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第38~39页。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形成相应的表象。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想象、猜测、推理等能力。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教学重点1、理解体积的概念。2、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四、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体积单位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五、教法要素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长度单位、面积和面积单位。2、原型:⑴各个体积单位的模型。⑵形状不同,大小相近的两个长方体。3、探究的问题(1)把石子放入水中,水面为何会上升?(2)放入大小不一样的石子,水面上升的高度为什么不一样?(3)体积单位应怎样规定?六、教学过程(一)唤起与生成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线有长短,面有大小;线的长短叫长度,面的大小叫面积;那么体有大小吗?体的大小指什么?体积的计量单位是怎样规定的?这些问题你了解吗?能说一说吗?在此基础上,引入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板书)(二)探究与解决探究一:体积的概念1、实验观察,初步感知:物体占有空间(1)由教材《乌鸦喝水》的故事情境引入,师提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2)实验:把石子放入水杯,让学生观察。(3)提问:水面为什么会上升?(4)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得出:石子占有空间。由此引出任何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板书:空间(5)联系生活实际,指周围身边的任何事物,如:桌凳、老师、学生等等都占有空间,加深学生的理解。2、猜想结果,实验验证: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1)提出问题:在两个同样皆未装满水的杯子里,水面持平,放入大小不同的两块石子,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猜想)(2)实验验证:老师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装满同样多的水,拿两个大小不一的石子分别放入,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放入大石子的杯子,水面上升的高;放入小石子的杯子,水面上升的低。生思考:为什么?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归纳小结空间有大小,大石子占的空间大,小石子占的空间小。(4)引生看教材的插图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教师提问:哪个物体占的空间大?(5)揭示概念,抽象结论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3、谁能说一说什么是电视机的体积?什么是影碟机的体积?什么是手机的体积?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铺垫)探究二:体积单位1、谈话过渡:象刚才大小差别很明显的物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它们体积的大小,象这样的两个长方体,你能看出它们的大小吗?(教师出示教材上面两个形状不同,体积相近的长方体)如果不能,你有其它的办法吗?2、分组进行探究,教师巡回指导。3、小组汇报探究结果,全班交流。在学生反馈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要测量和比较物体的体积大小,也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积单位。(板书)4、类比猜想,构建新知(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是怎样规定的?(2)想一想,体积单位应是什么样子的?怎样规定比较科学?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3)在学生反馈交流的基础上,肯定学生的猜想和推理,教师明确:测量物体的体积要用体积单位,体积单位是用正方体来表示的。我们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用字母来表示分别为:cm3、dm3、m3(板书)探究三: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1、认识1立方厘米(1)猜一猜①1立方厘米是多大的正方体?②引生看教材证实自己的猜想,师板书。(2)找一找在学具中找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观察它的大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到的。然后找找周围有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于1立方厘米,如:一粒花生米的体积、一个手指尖的体积、计算机键盘按钮的体积等(3)想一想闭上眼睛想一想1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体积单位的表象。(4)做一做,比一比让学生用橡皮泥快速地做出一个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与1立方厘米的模型比一比。(5)说一说,举例说明:计量哪些物体的体积时使用立方厘米比较恰当?2、认识1立方分米(1)想象1立方分米正方体的大小,1立方分米是怎样规定的?看教材证实自己的猜想,师板书。(2)在学具中找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与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比较一下,感受它们的大小差别。(3)找一找周围有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分米。如:一个拳头的体积;一个粉笔盒的体积等。(4)说一说:计量哪些物体的体积时使用立方分米比较恰当?3、认识1立方米(1)1立方米有多大?师随机板书(是棱长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你能想象出1立方米正方体的大小吗?。(2)用三根1米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墙角,看看1立方米的体积有多大。(3)估计能容纳多少名同学,然后进行验证。(4)计量哪些物体的体积时使用立方米比较恰当?(三)训练与应用1、完成40页“做一做”的1、2题。2、练习七的1、2题。(四)小结与提高结合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及老师的板书谈谈自己的收获,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评价学生学习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