的阅读。“好了,我们来交流一下。”我又把话题转到课文,“我不知道同学们读这篇小说以后,理解到什么程度,感受到什么程度?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言,你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许鲁迅的作品离我们比较远,我们理解起来会有一些障碍,但不要紧,我想知道在老师没有作任何提示的情况下,你们自己能够读出些什么东西。哪位同学说一说?”平时从不发言的杨晓龙第一个举起了手,我热情地鼓励他:“好,请晓龙说说。”杨晓龙说:“读这篇文章我觉得有些话我读不懂,但是我觉得我还是理解了一些。我觉得这篇文章像一部电影,一个又一个的形象和场面,先从现在说起,展示一个结局,然后产生一个回忆,是怎么发生的。作者把事情的发生记叙很详细,描写也很生动,例如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动作,还有他对人物外貌的描写,都非常好。”杨晓龙的语文成绩不太好,他今天居然能第一个主动发言说出自己的这些感受,我很高兴,对他的发言予以充分的肯定:“说得非常好!的确是非常好!我说他‘非常好’有两个含义,第一,他读懂了结构,他说课文先写出了祥林嫂的结局,然后再通过回忆写祥林嫂的不幸,同时是他还读出了课文中用了许多生动的描写。很好!第二,晓龙原来是不发言的,今天居然今天他第一个发言,勇敢表达自己的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说得很好,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现在小龙变大龙了!呵呵!”全班同学自发地为杨晓龙热烈鼓掌。杨晓龙的发言,意义不仅仅在于他说出了他对课文的感受,更在于他开了一个主动发言的好头。我班有许多同学平时也是不爱发言的,这妨碍了课堂交流,我决定趁势再说几句:“呵呵,同学们都用掌声表达对晓龙的敬佩。我想,晓龙你在举手前其实可能也经犹豫过,也历过思想斗争的,但你最后战胜了自己。下一次李老师再让同学们写《灵魂的搏斗――记一次战胜自己的经过》这篇作文的时候,你谈一谈怎么鼓起勇气发言的。”我的话刚说完,杨晓梅也举手了。我笑者对她说:“好,晓龙说完了,晓梅也要说。”同学们也笑了。杨晓梅说:“我读了以后第一感觉是愤怒。而且还有对祥林嫂的同情,她是一个悲剧人物。我愤怒的是当时制度的残酷及人情的冷漠,她的悲剧与当时的社会有很大关系,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她的理解我认为是对的,但我不希望学生们只是抽象笼统地说结论,而应该紧扣课文,因此我插了一句话提示道:“比如--”杨晓梅回答:“比如没有遵从她的意愿就把他嫁人。周围的人就因为他是寡妇就歧视她。他遭受了许多不幸以后那些人不但没有同情她反而对她嘲讽,如果人们不这样,如果人们能够安慰她,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产生。”杨晓梅的发言一开始就用了一个词来概括她的感受,这让我很高兴,而且觉得这是一个很好阅读方法和状态――所谓“厚书读薄”,如果能够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自己读后的感觉,就算是真正“读进去”了也“读出来”了。我临时决定也引导其他同学这么做:“刚才杨晓梅用了一个词‘愤怒’来表达她的读后感。我请下面的同学在发言的时候也先用一个词概括自己的感悟。”张长春举手发言说:“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我读后的第一感觉,是沉重。”“哦,你读后的心情是沉重。”我点头,然后面对杨晓龙问:“晓梅读出了愤怒,长春读出了沉重,我这儿追问一下晓龙同学,如果你用一个词来表述你的心情,你会用什么词?”杨晓龙想了想,说:“实话实说,我读了之后心情很平静。”我说:“嗯,这也是你真实的心情。你没有像晓梅一样深入课文人物内心。不要紧,可能学完了这篇课文以后,你的心情就不平静了。好,长春继续说。”张长春说:“虽然封建时代过去了,但是在农村封建思想依然占据人们的思想。文中所描写的四婶,就是因为要避讳,而祥林嫂是个寡妇嘛,所以就不允许她动筷子之类的,祥林嫂就不愉快。后来祥林嫂第二次又回到她家里,四婶就更看不起她了。在文中有一句话:‘不早不迟,偏偏要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祥林嫂后来想拿祭品,四婶就说,‘你放下罢’,她就像受了炮烙似的。这里的一个细节描写反映了祥林嫂当时的心理状态。人们不断地对他抱以歧视的眼光。所以在这时候,祥林嫂的精神就彻底崩溃了。后来她就麻木了,头发花白了,我读到这里就觉得正是这些因素把一个人逼向了绝路。”“很好,这是你的理解。”我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好,汪洋举手了,那你说说你的感受。”汪洋站起来说:“我感到的是悲哀。这不仅是祥林嫂一个人的悲哀,而且是整个社会的悲哀。那时候的人已经非常麻木了,对什么事情都没有想法了,就连那个短工对她的死都是很淡然的。课文里面有一段:‘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我根本想象不出来,现在四十岁的人还很年轻的,而她的头发已经全白。这时候,祥林嫂已经没有悲哀了。她的眼睛转才显示出是一个活人,仿佛行尸走肉似的。”我忍不住赞同道:“对,祥林嫂外貌上没有任何表情,实际上是说她已经彻底绝望了。我们平时如果要说的对任何东西都失去了希望,可以说是--”学生们情不自禁齐声说:“万念俱灰!”“对,万念俱灰!”我重复了一遍,“祥林嫂正是这样。”裴丹举手站了起来:“我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