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植物很多种植物可提取色素,加工成天然染料(其他天然染料还有矿物,贝类,昆虫等),使纤维和其他材料着色。这些植物就称为“染料植物”。色素可含在植物不同部位,根部,枝叶,树皮,花朵,果实,甚至果壳。在过去相当长时间,植物染料一直被广泛应用于纺织,食品,皮革等。近代随着工业化的需求,合成染料以其丰富的色泽和稳定的染色牢度得到广泛使用;然而合成染料在生产过程中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地球石油资源的消耗、合成染料的原料问题,以及一些合成染料对人体产生的危害等问题已暴露出来。天然植物染色又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从环保角度看,染料植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已成为一种趋势。我国拥有悠久的天然染料使用历史。那些与我们渐行渐远的染料植物将再现辉煌。织物染色离不开染料。最初的染料来自天然矿物,最常用的就是云母、赤铁矿和辰砂。云母用于染白,赤铁矿和辰砂用于染赤(红)。但是,天然矿物纯度不一,难溶于水,附着力差,粉碎后颗粒度也难于控制,加之颜色的种类有限,于是,最迟三四千年前,矿物染料就逐渐被天然植物染料取代。我国已有数千年使用植物染料的历史。常用的染料植物有茜草、蓝草、栀(zhī)子、黄栌(lú)、橡斗、紫草、荩(jìn)草等。茜草用于染红,蓝草用于染蓝,栀子用于染黄,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染料色谱。在此基础上,古代工匠不断挖掘创新,使可染颜色更加丰富。比如,最初蓝草仅用于染蓝,后来人们从其色素中加工制造出靛蓝,就可以染出更青的颜色。于是,荀子就借用这个例子,道出了“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的治学理念。早在汉代,由于“丝绸之路”的兴盛,植物染料的使用就已非常普遍,《史记·货殖列传》曰“千亩茜,其人与千户侯等”,茜即茜草,可见当时植物染料的种植规模。然而,也许就因为天然植物染料的广泛普及,中国古代始终没有出现化学合成染料。20世纪初,随着西方合成染料的不断输入,中国传统植物染料逐渐消失,今天只在一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使用。广义上,凡含有着色物质的植物都可以称为染料植物,着色物质有很多类:如混合类胡萝卜素类(栀子黄);类黄酮类(槐花黄、青茅草黄、杨梅黄、红花红、紫杉红、紫苏色素、紫玉米色素、甘草色素、黑加仑色素、桑椹红色素等);花青素类(葡萄、番茄红素、接骨木果、覆盆子、红甘蓝等);醌类(茜草红色素、紫草红、紫草色素、紫蓝红色素、紫草素、虎杖色素、凤仙花红色素、决明子红色素等);多酚类(茶黄色素、多穗柯棕、儿茶黑色素、金樱子棕、石榴根黑、槟榔子黑、棕儿茶树皮黑、栗树皮黑、木包树皮黑、杨梅树皮黑等);二酮类(姜黄素、黄油树脂(姜黄浸提精油)等);吲哚类(靛蓝、酸枣色素、酸枣皮色素、枣红色素、大枣红色素、长叶牛膝色素等);生物碱类(黄柏、甜菜红、商陆色素、落葵红);叶绿素类(叶绿酸、叶绿素、叶绿素铜络盐、叶绿素铜、叶绿素铜钠、叶绿酸铁钠盐、叶绿素锌钠、茶绿树、绿茶粉、竹叶色素、菠菜色素、草莓绿色素等大多数绿色植物)。茜草茜素是一种典型的媒介染料。学名1,2-二羟基蒽醌。红色针状晶体。熔点289~290℃,易升华,几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用于棉的染色和印花,用铝媒染剂时得到鲜艳红色,用铬媒染剂时得到红光棕色,用铁媒染剂时得到紫色,用锡媒染剂时得到黄光红色。也用于羊毛和蚕丝的染色以及制造茜素色淀。最近都被冰染染料所代用。工业上以蒽醌-β-磺酸、烧碱和氯酸钾或硝酸钾共同加热而制得。也可由植物茜草的根中获得。OHOHOO茜素绿茜素黄茜草染色主要成分是茜素和茜紫素。是我国应用最早的红色植物染料。茜草是媒染性植物染料,染色时需加铝盐和铬盐媒染剂,媒染剂不同,所染得的颜色也不同,以铝媒染剂所得红色最鲜艳。如不加媒染剂,在丝、毛、麻上只能染得浅黄色。靛蓝开始,这是一种从靛蓝植物叶子中提取出来的天然染料。18世纪初,由于印度出产绝大多数这种植物染料,所以曾一度称之为印第可(印度染料)。靛蓝是一种有4000年历史的最古老并且至今仍在使用的还原染料。它于100年前首次在德国人工合成。染料索引中,它被列为还原蓝1号,也是蜡染的原料。靛蓝主要用于棉纱、棉布、羊毛或丝绸的染色该颜料是重要的还原染料靛蓝的颜料化处理的产品,具有优良的耐光、耐气候牢度及耐热稳定性,给出蓝色调,并可制备出液体分散体剂型,主要应用于粘胶纤维原浆着色及印染。靛蓝染色的蓝印花布色泽鲜浓,有着青花瓷般的朴素优美,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对蓝印花布情有独衷。在有些少数民族地区,靛蓝染色与传统染色工艺扎染、蜡染相结合,成为具有鲜明地方或民族特色的产品。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靛蓝,以植物蓝草为染料的中国蓝印花布,历史悠久闻名世界,承载着中国的纺织文化。它是用蓝草经发酵提炼制得靛蓝,然后在织物上印染制成。这一传统工艺,在江苏,浙江,云南,四川,贵州,广西乡村沿用至今,还保留着很多的传统吉祥图案,作为文化艺术产品,深受国内外旅游者的喜欢。叶中含有靛蓝的植物还有蓼蓝、木蓝、马蓝等。紫草紫草素性质:紫色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熔点147~149℃。旋光度+138°(苯)。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有机溶剂和植物油。易溶于碱水,遇酸又沉淀析出。存在于紫草科植物紫草(LithosperraumerythrorhizonSieb.etZucc.)的根中。紫草红紫草皂栀子栀子黄别名:a-藏花素栀子黄色素为栀子果实提取物,是一种橙红色液体或黄色粉末状产品,具有着色力强、色泽鲜艳、色调自然、无异味、耐热、耐光、稳定性好、色调不受PH值的影响,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等优点,是目前国际流行的天然食品添加剂。[制法]由栀子果实用水提取,再经树脂吸附等精制工艺加工而成。[用途]本品可用于对面条,糖果,饼干,饮料,酒类等食品着色,颜色鲜艳,无异味。也可适用于对玩具,衣物等染色。[使用方法]将所需数量的色素,加入适量的水或稀乙醇中,稀释搅拌均匀,再将此黄色溶液加入所需染色的产品中,均匀搅拌即可。操作温度应低于80度。栀子色素是从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中提取的天然食用色素。栀子绿色素的主要成分为胡萝卜素类的藏花素和藏花酸。此产品为栀子黄与栀子蓝混合而成的淡绿色至深绿色粉末,易溶于水及乙醇水溶液,不溶于有机溶剂。其色调和稳定性几乎不受PH值的影响。适用于配制酒、碳酸饮料、果汁(味)型饮料、果酱、糖果、糕点、果冻、膨化食品、面饼、冰激淋等的着色或补色。栀子色素可用直接法染成鲜艳的黄色,亦可用媒染剂染得不同色调之深浅黄色。如:铬媒染剂可得灰黄色,铜媒染剂可得嫩黄色,铁媒染剂可得暗黄色。我国古代种植栀子已有很长的历史,是秦汉以前主要的黄色植物染料。天然栀子黄藏花素结晶体为深红色,在水溶液中显橘黄色红花:红花原产埃及,汉时传入中国,在全国各地普遍种植,以新疆种植面积为最。是红色植物染料中色泽最鲜明的一种。红花中可作为染料的成分是红花素,易溶于碱性溶液,为直接性染料,直接可在丝、麻、毛上染色得到鲜艳纯正的深红色。红花染色在民间应用很广。红花素红花素苏木:苏木中的染色成分是苏木素,在其木芯中含有较多色素,可以染红,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红色染料,苏木素为隐色素,能在空气中迅速氧化而成苏木红素,为媒染性染料,对棉、毛、丝等纤维均能上染,但必须经过媒染剂媒染,与其中的金属盐络合产生色淀才能有较好的染色牢度。苏木素苏木素番茄红素姜黄:我最早认识它是化学实验中用到的姜黄试剂,实际上日常生活中做为调料也能接触到它,咖喱的主要成分就是姜黄。根茎中含有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等染色物质,易溶于醇或醚中,对碱敏感,遇碱可变红,姜黄可直接染棉、毛、丝等纤维,用金属媒染可得各种不同的黄色(实际上是因为金属盐和姜黄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不同物质所致),如:铬媒染得棕黄色,铝媒染得柠檬黄,铜媒染得黄绿色,铁媒染得橙黄色。用姜黄直接染色所得的织物,色光鲜嫩,染色牢度差。姜黄也是我国古代的黄色植物染料。姜黄素甘蓝甘蓝红色素是从十字花科植物甘蓝(BrassicaOleraeavar.CapiataL.,别名红卷心菜)中提取的天然食用色素。该色素为数种花色素苷的混合体,尚含黄酮和单宁。本产品为紫红色液体或粉末,易溶于水及乙醇水溶液,不溶于油脂、无水乙醇。其色调及稳定性受PH影响:酸性时呈稳定的红色或紫红色;中性时呈蓝色;碱性时呈不稳定的绿色。适用于配制酒、碳酸饮料、果汁(味)型饮料、果酱、糖果等的着色。紫甘蓝色素染桑蚕丝织物:直接染色、铝媒染、铁媒染后所得试样的色泽分别为玫红色、蓝色、绿色。辣椒红色素此色素主要存在感动玫瑰茄的花萼中,酸性时为红色,中性时为紫色,碱性时为蓝色,主要成分为飞燕草-3-骨木二糖甙和矢车菊素-3-骨木二糖甙,该色素耐光性耐热性均好,适用于饮料糖果果酱等的着色玫瑰茄色素溶解后的各种天然色素含有花色素糖苷类化合物飞燕草素、飞燕草素双葡萄糖苷-飞燕草苷及鸭跖黄酮甙(黄色色素)鸭跖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