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必修二经济文明历程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课程标准•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2.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创新创新调整调整调整社会主义经济体质的建立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1、背景不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误,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国内外敌人企图扼杀新政权,新政权面临严重政治、经济危机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1、背景不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工业农业商业分配2、内容不同:收归国有大中企业:小型企业:实行监督重要企业:仍归国有中小企业:资本家经营余粮征集制固定粮食税取消商品贸易允许自由贸易按劳分配国家集中分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1、背景不同2、内容不同3、影响不同:①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引发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1、背景不同2、内容不同3、影响不同:(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找到了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2)新经济政策:②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③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④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二、斯大林时期的经济:确立:特点:评价:途径: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时间:20世纪30年代中期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积极:形成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工业化;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消极:超越了苏联生产力水平,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该体制,产生了消极影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斯大林模式的经验和危害:经验:①通过政府的力量、利用计划手段,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②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提高综合国力。危害: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②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③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④执行计划指令,挫伤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直接过渡逐步过渡完全确立社会主义体制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经济政策的调整:一、赫鲁晓夫改革:背景:内容:评价:二战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尤为严重;农业:给予农民一定的生产资料;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地方;推行“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生产积极性积极: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局限:(1)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2)目标脱离苏联实际;(3)带有很大的盲目性;(4)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失败原因苏联的经济改革二、勃列日涅夫改革:背景:内容:评价:赫鲁晓夫改革成效不大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取得一定成效;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后期更趋于保守;与美国军备竞赛,使经济发展速度放缓;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失败原因三、戈尔巴乔夫改革:背景:内容:评价: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经济领域: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政治领域:后期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导致国内局势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归纳提示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同:①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的弊端;②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异:①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②前两者都取得一定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③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的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虽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经济改革赫鲁晓夫(53—64年)勃列日涅夫(64—82年)戈尔巴乔夫(85—91年)重点:农/工局部/根本是否改革所有制目标是否符合实际结果:成/败失败原因农工工局部局部根本否否是否、否、否、一定成效最终失败一定成效最终失败完全失败局部调整目标、思路个人作风局部调整保守停滞军备竞赛加速发展宏观决策企业自主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给我国的启示和认识启示:(1)经济建设必须按规律办事;必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2)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一切从国情出发;(3)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4)经济建设必须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5)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必须适合本国国情,走独立发展的道路,不能照搬别国模式;苏联解体并不代表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中国在探索本国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社会主义正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建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斯大林模式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知识结构考能训练1.小说《静静的顿河》中一位暴动的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了,连小石磨都抬走了,法令上说是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A.余粮征集制B.企业国有政策C.粮食税D.劳动义务制考能训练2、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3、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者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考能训练5、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B.冲击了斯大林模式C.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D.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4、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时期的相比,最大的区别是A.对市场和货币关系的认识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考能训练6、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考能训练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1)受材料一中的“直接过渡”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影响,苏俄分别实行了怎样的经济政策?分析由“直接过渡”向“利用资本主义”过渡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原因: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出俄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农民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2、为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影响: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考能训练材料二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主要表现为: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这种模式在经济建设中取得过成就,但其弊病和问题越来越暴露出来。(2)20世纪50年代以后,针对斯大林模式经济上的弊端苏联进行了哪几次改革尝试?试分析这几次尝试失败的共同原因和对苏联历史产生的影响。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原因:都没有彻底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影响:改革未彻底改变体制,制约了苏联政治经济的发展,直至苏联解体。考能训练(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社会主义建设要从本国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搞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综合平衡;应当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等。第三单元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第一次调整: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第二次调整: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一)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1、大萧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背景: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激化股票投机过度(2)爆发:(3)特点:(4)影响:1929年10月,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崩盘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经济破坏:国际关系:政治危机: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经济损失惨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提高关税,货币贬值导致国际关系恶化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摇摇欲坠2、罗斯福新政:(1)背景:(2)内容: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剧危机;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整顿财政金融——首要任务调整工业生产——新政核心调节农业生产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特点:国家政权全面干预资本主义经济目的金融:银行信心工业:生产过剩农业:产品价格福利:消费阶矛(3)实质:(4)影响:积极:局限: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1、取得一定成效,使美国逐渐摆脱了危机,生产力得到一定恢复,广大民众也得到一定好处。2.巩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为二战期间战败法西斯国家奠定了基础。3、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时代。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定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1、调整方式:(1)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背景:形式:评价:吸取30年代经济危机教训,放弃自由放任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利用国家权力大力干预经济。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英法;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日本;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手段调节社会生产——美国(1)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评价:积极:消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过程中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2)人民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原因:二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含义:股票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拥有,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评价:缓和了社会矛盾,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势,但是企业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里。(3)经营者革命经营者革命原因:企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复杂化的要求含义: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评价:提高了企业的管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