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相対原子貭量:H-1C-12N-14O-16Na-23Si-28F-19第I卷(单项选择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从石油或煤焦油中可以获得苯等其它基本化工原料B.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污染小的清洁能源C.普通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乙酸是一种烃D.红葡萄酒长时间密封偖存,会生成有香味的酯【答案】C【解析】【详解】A.石油的催化重整得到苯,煤焦油中含苯、二甲苯等芳香族化合物,从石油和煤焦油中可以获得苯等基本化工原料,故A正确;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污染小的清洁能源,故B正确;C.普通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乙酸分子中含有C、H、O三种元素,是一种烃的衍生物,故C错误;D.红葡萄酒长时间密封储存,乙醇被氧化可生成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故D正确;答案选C。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増白B.金属铜加工前,可用硝酸处理其表面的氧化物C.二氧化硅导电,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漂粉精可用于游泳池的消毒【答案】D【解析】【详解】A.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用于广泛用于食品的増白,故A错误;B.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铜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腐蚀铜,故不能用硝酸酸洗金属铜,故B错误;C.二氧化硅不导电,故C错误;D.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次氯酸钙在溶液中水解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常用于游泳池的消毒,故D正确;故选D。3.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B.乙醇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C.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反应生成硝基苯D.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答案】D【解析】【详解】A.乙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故A错误;B.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该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故B错误;C.在浓硫酸作用下,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该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故C错误;D.乙烯使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D正确;故选D。4.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Mg+H2SO4=MgSO4+H2↑B.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C.2Al+Fe2O3Al2O3+2FeD.2H2O22MnO2H2O+O2↑【答案】B【解析】【详解】A.镁与稀硫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八水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符合题意;C.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在二氧化锰作用下,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也能加快其他任何反应的速率B.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C.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H2时,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D.增大压强,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答案】C【解析】【详解】A.催化剂一般只能加快某一个或某一类化学反应的速率,并不能加快所有反应的速率,故A错误;B.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其次才是外界条件,故B错误;C.锌与稀硫酸反应制H2时,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锌置换出铜单质,形成锌-铜-硫酸原电池,构成原电池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C正确;D.压强只影响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一般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或者无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对速率无影响,故D错误;故选C。6.关于有机物,下列说法或模型表示正确的是A.CH3CH2CH2CH3的名称是异丁烷B.CH4分子的比例模型为C.乙酸乙酯的分子式为C4H10O2D.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答案】B【解析】【详解】A.CH3CH2CH2CH3分子的结构中没有支链,其名称为正丁烷,故A错误;B.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半径,则CH4分子的比例模型为,故B正确;C.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分子式为C4H8O2,故C错误;D.书写烯烃的结构简式时,碳碳双键不能省略,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D错误;答案选B。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B.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位于第IIA族C.同周期第IIA族与第I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11D.第IA族的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且从上到下金属性越来越强【答案】C【解析】【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可以作半导体材料,如Si等,副族元素和第VIII族元素属于过渡元素,故A错误;B.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可能位于零族,如He;也可能位于第IIA族,如Mg等;也可能位于第VIII族,如Fe等;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不位于第IIA族,故B错误;C.第ⅡA族与第ⅢA族的元素,原子序数之差在短周期相差1(相邻)、4和5周期相差11(中间为副族和第ⅤⅢ族)、6和7周期相差25(中间为副族和第ⅤⅢ族且含锕系和镧系),同周期第IIA族与第I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1、11、25,故C正确;D.第IA族的H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其他的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越来越强,故D错误;答案选C。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工业制备粗硅的反应:C+SiO2Si+CO2↑B.过量铁粉在常温下与稀硝酸的反应: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C.铜与硫单质的反应:2Cu+SCu2SD.氨气的催化氧化反应:4NH3+5O24NO+6H2O【答案】A【解析】【详解】A.工业上用C与SiO2反应制备粗硅,产物是Si和CO,化学方程式为2C+SiO2Si+2CO↑,故A错误;B.过量铁粉在常温下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NO和水,反应方程式为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故B正确;C.铜与单质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铜,反应方程式为2Cu+SCu2S,故C正确;D.氨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和水,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故D正确;答案选A。9.铅蓄电池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化学电源,具有工作电压平稳、单体电池容量大、使用温度广等优点,已知其工作时的方程式为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下列有关铅蓄电池说法正确的是A.铅蓄电池使用完后可以随意丢弃B.铅蓄电池工作时,负极质量会减少C.每生成2molH2O,有1molPbO2被氧化D.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的c(H+)减小【答案】D【解析】【详解】A.铅蓄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元素铅,会污染环境,所以铅蓄电池使用完后不能随意丢弃,故A错误;B.铅蓄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Pb-2e-+SO42-=PbSO4,负极质量会增大,故B错误;C.电池工作时,PbO2中的Pb元素由+4价变为+2价,则每生成2molH2O,有1molPbO2被还原,故C错误;D.根据铅蓄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可知,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的H2SO4减少,则c(H+)减小,故D正确;答案选D。10.往一体积为3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CO和3molH2,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20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测得CH3OCH3的物质的量为0.5mol.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0min内H2的平均速率为0.075mol/(L·min)B.达平衡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C.CO的转化率为50%D.向容器内通入少量氨气,正反应速率加快【答案】C【解析】【分析】由20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测得CH3OCH3的物质的量为0.5mol可建立如下三段式:23323CO+3HCHOCH+CO(mol)3300(mol)1.51.50.50.5(mol)1.51.50.50.5起变平【详解】A.由三段式数据可知,20min内H2的平均速率为1.5mol3L20min=0.025mol/(L·min),故A错误;B.化学平衡是反应的最大限度,20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故B错误;C.由三段式数据可知,20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CO的转化率为1.5mol3mol×100%=50%,故C正确;D.向恒容密闭容器内通入少量不参与反应的氨气,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D错误;故选C。11.下列相关数据或性质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A.沸点:AsH3>PH3>NH3B.酸性:HClO4>H2SO4>H2SiO3C.稳定性:H2O>CH4>SiH4D.原子半径:Na>Mg>Al【答案】A【解析】【详解】A.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沸点高于同主族的其它氢化物,AsH3和PH3的结构相似,但不能形成氢键,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分子的沸点越高,则沸点的大小顺序为应为NH3>AsH3>PH3,故A错误;B.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Cl>S>Si,则酸性的强弱顺序为HClO4>H2SO4>H2SiO3,故B正确;C.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O>C>Si,则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O>CH4>SiH4,故C正确;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钠、镁、铝都为第三周期元素,则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Mg>Al,故D正确;故选A。12.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Y和Z组成的化合物都不会造成大气污染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元素Y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X、Z、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答案】D【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为O元素,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说明X为H元素,X与W同主族,W为Na元素,四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2-1-6-1=4,Y为C元素。【详解】根据分析,X、Y、Z、W分别为H、C、O、Na;A.C元素和O元素形成的CO为大气污染物,故A错误;B.O、Na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K层有2个电子、L层有8个电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故B错误;C.C元素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是甲烷,甲烷为饱和烷烃,性质稳定,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D.H、O、Na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NaOH,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D正确。答案选D。1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其与H2加成产物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得到的一氯代物的种类有A.4种B.5种C.6种D.7种【答案】B【解析】【详解】一定条件下,2,3,4,4—四甲基—1—戊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2,3,4—四甲基戊烷,2,2,3,4—四甲基戊烷分子中含有5类氢原子,则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得到的一氯代物有5种,故选B。14.下图是生活中常用的锌锰干电池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池内部含有电解质B.锌是负极,石墨棒是正极C.锌锰干电池属于二次电池D.锌锰干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答案】C【解析】【详解】A.构成原电池一定要形成闭合回路,所以电池内部一定存在电解质,A正确;B.活泼的金属作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所以锌锰干电池中,锌是负极,石墨棒是正极,B正确;C.锌锰干电池属于一次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