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先进(节选)》一、教学目标1.把握先秦语录体散文的文体特点、语言风格和艺术特征;2.了解先秦儒家学派在人生理想方面的复杂倾向。二、要点聚焦1.辞约旨丰、言浅意深的语言风格。2.孔子人生感叹中所包含的复杂意味。三、孔子生平1、孔子的先祖为殷商王族,商亡以后,周成王封微子启于宋。数百年后,宋国内乱,微子后代的一支孔防叔为躲避迫害而逃奔鲁国,定居于鲁,其后代遂为鲁人,孔氏一脉亦由此而沉沦为士族。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为鲁国陬邑大夫,以勇武见称于当时。先娶于施氏,生九女,无子。其妾生一子,有足疾。遂娶颜氏之女,名征在,生孔子,名丘,字仲尼。其时为鲁襄公二十一年(一说二十二年),即公元前551年。孔子约3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抚养成人。鲁国是周公子伯禽封地,保存周代典章文物最为完备,故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其士人也多以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谋生进身的手段。受此环境之熏陶,孔子从小就对礼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作游戏时,常陈俎豆、设礼容。约17岁时,母亲也去世了。为了谋生,孔子曾任委吏(管理仓库)、乘田(管理畜牧)的微职,自云:“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但从未放弃对学术的追求,自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且“信而好古,敏以求之”(《论语·述而》)。举凡古代典籍,无不广搜深研,同时多闻阙疑、学思并举,故能卓然有所自立,年方30即以博学知礼而闻名于世。于是退出仕途,开始了授徒讲学的生涯。鲁国自宣公以后,权力为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所操控。昭公初年,三家更瓜分了鲁国的军权。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孔子仰慕周代的礼乐文明,对“季氏八佾舞于庭”、“三家以《雍》彻”(《论语·八佾》)等践踏周礼的举动,给予了强烈的批评。昭公二十五年(前517),鲁国君臣内讧,昭公兵败逃往齐国。后发生内乱,孔子去鲁至齐,受到齐景公的礼遇。景公咨以为政之道,孔子对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景公虽然赞赏他2的意见,但终不能加以任用。孔子遂返回鲁国,整理古籍并教授弟子,从学者更加众多,远道而来者遍及各国,其中以子路、曾晳、冉有、颜渊、公西华、仲弓、闵损、宰我等最为著名。如此度过了十三四年。《论语》“侍坐”章所记述的事,大约就发生在此期之末。其时鲁国的政权又落于季氏家臣阳货之手。阳货欲借重孔子的声望,遂邀他出仕,孔子虚与委蛇。曾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鲁定公九年(前501年),孟懿子(孟僖子之子,受父命师于孔子)逐走阳货,鲁国起用孔子,任为中都宰,一年之中再迁为司空、大司寇,孔子时年五十一岁。十年(前500年),齐鲁两君会于夹谷,孔子预为武备,据礼力争,挫败了齐人劫持鲁君的阴谋,维护了鲁国的领土和尊严。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以“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的古制为据,提出“堕三都”的建议。因三都已成家臣反叛三桓的据点,该建议乃得以实施,毁掉了叔孙氏的郈邑和季氏的费邑,唯孟孙氏坚守成邑,围之而不能克,其事乃半途而废,孔子强公室、弱私门的计划也因此而遭到挫折。齐人闻孔子之举,深恐鲁强而不利于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氏,诱使其荒怠朝政,并激化三桓与孔子的矛盾。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朝,对孔子颇为无礼。孔子见志不能伸,便率十余弟子离开鲁国,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旅程。时值鲁定公十三年春,孔子五十五岁。孔子一行先到了卫国,居十月而过匡过蒲,曾为匡人所囚。月余复返于卫,仕于卫灵公朝,见卫灵公夫人南子。卫灵公问以军旅之事,孔子辞以不知,遭其冷遇,孔子遂离开卫国,经曹国前往宋国,途中与弟子习礼于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拔其树,欲杀孔子,孔子乃去宋至郑,曾与弟子失散,被郑人讥为丧家之犬。至陈,居三年,去而适楚,途中因绝粮而困于陈、蔡之间,几至饿毙。路遇楚国狂士接舆,隐者长沮、桀溺、荷蓧丈人,遭其讽劝讥嘲。至楚,见叶公诸梁,叶公问以政事。不久离楚返陈,复返于卫,受卫灵公之孙卫出公禄养。居数年,季康子使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离卫返鲁。时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六十八岁。至此,孔子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为“国老”,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国政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亦无意仕进,专心整理古代文献、教育弟子,正《雅》、《颂》之乐,修《诗》、《书》、《春秋》,又招收了子游、子夏、子张、有若、曾参等著名晚辈弟子。其间,儿子孔鲤死,弟子颜回早亡、子路罹难,都给孔子很大打击。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逝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终年七十三岁。晚年孔子亦无意仕进,专心整理古代文献、教育弟子,正《雅》、《颂》之乐,修《诗》、《书》、《春秋》,又招收了子游、子夏、子张、有若、曾参等3著名晚辈弟子。其间,儿子孔鲤死,弟子颜回早亡、子路罹难,都给孔子很大打击。哀公十六年(前479),孔子逝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终年七十三岁。2、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书中也有些较长的段落,如《先进》篇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详细记载孔门师生之间的一场谈话,叙述清楚,有一定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不同个性,作为叙事记言文字,比较成功,四、文本详析本文记述了孔子与四位弟子关于人生志向的一次谈话,文章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其写作的特点也很值得注意。《论语》开创了先秦语录体说理文的先河。它以记录孔子的言语、孔子与弟子及时贤的问对为主,也附带记载了孔门著名弟子的一些言论。就文体的特点而言,它们大多篇幅简短,平朴自然,所记多为只言片语,极少神态、动作、场景及性格的描写,片断性较强而整体感较弱。由此来看,本文在《论语》中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特例:它不仅记录了人物的语言,也出现了虽极简略,却颇为传神的神态、动作和场景的描写,而且人物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谈话的过程首尾完具,内在的节奏跌宕有致。颇富文学色彩,全文像是一出不话剧:人物,背景(课间?)、事件。至于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况味,更是十分的丰富。文章第一句话,就交代了谈话的参与者(孔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及其具体情境(先生坐,弟子侍坐)。以孔门的尊师重礼和师弟之情,可以想见,这是一个严肃而又亲切的场合。所以,孔子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无疑是为了打消弟子们因拘礼而不能尽言的顾虑,一个蔼然长者的形象跃然纸上,慈祥、平易近人。启发式教学。而“如或知尔,将何以哉”的提问,则揭开了文章的中心话题。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平民出身的人想有所作为,除了得到权贵的赏识和擢用之外是绝无可能的。这也反映出孔子一贯的思想,即求为世用,以行其天下归仁之道。于是,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位弟子都做出了各具特色的回答。子路以勇武见称,性格梗直鲁莽(在教育方面,孔子实行因材施教常用的例子: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好勇过人。兼,倍也]人,故退之。”),不假思索便抢先作答,以振兴受压迫的弱小国家自任,完全是一副当仁不让的神气。孔子“哂之”,既有善意的批评,也不无私心的赞赏,或不出所料之会心一4笑?(《公冶长》: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指负责兵役和军政工作),不知其仁也。”在孔子看来,子路果敢决断,治理政事毫无困难)子路所说治理千乘之国(中等国家,如晋、楚,则为万乘之大国矣),并不是脱离实际的自我夸耀,而是他力所能及的。孔子之所以批评他,是因为他“率尔而对”,“其言不让”。这一表示,自然发生了影响:冉有的回答,既申其襟抱(冉有长于理财,故以“足民”自任),又多了一分谦虚和谨慎(不说“千乘之国”,而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又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而公西华的回答,就更为谦逊(公西华善于治礼,礼尚卑让,故云“非曰能之,愿学焉”,而且仅以“小相”自任)。由各人的口吻,当时的情态和说话者各自的性情宛然如在目前。在如此简短的篇幅之内,而能见出如许微妙的变化,人物的语言又呈现出如此个性化的色彩,实难能可贵。但是全文最精彩的地方,却在曾皙一段。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前三位弟子,都是仅记其言,并未作其他的描写。随着孔子“点(曾晳,字点),尔何如”的问话,读者的目光自然地转向了曾晳,读者的阅读惯性也期待着听到预想中的回答,但“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一句由动作、声音所构成的场景延缓了叙述的节奏,预示着某种变化的发生(前文之谈话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果然,曾皙的回答完全溢出了“如或知尔将何以哉”的限定,它与前三位弟子治军、治赋、治礼的入世理想皆全然无涉,也毫无概念性的陈述,而是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雨临风、一路酣歌的动人景象,其中流露着一种从容欣悦、无所牵碍的心境,令人为之心旷神怡。全文也在孔子“吾与点也”的感喟中达到了高峰。最后,由于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的回答未作明确的评论,所以曾晳留在后面,想知道孔子的看法,孔子逐一给予了解释。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弟子的深刻了解和充分的信任。至此,全篇意足神完,自然收束。讨论问题:以孔子积极入世的一贯精神,何以会如此赞赏曾点的回答?对于这个问题,孔子未曾解释,后人也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是孔子见天下无道、志不能伸而产生的出世之思,与其“道不行,承桴浮于海”(《公冶长》)和“欲居九夷”(《子罕》)之念属同一性质。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后有感于天下无道而产生了隐逸之心?平静无为?有的则认为曾点所言,实为太平社会之缩影,孔子的感叹,乃是对此理想社会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孔子感慨于大道废弃,深惜三子之一意进取,而或不遇见用之时,乃特赏于曾皙之从容自得于日常之间。孔子曾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可见其乐道之心,孔子一直强调“安贫乐道”:道在我,则无往而不乐。当时凡来求学于孔子之门者,皆有意于5用世,未必皆有志于行道。孔子之“与点”之叹,是为诸弟子之汲汲于有意用世而叹也。然而大道不行,常居亦需有“乐道”之心:道在我,乐无所不在。这些理解都有各自的道理,似不必拘泥于一端。对孔子而言,天下有道,人人无奔波之劳、冻馁之苦,而得以畅享人生,自然是最大的快乐;天下无道,壮志难酬,失望之余,乃交结于同道,寄情于山水,也是欲进不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提问: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儿时,现在有什么不同?当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时,我们如何来安顿自己的人生?)五、艺术特色文章以自然而完整的结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如子路之急躁、直率、自负),简练而传神的笔墨,为我们描绘出几千年前孔门师弟问对切磋的动人情景,表现出高超的写作技巧。而它所涉及的人生志向的话题,也具有超越特定历史情境的永恒性,因此激起了后人无穷的共鸣与遐想。六、思考题思路提示1.在写到曾晳的时候,出现了一段关于弹瑟的声音和人物动作的描写,这样写的意图和效果是什么?提示:意图在于将曾晳的性格与其他三位弟子加以对比,将读者的关注点聚焦在他的身上;其效果是突出了曾晳洒脱放达的人格特征,并为其出人意料的回答作了铺垫。2.将本文与《韩诗外传》“各赋所愿”相比较,谈谈它们在写作的笔法上有什么不同?提示:《韩诗外传》在构思上受到“侍坐”章的影响,但没有本章的自然、平实和蕴藉;其句式更为整齐,语言更为华丽,感情更加张扬、外露,并带有战国文章的雄辩色彩。3.假如你想在社会事务或政治领域有所作为,而这一理想又屡遭挫折,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为什么?提示: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七、附:原文及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6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