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变理论学派论述[摘要]:权变管理理论是形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并盛行于七八十年代的一种管理理论。本文主要从权变理论学派产生的背景,权变理论的代表人物及权变理论的主要代表思想来介绍权变理论。最后通过对权变理论学派的认识提出对这种思想的评价。1.权变理论学派及其基本思想权变理论也称为随机应变法、情景决定论、形势决定论等等。1969年美国人保罗.劳伦斯(PaulR.Lawrence)和杰伊.洛希(JayW.Lorch)的合著《组织与环境》一书中系统的阐述了组织管理的权变原理,代表着权变理论的正式形成。权变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按照不同的形势,不同的企业类型,不同的目标和价值,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普遍适用的万能的管理方法是不存在的。、2.权变理论学派产生的背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不安,经济动荡,政治骚动,达到空前的程度,石油危机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所处的环境很不确定。但以往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主要侧重于研究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的管理,而且以往的管理理论大多都在追求普遍适用的、最合理的模式与原则,而这些管理理论在解决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又显得无能为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再相信管理会有一种最好的行事方式,而是必须随机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于是形成一种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理论,即权变理论。3.权变理论的提出及代表人物管理权变理论初步形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主要源于两大领域:组织结构研究和领导方式研究。学者们通过对这两大领域的大量的案例和实证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科学依据的管理权变观点。到了七十年代,以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卢桑斯(FredLuthans)为代表的一批管理学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各种管理权变学说进行整合和规范化,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框架,标志着管理权变理论的最终形成。与此同时,权变理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在诸如战略、计划、决策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具有代表性、普及性和综合性的管理理论。下面对不同领域的权变理论思想代表人物作以叙述。3.1组织结构研究3.1.1琼.伍德沃德(Joanwoodward)英国女管理学家。1953—1957年间,通过对英国东南爱舍克斯地区的100家企业进行的调查研究,先后发表和出版了《经营管理和工艺技术》(1958)、《工业组织:理论与实践》(1965)、《工业组织:行为与控制》(1970)等文章和著作。重点阐述了技术与组织结构的权变观。主要思想为:a.企业在组织结构和行为方面的差异,可以从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中得到解释。特别是工艺技术方面的因素,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关键性的影响。b.否认某种最佳管理方式的存在,反对把管理中的原则作为普遍适用的原则。因此必须对企业的工艺和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符合企业环境的管理方式。3.1.2汤.伯恩斯(TomBurns)和斯托克(G.M.Stalker)二人合著的代表作《改革中的管理》(1968,第二版)中提出:a.不同类型的企业组织结构的管理方法不同。b.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主要依赖于某些环境因素,特别是技术发展速度和市场变化速度。企业对组织结构的选择必须根据具体环境来进行,决不能说那种结构优于另一种结构。3.1.3埃里克.特里斯特(EricTrist)代表作:《社会—技术系统》(1960)、《组织环境的非正式的结构》(1969),主要成果为:a.通过研究机械化对英国煤矿工作团体所产生的影响,提出组织是一种“开放性的社会——技术”系统。b.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正以某种加速度变化着,并越来越复杂。组织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进行自我调整,达到组织与环境的动态平衡。3.1.4保罗.劳伦斯(PaulR.Lawrence)和杰伊.洛希(JayW.Lorch)1967年,他们发表的著作《组织与环境》、《复杂组织的分化与整体化》等为权变学说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3.2领导方式研究3.2.1罗伯特.坦南鲍姆(RobertTannenbaum)和沃伦.施米特(WarrenH.Schmidt)1958年发表的《如何选择领导模式》一文中,首次提出并运用了“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他们认为并不存在一种固定模式,在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中,究竟应当给予下属多少决策权,是采取命令型还是民主型,这些都取决于多种相关因素,因此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权变态度。罗伯特.坦南鲍姆和沃伦.施米特实际上开创了领导方式研究的权变理论的先河。3.2.2弗雷德.费德勒(FredE.Fiedler)1951年起,开始从管理心理学和实证环境分析的角度研究领导问题,提出著名的“权变领导模型”,是公认的权变领导理论的创立者。提出并论证了“领导方式取决于情境”的著名论断,即应当根据领导者的个性和面临的组织环境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代表作有:《让工作适合领导者》(1965)、《一种有效的领导原理》(1967)、《权变模型—领导效用的新方向》(1976)等。3.2.3罗伯特.豪斯(RobertJ.House)和特伦斯.米切尔(TerenceR.Mitchell)两人于1974年合著论文《关于领导方式的目标—途径理论》,全面阐述了“目标—途径”的权变领导理论。3.3一般权变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管理学家和行为学家弗雷德.卢桑斯(FredLuthans),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表的《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1973)、《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说》(1976),对当时出现的各种权变理论研究进行了整合,提出了一个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理论框架,为权变理论的规范化和体系化做出了关键贡献。4.权变管理理论的中心思想4.1企业组织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开放型的子系统,受环境的影响。因此,必须根据企业组织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处境和作用,采取相应的组织管理措施,从而保持对环境的最佳适应。4.2组织的活动是在不断变动的条件下以反馈形式趋向组织目标的过程。因此,必须根据组织的近远期目标以及当时的条件,采取依势而行的管理方式。4.3管理的功效体现在管理活动和组织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因此,必须根据组织的各要素的关系类型及各要素与管理活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一定函数关系来确定不同的管理方式。5.对权变理论的评价5.1权变理论的优点权变理论为人们分析和处理各种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十分有用的方法。它要求管理者根据组织的具体条件,及其面临的外部环境,采取相应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灵活地处理各项具体管理业务。这样,就使管理者把精力转移到对现实情况的研究上来,并根据对于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从而有可能使其管理活动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加有效。所以,管理理论中的权变的或随机制宜的观点无疑是应当肯定的。同时,权变学派首先提出管理的动态性,人们开始意识到管理的职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往人们对管理的行为的认识大多从静态的角度来认识,权变学派使人们对管理的动态性有了新的认识。5.2权变理论的缺陷5.2.1权变理论对其他学派的态度权变学派忽视或否定其他学派的思想,忽视和否定理论规律的指导作用,忽视其他学派的优秀方面,从而对自身发展也产生了限制。5.2.2权变理论的研究方式缺陷权变理论学派不承认自己采用了系统管理学派的方法,但又找不到其他方法,严重影响和限制了权变理论的发展。5.2.3理论体系的缺陷在管理方式和领导方式上,权变理论根据有关因素把企业分为若干类型,把人分为若干类型,从而提出不同的管理模式和领导模式。系统管理理论是要研究一个万能的管理模式和领导模式,权变理论学派大加批判,而自己研究出的也还是两个、三个这样的模式,有五十步笑百步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