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诊断工作内容提要心理诊断的方法心理诊断的概述1.心理诊断概述1.1心理诊断的涵义1.1.1临床的观点心理诊断是“用心理学的方法评定病人的心理障碍,确定它的性质和程度,从而有助于疾病的差别”。(朱智贤)1.心理诊断概述1.1心理诊断的涵义1.1.1临床的观点心理诊断是“以症状、征兆或测验、检查为基础,确定使某人苦恼的障碍的类型,以及根据某一疾病、某种变态或某一系列特征对个体进行归类。”(戈尔登森)(R.M.Goldensen,1984)1.1.2教育的观点诊断过程应视为帮助儿童的起始评定阶段。事实上,它是认识儿童和了解儿童的过程。(黄月霞)诊断并非局限于缺陷,而是适合于所有学习者的有效教学的内在组成部分……诊断是对学生的需要状态、学习条件或缺陷的科学描述或分类。(斯通、尼尔森)1.心理诊断概述1.1.3折中的观点可西尼认为心理诊断是指:(1)对与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状态有关的信息进行分类的过程;(2)依据某种通常为人们共同接受的分类体系对个体状态确定名称。1.心理诊断概述1.1.4陈家麟的观点所谓心理诊断,即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并确定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性质和程度。1.心理诊断概述1.2心理诊断的特点1.2.1心理诊断的相对性心理诊断的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并且研究心理现象的学派众多,对同一个现象有不同的解释方法。1.2.2心理诊断的全体性心理诊断不仅要对心理异常者进行分类、鉴别,还要对正常个体或群体进行测量、评估。1.2心理诊断的特点1.2.3心理诊断的全面性心理诊断不仅要指出被诊断者的缺陷或障碍,同时还要指出他的良好品质,以全面反映他的心理特点。1.2.4心理诊断的系统性心理诊断强调采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的比较分析。1.2心理诊断的特点1.2.5心理诊断的多维性a.正常与异常维度与医学诊断相似,给出被诊断者是正常或异常的答复b.分类与分型维度将人的心理特性诊断为某一类或某一型c.描述与评价维度只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描述和评价1.3心理诊断的过程心理诊断过程综述心理诊断的过程是一个收集资料和各种信息,寻找“证据”的过程,,主要是收集与被诊断者有关的信息,分析、归纳、总结这些信息,从而确定来访者的问题所在。一般说来,治疗者收集到的信息越多,对下一阶段所要进行的咨询和治疗工作越有利。1.3.1明确目的明确目的是整个心理诊断过程的开端,一般,我们在承接一项心理诊断任务时,首先必须明确这样几个问题:是个体诊断还是团体诊断,是旨在鉴别缺陷、选拔人才还是分班教学、个别咨询,是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还是评价其学绩水平等等。1.3心理诊断的过程1.3.2收集资料根据诊断目的收集各种有用的资料。收集被诊断者的背景资料,诸如被诊断者的心理发展和当前状况,诊断前的受教育状况,人际关系状况,家庭生活状况,社区情况等,通过收集背景资料,可以对被诊断者的某一心理侧面或心理问题作出初步的描述和判断。1.3心理诊断的过程1.3.3观察现象收集资料侧重于对诊断对象以往历史和宏观情况的间接了解,而观察现象则是对当前状态的直接感知。例如从面部表情、气色神态、反常表现或独特行为等方面了解诊断对象的心理特点和发展水平,形成初步的诊断印象。1.3心理诊断的过程1.3.4查询原因查询原因是在资料收集、直觉观察的基础上,运用会谈、询问等方式对诊断中的疑团、难点、成因等进行探查。1.3.5实施测量诊断中的心理测量是以诊断者形成的初步理性判断为根据,运用科学的诊断工具对诊断对象进行更加精确的量化描述和科学鉴定。1.3心理诊断的过程1.3.6综合评估综合评估是将已收集到的诊断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并依据一定的判别标准或理论模式得出诊断结果。综合评估的原则a、整体性原则b、具体化原则1.3心理诊断的过程综合评估的注意问题一、要注意将不同方法、不同时期所得到的结论意见进行对照分析和相互印证,不断修正原先的判断,以求作出更客观的诊断。二、在宣布诊断结果时要留有余地,以防止那些绝对化的语言或推论给诊断对象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创伤和精神损失。1.3心理诊断的过程2.心理诊断的常用方法观察法会谈法问卷法心理测验法2.1观察法2.1.1观察法的概念所谓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表现进行考察和研究,然后作出评估的心理诊断方法。2.1.2观察法的特点优点:运用广泛自然真实简便易行缺点:表面性被动性虚假性限制性2.1观察法2.1.3观察法的分类1、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分类的依据:是否借助于仪器设备直接观察:直接凭借观察者的感官进行的观察。间接观察:借助于仪器的观察。(录音、录像、电影、照相设备)2.1观察法2、系统观察和非系统观察*分类依据:观察是否有系统性系统观察法是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非系统观察法指对学生个体的偶发性行为进行实例记录,以考察和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2.1观察法系统观察的细分:a.时间抽样观察法专门观察和记录对象在特定时间内的行为反应。b.场面抽样观察法观察者有意选择某些自然的活动环境进行观察c.追踪观察法长期、系统全面地观察研究对象发展过程。2.1观察法非系统观察法的特点与系统观察法相比,非系统观察法耗时较少,且不需要专门化的程序。非系统观察法的目的取得学生的一些典型事件或行为方面的实例记录,便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2.1观察法3、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分类标准:观察内容的不同全面观察是在一定时期内观察学生的所有行为表现。如对某些特殊学生的诊断需进行全面观察。这种观察涉及项目较多,所需时间较长。重点观察指对学生某一阶段内或某些心理行为的表现作出重点观察。如对学生的智力活动、社会化发展等的观察。2.1观察法4、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分类标准:按观察时间长短长期观察是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观察,该法更适用于某些病例的诊断性研究。如在排除脑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对缄默症学生的观察。定期观察是隔一定时间观察一次,该法适用于某些治疗性诊断。如观察新生入学情绪表现。2.1观察法5、无结构观察和有结构观察分类标准:按照观察的技术和手段a.无结构观察指对观察的具体项目、观察的进程和步骤等都不作严密的设计,记录的方式也不采用标准化的一种观察方法。通常在预备性的探索研究或有深度的专题调查研究时使用。优点是灵活机动,不受事先设计的框框限制,便于观察者主动发现新问题。2.1观察法b.有结构观察是观察的程序、手段、记录方式等都预先进行标准化的设计,整个观察过程都受到一定控制的观察方法。通常包括五个方面:一.拟定观察提纲;二.确定观察的总体范围;三.确定观察具体项目;四.确定具体观察对象;五.制定标准化的观察记录卡片。2.1观察法2.1.4观察实施的要求1.坚持观察的计划性首先应制定观察计划;必要时应随机应变。2.坚持观察的可行性一是观察者的位置应能保证所要观察的现象全部清晰地落在视野之内;二是保证不影响被观察者的常态。2.1观察法3.坚持观察的精确性精确性是针对观察手段而言的。一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二是保存资料的手段。4.坚持观察的客观性观察要实事求是,不能掺杂个人的偏见。5.坚持观察的全面性注意对事物进行多方面的观察,把握事物中的各个因素和各种关系。2.1观察法6.坚持观察的可信性又称观察的信度。为提高观察信度,对同一对象,可在不同情况下由同一个观察者进行多次观察;也可在类似情况下由不同观察者反复观察。7.坚持观察的主动性主动性表现在设计、准备和具体的观察过程中。观察者不是消极的“作壁上观”者,而是观察活动的积极组织者。2.1观察法8.坚持观察的统一性事先考虑观察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并对每一因素规定出统一的标准。9.坚持观察的灵活性观察中应注意学生一贯性的东西,但也不要忽略偶然的、例外的东西。10.坚持观察重点的突出性主要根据对观察任务能否提供有益的信息判断重要的和非重要的因素,从而进行有侧重的观察。2.1观察法11.坚持观察记录的详备性尽可能详细地记录观察资料为了能准确和系统地获得观察资料,应掌握记录观察资料的类型和方法。观察记录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现场笔记;二是观察卡片。观察记录时的方法:一是评等法;二是频率记录法;三是连续记录法。2.1观察法12.坚持利用观察资料作出心理诊断的谨慎性直觉经验诊断效标对照诊断法2.1观察法2.2会谈法2.2.1会谈法的概念会谈法时指心理教育工作者通过与学生或其家长、教师、同学详细面谈,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背景、性质、状况等,然后作出评估的心理诊断方法。2.2会谈法2.2.2会谈法的特点优点:①诊断者能逐步引导学生谈论所需要了解的内容,并可根据与所提问题有关的线索随时发问,刨根究底。②由于诊断者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随时调整谈话内容,因而不易产生误解或答所非问的局面。③除直接聆听学生的言语外,还可充分观察学生非言语信息,从而能获得或发现一些重要信息。2.2会谈法不足:①个性特点和心理状态制约了会谈的结果。②当会谈对象较多时,将要花费很多时间。③调查的信息量较为狭窄。④对诊断者的素质与技巧有较高要求。⑤对谈话的结果常常只能采用经验的或逻辑的方法加以研究,只能从感性的、现象的水平上来认识问题。2.2会谈法2.2.3会谈法的分类a.结构式会谈特点:由诊断者按所需资料的要求,以较为固定的方式或定向的标准程序,编制出会谈的提纲和问卷,并且主动发问,要求学生按题回答。2.2会谈法2.2会谈法a.结构式会谈优点:可以系统地收集资料;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追问和检查,方法较固定,可节省时间;问话措词较统一,可把不同的对象方在一起比较。缺点:方式比较刻板,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回答方式单一,无法获得详细、深入的资料。b.非结构式会谈或自由式会谈特点:事先不预定问卷或定向的标准程序,诊断者可以与学生自由交谈,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说出他想要说的话。2.2会谈法2.2会谈法b.非结构式会谈或自由式会谈优点:可以让学生自然地流露出一些真情实意,从而使诊断者获得一些比较深层的对诊断有意义的资料,在方法上较为灵活。不足:该方法费时较多,因为没有事先确定问题,会谈中会没有一定的重点和方向,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2.2.4会谈法实施的要求(一)编制会谈提纲马洛尼和沃德曾拟定了一个在会谈过程中了解当事人心理和行为的会谈提纲:1.外表和行为2.交谈过程中的言语特点3.思维内容4.认知过程及功能5.情绪6.判断2.2会谈法通常,在制定会谈提纲时要考虑两个必要内容:一是按照提纲会谈能掌握学生的背景资料;二是能掌握问题资料,且能将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问题加以区分。2.2会谈法2.2会谈法背景资料:与学生问题关系比较间接的信息,包括身份资料,家庭情况,个人历史,生活状况。问题资料:与学生问题直接有关的信息,主要包括问题的各个侧面,问题的相关因素,问题的严重程度,学生的期望及其解决力量。(二)建立良好的关系要建立良好的会谈关系,首先,心理诊断工作者应运用自己个人的知识与经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采用适当的为学生所能接受的会谈方式;其次,在会谈过程中要求心理诊断工作者要耐心倾听。2.2会谈法(三)把握会谈方向在会谈过程中,心理诊断工作者要紧紧抓住学生所谈问题的主要线索,围绕重点,抓住要害,以取得可靠资料。(四)注意及时记录(五)处理特殊情况(六)善于察言观色会谈中既要注意学生的谈话内容,又要细心观察其谈话态度、姿势和表情动作等非言语行为。2.2会谈法(七)讲究提问技术1、封闭式提问特点:学生只能从诊断者的问题所提供的信息范围内选择答案,有时提问本身已隐含答案,因而答案实际上是受到限制的。典型形式:一是两极性提问二是选择性提问2.2会谈法2.开放式提问在会谈中适当地引起话题,让学生自由地、充分地对有关问题、思想、情感、行为等进行详细的表述,以便诊断者从中得到尚未了解到的新信息。什么?怎么样?除此之外?2.2会谈法采用会谈法进行提问时应注意的问题:1.不提连珠炮问题;2.慎用“为什么”问题;3.杜绝责备性问题;4.善用积极性问题;2.2会谈法2.2会谈法采用会谈法进行提问时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