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中招试卷分析一、积累与运用二、现代文阅读议论文阅读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三、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阅读积累与运用部分,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仍以字音、字形、词语运用、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语言的实际运用等常规内容为主。一、积累与运用字音字形考查多为课文、报纸杂志中出现的多音字、形近字、常用字、常错字。一般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且难度不断增加。所选字词以“常用”为原则,以“容易读错”的多音字和“容易写错”的形似字为考查重点。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这两项内容,考查题型年年有变化,而且考察的方式越来越灵活,越来越综合。古诗文默写是通过复习可以完成比较理想的题目,出题范围固定,学生复习时目标明确。综合性学习包含内容较多,有信息提炼、修改病句、图文转换、情境写话、仿写、发表看法等等。积累与运用2011河南中考语文试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湖泊/淡泊角逐/角色浑身解数/解甲归田B.缜密/慎重机械/训诫叱咤风云/姹紫嫣红C.滑稽/畸形辍学/点缀猝不及防/鞠躬尽瘁D.陨落/吮吸分歧/祈祷言简意赅/骇人听闻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端详亲和力两全其美一如既往B.捍卫必需品入不敷出不屑置辩C.松弛名信片直截了当变本加利D.抱负入场券不胫而走各行其是2012河南中考语文试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扭转/纽带粗犷/旷日持久哽咽/狼吞虎咽B.频繁/濒临骁勇/百折不挠竣工/崇山峻岭C.奇妙/奇数绰号/绰绰有余称赞/称心如意D.埋伏/埋怨脉络/脉脉含情臭氧/乳臭未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提炼化装品全神贯注汗流夹背B.热衷百叶窗措手不及相得益彰c.规矩口头禅以逸代劳浮想联翩D.装潢照相机理屈词穷出谋画策2013河南中考语文试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载体/载重模范/模式泥土/拘泥反省/省亲B.扁舟/偏旁惆怅/绸缪嘹亮/潦倒奴婢/裨益C.勉强/强迫曲径/曲解处理/处境车轴/压轴D.缅怀/腼腆任务/烹饪顷刻/倾诉维护/帷幕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眷顾雄纠纠魂牵梦萦笑容可掬B.缄默催化剂赏心悦目集思广议C.荟萃文绉绉金碧辉煌博采众长D.肯求检字法力挽狂澜目不暇接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2009年概括内容分析作用4补写心理描写3修辞手法的妙处3人物形象分析4读书卡片22010年概括事件3补写句子3词语表达的妙处4句子的结构作用3关键语句的含义22011年概括事件3关键段落表达作用2欣赏写作手法4修辞手法的作用3人物形象分析42012年概括事件3题目的作用2赏析词语3人物形象分析4补写景物描写32013年理解内容2句子结构作用2赏析关键词句4关键语句的作用4探究主旨4二、现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考试题型】1.概括主要内容。2.语段在文中的作用。3.重点语句的含义作用。4.分析人物形象。5.解读标题。6.联系选文,谈自己阅读感受。记叙文阅读1.概括类题。根据分值确定答题模式。2.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要看语段的位置。3.分析重点语句的含义作用(赏析)。赏析句子,可从修辞、关键词、含义、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方面考虑。4.分析人物形象时可根据分值分点作答,要求联系选文时,格式为:性格+选文语句。5.解读标题时,可从修辞、与主题的联系等方面解读。6.联系选文,谈自己阅读感受的题型学生往往忘记联系选文。做题格式为:感受+选文相关内容。【答题技巧】记叙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说明文阅读2009年《速冻食品也新鲜》4小题12分2012年《高山上的守望者—岳桦》4小题12分2013年《“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4小题12分【考点归纳】1.概括提取文章信息。2.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3.辨识说明顺序,把握结构特点。2013年12题肌肉记忆为什么“不假思索”?(3分)2009年15题根据第⑦段内容,写出下面说法的依据。(3分)2009年12题给本文拟写一个能显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标题。(3分)2013年13题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2012年13题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2012年14题第②—⑥段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岳桦,请将相关内容填写在下面空格处。(3分)说明文阅读4.辨析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5.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6.表达心得,个人感悟,建议等。2012年15题第④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两种并分析其作用。(4分)2009年13题第⑧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3分)2012年16题本文的语言及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任选一方面,结合第⑤段的内容加以分析。(3分)2009年14题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2013年14题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一种利用肌肉记忆原理发明的新技术。如果你想用它为上文锦上添花,你会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还是结尾部分?为什么?(2分)说明文阅读1.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2.重点掌握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常见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复习重点】打比方先说“把……比喻成……,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举例子先概括句子的内容,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作比较把……和……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引用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更有说服力。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文阅读3.学会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题要领: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答题要领:(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3)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答题要领:(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类型4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答题要领: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说明文阅读4.逻辑顺序的辨别。5.关心身边的人文环境,高科技或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文章。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说明顺序的选择,在认清说明对象的基础上,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题目常常引导考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解答这类题目,要求考生认真阅读文章以及题目中涉及的材料,然后结合实际,紧扣原文答题,还要注意语言表达要符合题目要求。说明文阅读20l0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共12分)匠人与大师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我们不应满足于敝“匠人”,要有较高目标、有追求、有不断创新的精神。(2分。意思对即可。若只答匠人和大师的区别不给分)14.第③段、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比喻论证,把匠人凭经验做事比作一个一个摘瓜,把大师按规律做事比作提瓜藤,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对比论证,用匠人和大师不同的摘瓜方式作对比,突出大师已上升到理论层面,靠规律运作。(答出一种即可)举例论证,以鲁班由匠人到大师的经历为例,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只有追求更高的目标才会断进步的道理。(一处2分,共4分)15.笫④段中有一个事实论据不恰当,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2分)画家的事例不恰当。第④段阐述的观点是“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而这个论据的重点在目标和信念上,不能很好地证明观点。(意思对即可。2分)16.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4分)先从三个方面分析匠人和大师的区别,然后揭示研究这种区别的目的,提出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意思对即可。4分。只答“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1分)议论文阅读2011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二)阅读下文,完成l3一l6题。(共l2分)坚持“一件事原则”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意思对即可。2分)14.请给第③段再写一个事实论据。(3分)示例:居里夫人致力于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她专注于此,克服了重重嗣难,终于发现了镭并分离出纯镭,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古今中外的事例均可。事例1分,突出目标和专心2分.共3分)15.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③一⑥段的论证思路。(4分)第③段列举名人事例论证成功的人都是先确定明确的目标,然后专心朝这个目标努力。(2分)第④⑤⑥段分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专心。(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16.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比喻论证(1分)生动形象(1分)地论证了“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把它做成功”(1分)的观点。(共3分)一.考点归纳:1.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2.辨别论证方法。3.说明论证思路(论证过程)4.考查论据的类型及作用。5.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6.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探究品析。二.题型分析:1.中心论点是什么?(1)经常出现的位置是:标题.开头.结尾(2)文章第二段:如果第一段列举生活的种种现象.可能在第二段出现论点。(3)文章有分论点出现.没有中心论点.要把分论点进行整合.自己概括中心论点。但这种情况在中考中很少出现。2.指出下列语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1)道理论证:通过引用X的话,充分有力证明Y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举例论证:通过举X的例子,具体有力的证明Y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3)比喻论证:把X比作Y.证明Z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的生动形象.浅显易懂。(4)对比论证:通过X与Y对比,鲜明、有力的证明Z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增强文章的趣味性。3.说说某段(或几段)的论证思路(论证过程)怎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作答。示例:(1)先(正反两方面)举出**事例或者道理论据.然后得出什么结论(或证明什么观点)(2)首先提出什么观点.接着用**事例(从正反两方面)或者道理论据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或说明了**的道理)4.文段中用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1)事实:典型事例、史实、统计数字;(2)道理:一般都是经过验证的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示例:用了***论据.证明了***论点。5.根据文章.给文段补写一个恰当的论据。(1)要认真读文段.明确文段的论点是什么.(2)再看题干要求补充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3)搜索平时积累的论据。(4)按照题目要求.注意与上下文之间的衔接.注意关联词语的运用.6.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指代什么内容?(1)在原文中找到这个词语(2)联系上下文寻找所指代的内容.答案一般在这个词语的前面不远处出现.回答一般可以直接摘抄原文.有时也需针对题干进行概括、删改等。7.下面句子(或语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1)作为文章的理论论据或事实论据。(2)引出论点或论题。(3)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示例:(1)通过写***事例(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2)通过引用名人趣事(典故.传说.诗歌.寓言)提出**论点(或引出**论题).吸引读者阅读兴趣。(3)把**事例(名言)作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来证明文章的**论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8.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1)不能。(2)这个词文中的意思是***.(3)删除后的意思是***.(4)这样表达不严谨.语言不严密.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