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日积月累1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欲:想要。鸣:叫。捕:捉。诗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日积月累2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五谷丰登: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金桂飘香:金桂,是桂花的一种,颜色是黄色,所以称“金桂”。而桂花开在九月,也就是秋季,所以“金桂飘香的季节”就代指秋季,“金桂飘香”就象征着秋天。果实累累:累累,连续成串。形容果实多。秋风习习:和煦的秋风暖暖地,慢慢吹动的样子。用于晚秋的景色。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日积月累3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解读:灯只有经常拨动,才会越来越亮,同样,道理只有在不断辩论中才越来越清晰。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解读:有理到哪儿都行得通,无理到哪儿都不行。指人的言行必须有理可循。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解读:一时的强弱在于力量的大小,而万古的胜负却在于道理,有理定能成功。日积月累3这三句俗语都阐述了道理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要讲道理,要以德服人。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日积月累4人心齐,泰山移。解读:只要心往一处想,共同努力,泰山都可以移动。比喻只要团结,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启发:团结的集体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解读:利:锋利;断:砍断,折断。两个人同心协力,其锋利程度能把金属切开。这里用的是比喻。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启发:只要搞好团结,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解读:三个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也能提出比诸葛亮还周到的计策。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启发:有事情要大家一起商量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解读:一个人的能力是很单薄的,但是如果有大家一起帮忙就能办得更好。启发:我们要团结一致。这四句俗语都表达了团结就是力量,希望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能发挥这种精神,团结互助,互相合作!人心齐,泰山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日积月累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日积月累6日积月累这首诗从内容上给人最突出的美感,就是“快”,全诗四句都洋溢着高速行驶的速度美。为了突出舟快,首句以“彩云间”写出出发地白帝城地势之高,为下面写舟快埋下伏笔。第二句用“千里”与“一日”搭配,用距离的遥远和时间的短暂作悬殊对比;第三句用猿声啼不住反衬舟快。诗歌赏析:日积月累7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译文:日积月累8解读:爱别人就像爱自己的身体一样。解读:不会迁怒于人,不会犯两次同样的错误。爱人若爱其身。——《墨子》不迁怒,不贰过。——《论语》爱人若爱其身。——《墨子》不迁怒,不贰过。——《论语》解读:仁慈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解读:赠人美好的言辞,比布帛还要温暖;出言伤人,比用长矛利戟刺人还要严重。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淮南子》爱人若爱其身。——《墨子》不迁怒,不贰过。——《论语》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淮南子》这四句俗语都阐述了关爱别人,礼貌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