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导读一、写作背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政治纲领,也是第一部系统、完整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纲领性文献,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理论的最高成就,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言》在1848年问世不是偶然的,它是时代呼唤的产物,是马克思恩格斯革命理论研究的结晶,是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斗争实践要求的结果。(一)《宣言》是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兴起、阶级斗争日益激化的产物《宣言》的产生是与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分不开的。19世纪40年代,西欧主要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已从工场手工业阶段进人机器大工业阶段,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也使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激烈。1831年到1848年间,先后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急需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但当时流行的各种所谓社会主义学说,不是与工人运动相距太远,就是由于理论错误而导致工人运动失败。工人运动的继续发展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出迫切要求,工人斗争的丰富实践,也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材料,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共产党宣言》正是在这种条件下诞生的。(二)《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文化遗产基础上从事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的成果结晶马克思主义不是在工人运动中自发地产生的,而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人类文化遗产并进行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的产物。到19世纪30—40年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取得长足的进步。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及取得的其他成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材料。社会科学方面,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成为马、恩创立科学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首先,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中,继承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批判了它的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论,批判了他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在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然后又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解释人类社会历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其次,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批判了他们关于资本家和工人共同创造价值以及资本主义制度永恒的谬论,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雇佣奴隶地位,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不可克服的矛盾,并指出它必然灭亡的趋势。再次,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这里主要是指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主要代表人物是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研究中,继承了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情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天才设想,批判了他们的唯心史观、改良主义的观点以及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而幻想资产阶级发善心的超阶级的观点;指出两个必然的客观规律,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进行理论创造的同时,还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理论斗争。从1844年到1847年底,他们着重批判了当时比较流行的三种小资产阶级思潮——青年黑格尔派、“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蒲鲁东主义,写出了《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等著作,初步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重要原理,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为《宣言》的产生做了理论准备工作。(三)《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而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认识到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对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两个步骤建立以无产阶级政党。首先,创建共产主义通汛委员会,使之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思想和组织中心,为创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作了组织准备。其次,对正义者同盟进行改组。1847年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同盟领导人约瑟夫?莫尔之邀加人同盟,开始对正义者同盟进行改造,第一步是在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的伦敦代表大会上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取代“人人皆兄弟”的口号,并将魏特林分子开除出同盟。大会还讨论并初步通过了恩格斯和沃尔弗起草的同盟章程草案,讨论了恩格斯起草的纲领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22条,问答形式),并印发各支并征求意见。10月22日,恩格斯在巴黎区部委员会会议上尖锐批评“真正的”社会主义者赫斯拟订的同盟纲领草案,并接受区委员会委托,于10月底和11月初起草了同盟纲领第二稿——《共产主义原理》(25条,问答形式)。11月23日恩格斯写信给马克思说:“我们最好是抛弃那些教义问答形式”,主张以宣言的形式来起草党纲。1847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恩格斯都参加了会议。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以宣言形式制定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从12月9日起一直到1848年1月下旬,在布鲁塞尔的马克思根据他与恩格斯交换的意见,写完《共产党宣言》。手稿于1月底寄往伦敦,同盟中央委员会未作任何修改就通过了。2月24日,《宣言》在伦敦以单行本正式出版,这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公开宣告。《宣言》发表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结合的开始。历史发展到今天,社会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宣言》的基本思想并没有过时,仍然是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指南。二、内容讲解引言部分说明写作《宣言》的背景和目的。19世纪40年代,在欧洲,共产主义已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社会力量。一切旧势力都感到惶恐不安,于是编造出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进行诬蔑,加以围剿。为了回敬反动势力的攻击,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目的和意图,各国共产党人集会于伦敦,拟定了宣言,公布于世。一、资产者和无产者这一章,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一)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第1—5段)本章一开头就指出:自原始公社解体以来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所作的科学分析,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接着扼要叙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阶级对立和斗争的状况。指明阶级斗争的结局使整个社会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个阶级同归于尽。这是说,阶级斗争的结局,使新的生产方式代替旧的生产方式,从而作为代表旧生产方式的两个互相对立的阶级,同时被代表新生产方式的两个对立的阶级所代替。例如:封建社会的封建领主和农奴代替了奴隶社会的奴隶主和奴隶;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代替了封建社会的封建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然后,通过分析各阶级社会的阶级对立和斗争的特点,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不但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反而使整个社会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二)考察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第6—28段)1.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第6—12段)在封建社会里,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初期城市。没有人身自由的农奴进入城市后,变成了有自由的城关市民。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是从市民等级中产生的,后来,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新大陆和新航路的发现,工商业和航海业的发展,对商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封建行会手工业生产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需要,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代替封建行会手工业,工场手工业主代替行会师傅。商品需求总是不断增加,工场手工业生产也不能满足需要,引起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现代资产阶级代替工场手工业主。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随着经济的发展成为现代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取得统治地位。可见,现代资产阶级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资产阶级在封建社会里是被压迫的等级,随着经济的发展,它在政治上相应地取得进展。从机器大工业发展以来,资产阶级在议会制的国家里,终于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权。2.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第13—26段)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当封建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新生产力和封建的生产关系发生了矛盾、封建生产关系变成了束缚新生产力的镣铐的时候,资产阶级便推翻封建贵族的统治,打破封建生产关系,建立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在它取得统治的地方,用公开无耻的剥削代替了由各种幻想掩盖着的封建剥削;把人和人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把分散的封建割据结合成集中统一的资产阶级国家。在它统治的不到一百年里,由于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机器,空前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和科学技术都得到巨大的发展。3.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第27—28段)《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仍然是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一种剥削形式代替另一种剥削形式。它曾经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狭小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又妨碍了庞大的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其自身无法解脱的周期性经济危机。“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它本身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三)无产阶级的产生和斗争过程及其历史使命(第29—54段)1.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它的地位(第29—35段)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同时产生的。资本主义发展到机器大工业生产,形成了现代工业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处于被奴役的社会最下层,但它又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是最有力量、最有前途的革命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2.无产阶级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过程(第36—44段)无产阶级是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发展的,它经历了从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的发展过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从它存在的那一天就开始了。最初,个别工人反对直接剥削他们的单个资产者,分散地自发地进行斗争。后来,从自发斗争发展到有组织的自觉斗争,开始成立反对资本家的同盟组织,进行经济斗争。经过无数次反复的斗争,工人愈来愈团结,把地方性的斗争汇合成全国范围的斗争;把个别工人反对个别资本家和官吏的斗争汇合成整个无产阶级反对整个资产阶级及其政府的阶级斗争,从而发展到以夺取政权为目标的政治斗争。无产阶级在反复斗争中,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认识到资本主义本质,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认识到必须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政党来领导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这样,无产阶级就从自在的阶级发展成为自为的阶级。3.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第45—54段)《宣言》从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阐明它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独占一切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造成无产阶级不占有任何财产,只占有可以自由出卖的劳动力。对无产阶级来说,没有什么东西需要加以保护。“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不“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制的一切”,无产阶级就不能翻身,不能解放。同时,由于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压迫是国际性的,因此,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也是国际性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总之,无产阶级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打倒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的统治,彻底消灭私有制和改变私有观念,尽快地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宣言》还阐明无产阶级要用暴力革命,建立自己的统治,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就挖掉了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