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特色文化名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创建特色文化名城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繁荣文艺创作,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推进文化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市文广新局对打造特色文化名城的创新实践、严峻挑战及推进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形成了如下报告:一、打造特色文化名城的创新实践(一)地方传统文化保护有新进展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血脉,是灵魂栖息的家园。自三国宝鼎二年(公元267年)建县以来,新余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了特色鲜明的地方传统文化。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新余共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948余处。同时,经由代代传承,还保留了灿若繁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止目前已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41项。这里有“江南半坡”拾年山史前遗址,有红色记忆罗坊会议旧址群,有瑰丽夺目古建筑魁星阁,有底蕴深厚古村落介桥村、白梅村,有价值连城鎏金葵菊纹银盘,有别具特色的刀木镌刻艺术新余版画,木雕、根雕、剪纸、“推车灯”、“舞狮”等民间艺术多姿多彩,洋江龙舟赛、传承久远。新余是中国七夕节的发祥地。今年,是我国将“七夕”纳入“我们的节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的第一年,中央电视台在我市精心录制的七夕特别节目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新余是中国夏布之乡,一座夏布绣博物馆,极尽收藏人的心血,向世人展示了新余这一古老传统绣艺的神奇魅力和独特气质。22014年,新余夏布绣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跻身“国字号”入选全国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成为新余向外界窗口展示自己的一张亮丽名片。在中国(新余)七夕文化高峰论坛上,新余被授予“中国夏布技艺之乡”和“中国夏布绣传承与发展基地”。(二)文化惠民有新成果围绕构建“精美特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小城市典范理念,新余大力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成功获颁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成为江西省唯一入选城市。今年2月,新余市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第2次)文化消费试点城市,这是我市继成功获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又一次肩负起文化建设领域探路试水、示范引领的重要使命。作为又一项“国字号”的文化创建工作,在探索“文化消费+”机制方面,新余积极工作,主动作为,举办了蜜桔文化节、葡萄文化节、少儿艺术节、歌手大赛、社区艺术节、读书节等各种活动,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的文化消费活动品牌;在新余市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项目表中,特别把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及遗址保护以及图书馆、幸福书屋及“文化小馆”建设纳入其中。下一步,新余将尽快搭建文化消费网络平台。通过线上建设公益性文化消费网络平台,线下与银行合作发行“文化惠民卡”或“文化消费信用卡”,实时抓取和导入成熟电商、票务网站等市场化平台,以及和银行签约的文化商家数据,并对有效文化消费提供积分返还3或折扣等,从而引导居民通过平台进行线上到线下的文化消费。把好的文化企业、商户纳入其中,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享受更多的实惠。(三)少儿舞蹈艺术有新突破“北有淮南,南有新余”,这是对新余少儿舞蹈艺术的巨大肯定。分宜县中心幼儿园舞蹈《米粑娃》曾作为江西省唯一选送的节目参加“农村娃进中南海文艺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此后,分宜少儿舞蹈“四进北京”、“二进中南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一时间大放异彩。近年来,又创作出了《小小男子汉》、《今天妈妈不在家》、《妈妈的高跟鞋》、《洗唰唰》、《快乐奶仔》、《我最棒》、《手指宝贝》、《好娃爱蛙》等一批少儿艺术精品,在全国各类艺术展演和比赛中摘金夺银。据统计,分宜县在少儿舞蹈项目上,已获得国家级奖项20余个。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评价分宜的少儿舞蹈表现力极强,是中国少儿舞蹈艺术的历史性突破。2014年,分宜县登上“江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榜,被评为“少儿舞蹈之乡”。新余少儿艺术,是走向世界舞台的艺术奇葩,是展示新余的靓丽“中国名片”。二、新余创建文化名市面临严峻挑战在保护与传承的同时,新余文化也正经历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区域性特色不强,文化多元却不显主干,没有形成清晰的文化品牌战略,文化业态较为单4一,文化产业尤其是创意产业还处于小规模、低水平的状态,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的强大保障。(一)文化传承缺乏稳定人才队伍。对于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民俗技艺,没有出台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传承保护办法。对非遗传承人、民间民俗技艺艺人的挖掘和扶持力度不够,很多传承人并不明确稳定,缺乏政府的后续关注与扶持,在政策完善和资金保障等方面力度不大。尤其是传统地方文化与技艺,往往需要经年累月耐心钻研、潜心学习才能有所成效,投入大而收效微,年轻人均不愿投身学习,将其选择为自身事业。例如学习采茶戏、版画、夏布制作等传统文化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收益却很少,当代年轻人都不愿学习,传统文化后继无人,更遑论其长足发展了。(二)文化产业面临做大做强困局。新余文化底蕴深厚,当前,很多优秀传统文化并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以夏布文化为例,分宜正着力打造麻纺小镇,其发展水平仍在起步阶段,而采茶戏、版画、龙舟这些特色传统文化没有形成可供市场运作的文化产业;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能力较弱,创新之举不多,以凤凰山铁矿遗址为例,受限于文物古迹本身条件,如何开发利用存在一定难度;很多传统文化项目展示也还局限于节庆、会展活动,宣传展示手段单一,缺乏常态化的宣传展示平台;部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挖掘开发缺乏清晰的市场定位,无法及时与市场需求相对接,许多传统文化技艺产品有5价无市,现有的文化创意产品体量较小,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产生市场集聚效益;全市特色传统文化产业化整体水平较为滞后,文化龙头企业数量有限,产值有限,全市文化产业影响力有限,亟待开拓思维,寻求出路。(三)文化品牌存在“叫好不叫座”现象。新余文化资源禀赋不强,但作为仙女下凡地、国画大师傅抱石的故乡,打造中国七仙女文化品牌、举办抱石文化艺术节等已经是新余主打的文化品牌,尤其是今年七夕央视《天下有情人》文艺晚会在新余举行,更使新余这一张中国仙女文化的亮丽名片为世人虽熟知并得到认可。除了仙女文化,新余还以抱石文化、天工文化、古村文化等作为全市的文化品牌来进行打造。虽然这些文化品牌都是新余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也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然而,碍于开发利用不足,长期存在“叫好不叫座”现象,主要表现在文化品牌的实体承载发展严重不足、吸引力不强、与市场,尤其是旅游业、服务业的融合力不强,未能形成大规模的市场效应,难以发挥持续影响力,创造文化品牌价值。三、大手笔创建新余特色文化名城(一)建立文化人才队伍,做好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构建新余特色文化名城,必须要留住历史文化遗存,这是新余文化发展的亮丽底色。为此,必须继续健全体制机制,为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培育后备文化人才。首先将摸清人才供求缺口现状,建立人才数据库,制定人才培养计划。6以新余戏曲人才培养为例,可借鉴赣州宜春等地经验,分年度委托高校定向培养戏曲表演专业人才,给予编制,择优安排到专业院团工作,为新余戏曲文化传承提供后备力量。其次,继续发挥“名家工作室”的培养带动作用,建立全市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老、中、青三级人才梯队;同时,将通过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保障和鼓励为传承民俗与传统艺术做出杰出贡献的传承人,保障传承人队伍的稳定性;再次,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壮大新余传统文化类社会组织,让更广大的社会力量参与传统文化保护;最后,将人才培训及其成果纳入考核机制当中,让新余文化在保护与传承中保有持久生命力,为全市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文化营养。(二)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做强地方文化品牌一要整合文化资源,深度开发“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文化品牌,打造特色仙女文化项目,在市内可尝试打造“爱永恒秀场”,将新余打造为“中国爱都”,做足民俗节庆、文化创意、养生度假等文章,让“仙女下凡·爱在新余”享誉全国。二要深入挖掘抱石文化内涵,利用新余文化艺术之乡的深厚涵养,充分集聚起新余现有的书画名家的艺术效应,发挥其优势,营造全民皆向往艺术、崇尚艺术、热爱艺术、参与艺术的浓厚氛围,让书画艺术成为润泽每一个新余人生活的精神食粮。三要依托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资源,创作一批7反映地方人文精神和以历史文化名人为原型的文艺作品,扩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走近并了解新余地方传统文化的魅力。四要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推动夏布刺绣、麻纺小镇等特色文化产业上规模、上档次,做强做大抱石文化创意园,提升新余文化品牌影响力。通过做强做大新余文化品牌,进一步增强新余地方特色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三)创建文化消费城市,扩大文化产业规模为促进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创建工作,要尽早出台文化产业鼓励、奖励政策。在剧院、KTV、网吧、书店、游戏厅、咖啡厅、电影院、艺术馆、古玩城、产业园、体育馆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扩展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文化消费功能。通过政府积极引导方式,采取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公益培训、文化+书吧、文化+餐饮、文化+众筹沙龙、文化+文艺演出、文化+名家工作室等方式,在城区建设一批“文化小馆”,鼓励城市居民在“文化小馆”内消费。打造新余“书香城市”,建设一批“幸福书屋”公益图书室和“公交”图书馆,提高文化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为居民提供更多文化消费服务,形成新的消费模式。借创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之机,调动全民参与文化消费热情,促进全市文化创意产业长远发展。同时,要以建设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为契机,不断丰富全市文化产业新业态,依托仙女湖、中国洞都、凯光等旅游资源,做大、做优已有的“情人节”、“仙女下凡地”、“艺术节”等特色活动,助力仙女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8区,进一步提升新余城市文化品位,创建新余特色文化名城。(四)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围绕打造“精美特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小城市典范理念,着力推进“三一六五”工程推进实施,即继续推进数字文化网、新余文化艺术大学和农家书屋“1+x+电商”三大亮点工程;继续开展文化类社会组织培育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一项制度设计;继续推行协调机制、法人结构治理、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服务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以及建立信息反馈机制等六项改革创新工作;继续抓实宣传造势、过程管理、区域联动、书香新余、志愿服务五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探索具有新余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路径,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推进文化艺术免费培训工程,发挥好文化艺术大学、“名家工作室”、“民间传习所”的文化培育作用;建设一批公益性“幸福书屋”,丰富市民阅读体验;发挥好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的作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城市人文魅力,增强百姓文化获得感。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