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第一讲:劳动的产生、发展、意义一、劳动的产生及发展渊源结绳记事•古人为了要记往一件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以后看到这个结,他就会想起那件事。如果要记往两件事,他就打两个结。记三件事,他就打三个结,如此等等。•宋代词人张先:“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中文名:伏羲•别名:庖牺、皇羲、太昊、伏牺•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有争议,山东济宁或甘肃天水等地•出生日期:农历3月18日、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职业:帝王•主要成就: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代表作品:发明创造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周:武王《史记·天官书》春龙节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李绅《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皇帝耕田图》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老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清政府规定:“凡七十以上耕者,免赋税杂差,劳农节赏绢一匹,棉十斤,米一石。”清:左宗棠治军方针:军屯为辅民耕为主近代:劳动节的诞生劳动节:全世界无产队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发展:1918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五月一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全国放假一天。节日,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二、劳动观劳动work•定义: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的支出劳动力的活动。农业学大寨二00六年三月四日,第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会发表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提出以热爱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仓癝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管子·牧民》当代劳动观的偏差(一)劳动观的基础(二)劳动观的标准(三)劳动观的认知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物质化条件贱视体力劳动正确的劳动观(一)要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劳动态度)(二)认识辛勤劳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辛勤劳动所具有的意义:“劳动才是人的第一需要,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了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马克思劳动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它是人的自我产生的活动。一方面:它是人的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活动。人不仅在理论上把整个自然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作为自己可以消化和享用的精神食粮,而且在实践上把整个自然界作为自己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辛勤劳动的最高意义:爱因斯坦的智商是165。智商140以上者称为天才,智商120-140为最优秀,100、110、120为优秀,90-100为常才,80-90为次正常70-80为临界正常,60-70为轻度智力落后,50-60为愚鲁,20-25为痴鲁,马斯洛25以下为白痴。他的智商高达194(美国社会心理学家)(1908-1970)人本主义心理学层次需求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需求层次论美国哈佛大学曾经对波士顿地区456名儿童做过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以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此外,这些人的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这是因为,让孩子从小热爱劳动,可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坚韧负责、珍重亲情、尊重他人等良好品质,他们长大以后自然比那些“四体不勤”的孩子更有出息。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后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改成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君子以勤俭立德,小人以勤俭图利。”(原文:勤者敏于德义,而世人借勤以济其贫)意思是:勤奋的人尽心尽力的在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而小人却都仰仗它来解决自己的穷困。最低层次的生存需要=借勤以济其贫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勤者敏于德义公元前597年,晋楚两个大国战于邲,在战前,晋国将领们分析敌我双方优势时,晋国下军副统帅栾书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辛勤劳动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基。也是我们追求更高层次水平生活和事业成功的保证,当社会中每个成员都勤勉努力,奋发有为,这个社会就会快速稳步发展。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需要和集体的需要结合起来,与党组织、国家、民族、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才能有永不衰竭的动力,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达到最大限度的自我实现。对劳动意义的界定:通过学习了解,归纳为以下三点:(一)劳动是人们用以谋生的基本手段(二)劳动是人们社会交往的基本形式(三)劳动是人们实现价值的重要途径(一)劳动满足并发展了人的需要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人们为了满足一定需要的活动,任何需要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满足,而满足任何需要的实践方式和途径归根到底就是人的劳动。劳动是实现一切需要的前提,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人生活在需要之中,因而人也生活在劳动创造之中,需要在劳动创造中得到满足,而劳动也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朱伯儒:把幸福建立在自己的劳动上学习朱伯儒同志,做共产主义思想的坚定实践者——杨尚昆一九八三年四月向朱伯儒同志学习。——聂荣臻一九八三年三月学习朱伯儒同志,做雷锋式的共产主义战士。——徐向前一九八三年三月向朱伯儒同志学习,为争取党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而努力。——陈云一九八三年七月人民公仆模范党员——叶剑英一九八三年六月学习朱伯儒高尚的共产党员品质。——邓颖超一九八三年六月象朱伯儒同志那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团结一心,建设四化。——李先念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劳动发展了人的需要“已经得到满足需要的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使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作为劳动更内在更积极的成果的劳动工具的发明使用和不断改进,使得人类拥有了与自然界抗衡并最终更好地按人类的需要来改造自然的新的自然力。”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本身。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兵工事业的开拓者吴运铎的誓言:“顽强战斗,以创造性的劳动克服一切困难。”(三)人的最高需要体现为人的创造性劳动1、创造性劳动的拥有使得我们能够不满足于旧有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力量,而体现出对社会新的更加深刻的探讨,创造性劳动也就成为了我们满足最高需要的途径,并且在满足这种需要的过程中形成了本身成为了人们在生活生产实践中的最高需要。2、劳动提高人的素质并推动社会的发展劳动的功能(一)德育功能发展智能,增长才干,扩大眼界,锻炼身心的灵活性(二)体育功能增强人们的体质和体能(三)美育功能提高人们的审美眼光和审美情趣川江号子号子头根据江河的水势水性不同,明滩暗礁对行船存在的危险性,根据摇橹扳桡的劳动节奏,编创出一些不同节奏、不同音调、不同情绪的号子,如船行下水或平水时,要唱“莫约号子”、“桡号子”、“二流摇橹号子”、“龙船号子”等,此类号子音调悠扬,节奏不快,适合扳桡的慢动作,也是船工在过滩、礁的紧张劳动后,得以体力精力上的劳逸调剂;闯滩时,唱“懒大桡号子”、“起复桡号子”、“鸡啄米号子”,此类号子音调雄壮激烈,具有强烈的劳动节奏特点,以适应闯滩的行船需要;船行上水拉纤时,要唱“大斑鸠号子”、“幺二三号子”、“抓抓号子、蔫泡泡号子,此类号子一般旋律性强,拉纤时船工很累,为缓解紧张情绪、统一脚步和力点集中的需要而形成了音乐特点;过险滩时,要唱绞船号子、交加号子、此类号子以激烈、雄壮的音调为特点。代表曲目有《十八扯》、《八郎回营》、《桂姐修书》、《魁星楼》等。《拉纤号子》、《捉缆号子》、《橹号子》、《招架号子》、《大斑鸠》、《小斑鸠》劳动培养人的精神(一)培养人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二)培养人们团结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三)增进与工农群众的感情增强作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信心当代劳动观需增强的几点(一)勇于创造(二)劳动是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三)正视好逸恶劳的危害与大家共享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马克思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卢梭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陶行知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李大钊“一劳永逸”的话,有是有的,而“一劳永逸”的事却极少……——鲁迅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