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登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登高杜甫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2、通过师生共同分析意象,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教学重点•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知人论世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五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杜甫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重阳登高,触景伤怀,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诗歌背景登高杜甫(唐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在情感上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凄楚、悲伤、痛苦、孤独、沉郁、顿挫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1、首联共写了哪几个意象?风、天、猿、渚、沙、鸟2、哪些意象更能表现作者此时的心情?为什么?猿、鸟。感情:哀婉孤独猿鸣———听到它的叫声使人感到非常悲凉。飞鸟——在空中盘旋,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鉴赏品味落木长江无边不尽萧萧滚滚生命之短暂时间之永恒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沉郁高昂颔联下来启思: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秋景图?熔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静听:高猿啸哀远望:落木萧萧俯视:长江滚滚凄凉秋景图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悲凉怆然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此联中最能表现诗人此时处境的字是哪几个?万里、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感情:愁苦沉痛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叹老嗟病,实则是诗人忧时愤世、国难家愁、心情悲苦、无奈的实录。(个人)两次科举落榜;父亲去世后,断绝经济来源;幼子饿死;颠沛流离,寓居四川;(国家)安史之乱,西北战事又起……1、联系作者生平,列举杜甫有哪些“艰难”与“苦恨”?2、尾联体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哀婉孤独沉郁高昂愁苦沉痛忧愤无奈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写景:急风高天,鸣猿清渚白沙飞鸟,落木江水抒情:羁旅异乡,晚年多病国难家愁,因病断酒内容小结伤秋悲己忧时忧民沉郁顿挫1、触景生情,融情于景艺术手法:2、动静结合(鸟/渚、沙)3、对偶比较阅读《登高》和《秋兴八首(其一)》,两首诗有哪些异同点?共同点: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愁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做千古一悲,千古一愁。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秋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达到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遣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联里体现的特别明显。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不同点: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但与《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布置作业•1.反复朗读这首诗,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象,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散文。(要求:想象丰富、合理,内容与诗歌一致,语言顺畅,三百字左右)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