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第1课第2课第3、4课单元解读影响世界历史100名人排名(剑桥大学历史系)•1.穆罕默德•2.艾萨克•牛顿•3.耶稣•4.释迦牟尼•5.孔子•6.圣•保罗•7.蔡伦……•18.秦始皇……•20.毛泽东•21.成吉思汗……•75.老子……•82.隋文帝……•92.孟子……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孔庙——杏坛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的主要思想难点:儒家思想的形成1、“百家争鸣”的含义: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争鸣”是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学术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2、“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面对社会剧变,人们纷纷提出不同看法与方案阶级关系上:诸侯争霸,“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思想文化上: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私学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百家争鸣”的含义:从这一原因的分析中你得到哪些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反映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决定这一时期的文化2、“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百家争鸣”的含义:3、代表流派和人物: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经济的逐渐瓦解和封建经济的逐渐兴起,原来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礼乐制度逐渐崩溃。在诸侯争霸以及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代表各阶层利益的“士”为维护本阶层的利益,纷纷提出各自的观点:请将下列不同派别观点与相对应的派别用直线连起来:“克己复礼”“无为而治”“兼爱、非攻”“君主专制、以法治国”没落消极奴隶主贵族没落积极奴隶主贵族新兴地主阶层下层贫苦民众孔子(儒家)韩非子(法家)墨子(墨家)老子(道家)2、“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百家争鸣”的含义:3、代表流派和人物:4、百家争鸣的影响:(1)对当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对后世: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政治思想民本思想人性观点(伦理观)其它孔子孟子荀子仁克己复礼性相近有教无类君舟民水“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仁政仁义王道以德治民民贵君轻性本善性本恶问题: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1)主观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的统治。A、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促进生产的发展。B、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3)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2)具有进步性: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吗?为什么?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已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5、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2、早期儒学的影响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1.下列对孟子与荀子的分析正确的是:A.都主张性善论B.都强调礼法C.都主张“仁”,“德”治天下D.都取百家之长课堂演练:2.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①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②其经济原因是井田制的瓦解③他们彼此对立攻击互不相融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A、“仁”和“礼”B、“仁”和“德治”C、“克己复礼”D、“忠恕”之道4.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以柔克刚以德报怨大智若愚深藏若虚……你知道这些成语源自于哪个学派吗?三、其他学派(道家、法家、墨家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道德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台风来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弱者道之用”文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生平思想主张老子,名聃,传说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人,相传有《老子》(《道德经》)①具有较高的哲学性。②体现了没落贵族(奴隶主阶层)的政治需要。③带有一定的消极色彩。评价:①哲学:世界本原是“道”,事物都存在对立面并相互转化。②政治:“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庄周梦蝶图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而觉,则蘧蘧(qu)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庄子的思想万事万物没有界限差别,天地万物为一(齐物论)(2)庄子庄子的思想(1)把“道”作为世界最高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2)齐物论(3)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2、法家学派(1)、代表申不害李悝吴起商鞅韩非子(2)、主张韩非子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阅读下列材料:请思考:韩非子子哪些思想主张?韩非子理论来源观点主张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认识论:遵循客观规律行事①法、术、势三派②道家思想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发展趋势作用两汉以后,独立体系逐渐消失,被儒家吸收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理论基础守株待兔请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①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②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知识点拔课堂探究:结合韩非思想分析为什么说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最“有用”的思想?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墨子——墨家创始人墨子主要思想:兼爱非攻节俭尚贤评价:代表平民利益趣味百家孔子说:我仁;荀子说:我义;老子说:我以柔克刚;庄子:说我顺其自然;韩非子:把他们全抓了;孙子说:战场见高低!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材料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请回答:上述材料各表述了哪一学派的观点和主张?墨家儒家道家法家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道家的“无为”——恬淡朴素,宽容谦逊等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以法治国墨家的“兼爱”、“非攻”——反对战争,平等博爱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等认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三.“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基础。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大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找到源头。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深化理解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历史原因①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诸侯士大夫崛起。③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④在思想文化上: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诸子百家道家老子、庄子实质:代表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学派老子和孔子是春秋晚期,其他为战国时期。韩非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而不是创立者。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历史影响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⑵是中国学术文化和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⑶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学派人物时代主要思想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孔子春秋孟子荀子战国墨子战国老子春秋庄子战国韩非战国提倡“仁”和“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说“礼法并施”“制天命而用之”“君舟民水”“性恶论”“兼爱”、“非攻”;“尚贤”;节俭道;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齐物论;乐天安命、顺从自然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君主集权;变法革新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儒家——推崇“人治”,“德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请问: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的现象?儒家:法家:道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1、(07~08下泰州市高一期末联考17题)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不具备这一思想主张的是A.孟子B.韩非子C.黄宗羲D.荀子2、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某中学准备开展以“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天下为主,君为客”③君主专制,君权神授④“民贵君轻”“君舟民水”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DB能力提高3、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因材施材B.有教无类C.温故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4、“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BA5、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6、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要表现在()A.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主张B.提出了争取小生产者政治权利的主张C.构建了以人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D.提出了崇民惠民的具体措施.AD7、“玉”具有温润、坚硬的特点,我国古代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孔子提倡君子佩玉,主要是因为A.玉石的特点与我国古代的道德规范相吻合B.玉非常贵重,是财富的标志C.玉石具有祛除疾病的功用D.玉饰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A8、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