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单元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77页单元备课课题第三单元采摘节——混合运算教学总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教材解读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等同级的两步计算,还初步接触过乘加乘减。本单元学习混合运算内容包括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包括含有小括号)实际问题,这两部分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教学时,可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解题思路,还要适时引导学生利用数学中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做到知其然更知所以然。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熟练的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解决实际问题。课时安排信息窗12课时信息窗21课时信息窗32课时我学会了吗1课时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78页课题乘加、乘减两步混合运算课型新授教学内容信息窗1第23-25页备课教师刘纪军教学时间共2课时第1课时单位天平金牛山小学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混合运算两步式题计算过程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1.用递等式计算的书写格式。2.理解掌握运算顺序。教学难点1.用递等式计算的书写格式。2.理解掌握运算顺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是采摘节。小朋友们和家长一起来到采摘园(课件展示信息窗1)采鲜果。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数学源于生活,呈现学生熟悉的采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学习乘减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根据图上哪些数学信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好吗?2.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先用喜欢的图形画一画,再列式解决,完成之后同桌交流交流。3.展示:(1)分步:18×3=54(只)60-54=6(只)我们先请这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他的做法。看谁听得最认真!(2)可以列综合算式。你会算吗?试一试60-18×3讨论交流:请你讲一讲你是怎么做的?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79页教学过程复备在这个算式中,你先算什么?60-18×3=60-54=6(只)为什么先算18×3呢?(因为要先求18家一共分了几只篮子。)还有一位同学是这样算的。同学们讨论一下,这样算对吗?60-18×3=42×3=126(只)(生:60只篮子减18家没有道理。计算结果也不应该超过60只。所以,这样算不对。)【设计意图: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对错误资源的交流、比较、反思中,对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达成共识。这种经历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学生对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3)小结:像这样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算式,我们数学上叫做乘减。我们知道在乘减算式里,不论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都要先算?(4)反馈练习4×8-1585-16×4三、学习乘加1.我们顺利来到了张庄采摘园门口,仔细观察,你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三辆车一共运来多少人?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请你讲一讲你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独立思考之后,在练习本上列综合算式解决。(指生板演)生甲:26×2+48=52+48=100(人)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80页教学过程复备请讲一讲你是怎么想的?在这个算式中,你先算什么?为什么先算26×2?生乙:48+26×2=48+52=100(人)在这个算式中,你先算什么?为什么先算26×2?2.总结:在乘加算式中,我们应该先算乘法。也就是说,在乘加乘减算式里,我们都要先算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四、应用巩固,提高能力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写出计算的过程。2.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先用横线画出计算的第一步,再进行计算。)学生进行脱式计算。投影展示答案,共同订正。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用什么方式学到运算顺序的?板书设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综合算式60-18×3=60-54=6(只)教学反思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81页达标检测题一、计算下列各题9×6×992+7×435×2-2816×4+2445-15×387-5×7二、解决问题1.某旅行社在停车场停了9辆大汽车,每辆付费6元,拿50元还差多少元?2.有一堆花盆,27个人来搬,每人搬5盆,还剩下4盆。一共有多少花盆?3.一本书有360页,小明看了4天,平均每天看18页,还剩下多少页?4.校园里有8排松树,每排56棵,37棵松树已经浇了水,还有多少棵没浇水?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82页一、口答题:1.4+8×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2.40-6×4,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二、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32-8×220+6×330-4×5三、综合练习:1.在〇里填“”、“”或“=”。7+7+7+8〇7×4+17×9—〇7×7+72.判断。(1)60-6×7与8+6×7都要先算乘法。()(2)90减去6乘以7的积,列式为:90—6×7。()(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乘法也有加法或减法都要先算乘法。()四、解决问题。学校买来60把笤帚,5个班,平均每班分了7把,还剩几把笤帚?课题乘加、乘减两步混合运算课型练习教学内容信息窗1第23-25页备课教师马守东教学时间共2课时第2课时单位天平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熟练进行运算。2.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的合理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引入复习1.出示练习题,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86-12×424×3+1845+32×515×3-272.学生独立做教材第62页第4题,然后集体订正。3.教师: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说一说)【这一环节的作用在于通过练习和提问,唤醒学生的回忆,进一步强化记忆乘加(乘减)运算顺序。】二、课堂练习1.教材62页第3题引导学生读题,弄懂题意。提问:数学信息有哪些?要解决什么问题?(1)依次解决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①学生独立解答。②全班交流,指名说一说怎么想的。(2)教师小结: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不论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本环节讨论先算什么,旨在强调先算乘法,同时使学生明确先算乘法的必要性。】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83页教学过程复备2.第5题(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2)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让学生独立解答。(3)全班交流。3.第6题(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2)独立解答。(3)小组交流想法。4.聪明小屋(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2)让学生小组讨论。(3)独立解答后全班交流。【此环节的练习,除强化本节知识的掌握,还可以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混合运算的应用16×2+9898-13×3=32+98=98-39=130(元)=59(元)教学反思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84页达标测试题一、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22×3+7562×4-78840+65×2300-38×5二、解决问题1.学校新购进图书540本,三年级4个班平均每班借去45本。剩下的借给四年级,四年级借多少本?2.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动物园游玩。动物园门票的价格是:成人票每张28元,儿童票每张15元。他们一家买门票一共要花多少元?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85页课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课型新授教学内容信息窗2第26-28页备课教师法永政教学时间共1课时第1课时单位天平店小学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经历对比等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混合运算的顺序。2.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多样性的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运算顺序教学难点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复习导入1.说出下面每道算式计算的第一步。6×3+370-20×346-28+4提问: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什么?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混合运算。(板书课题)3.创设情境(1)谈话:出示情境图--杨阳一家摘葡萄(2)从图中你搜集到了哪些信息?(3)根据这些信息,你有哪些数学问题需要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一环节,通过复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也起到了知识迁移作用。】二、新授探究1.解决问题①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86页教学过程复备(1)学生小组间交流互评、独立列式解答(2)你怎样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画出先算部分,独立计算交流计算过程,书写格式表述算式2.解决问题②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多少箱葡萄?(1)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2)你是怎样列式的?表示什么意思?(3)解答时先算什么?画出先算部分,独立计算交流计算过程,书写格式表述算式【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小组间交流、互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三、课堂练习1.120﹣96÷848÷4﹣1017﹢49÷746÷2﹢28同桌交流,尝试表述指名交流独立计算,学生板演,全班评改。2.342﹣54÷980﹢12×5250÷5﹣3052﹢45÷9同桌交流,尝试表述指名交流运算顺序独立完成小组内评改3.360﹣24÷656﹢78﹣339×6﹢104180÷9×8指名交流,突出对比“同级运算”与“不同级运算”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87页教学过程复备4.出示教材第64页第3题。5.出示教材第64页4题。交流评改【练习是学生课堂学习重要的不可或缺组的成部分,课堂中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参与适当的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基本的知识技能。】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有什么特点?五、布置作业第65页第6题。板书设计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12﹣35÷545÷5﹢12或12﹢45÷5=12﹣7=9﹢12=12﹢9=5=21=21教学反思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88页达标检测题一、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350÷7+4496-32÷821÷3×11二、比一比,算一算48-18÷6120+30×2125÷5-448-18+6120÷30×2125-25×4三、下面的计算面对吗?把不对的改过来。50+350÷540-7×415×3-2550+50÷5=400÷5=33×4=45-25=100÷5=80=132=20=20四、解决问题1.一些蛋糕已经装了10盒,还剩下90块,如果每6块装一盒,这些蛋糕一共装了多少盒?2.小文家三口人共摘了42个石榴,小亮家三口人平均每人摘了17个石榴,(1)两家共摘了多少个石榴?(2)小文家比小亮家平均每人少摘多少个石榴?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89页课题带有小括号的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信息窗3第29-30页备课教师张学静教学时间共2课时第1课时单位天平办事处卧牛石小学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景,通过尝试改变运算的顺序,理解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运算顺序,熟练进行混合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