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 我与社会【高效课堂】[知识点一]自主探究1.绚丽多彩2.(2)社区治理 国家发展合作探究1.(1)数据:如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增长6.7%,名列世界前茅,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全年资助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8400多万人次;等等.感受: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更加公平.(2)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知识点二]自主探究1.(1)组成部分 (2)社会关系 不同的身份2.血统或生理联系 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 社会分工合作探究2.(1)(2)孟晓与妻子、儿子属于血缘关系;孟晓与同事、乘客属于业缘关系;孟晓与邻居属于地缘关系.(3)比如,同学关系、亲子关系等.(4)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增效作业】基础巩固1.A 解析:面对变化发展着的社会生活,我们对此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故选A项.2.B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的身份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在不同的场景(学校、社区、商场)中,我们的身份(学生、居民、消费者)不同,这说明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故选B项.3.B 解析:本题考查对业缘关系的认识.业缘关系包括同学关系、同事关系等,①④符合题意;同乡关系属于地缘关系,②不符合题意;亲戚关系属于血缘关系,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4.B 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关系的类型的理解.地缘关系是指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故选B项.5.解析:本题考查对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区分.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业缘关系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地缘关系是指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据此,正确匹配这些社会关系即可.6.①同学甲的观点是正确的.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②同学乙的观点是错误的.他否认了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割裂开来.解析:本题以辨析题的形式考查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运用“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等相关知识对观点进行分析.能力提升1.D 解析:本题考查感受社会生活的方式.感受社会生活的方式有读报纸、看电视、上网、社会实践等.参观考察、参1与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等都属于社会实践,它是中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故选D项.2.D 解析:本题考查对感受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材料中浩轩每天观看«新闻联播»,经常和爸爸一起交流社会热点问题说明他关心国家发展.浩轩为社区建设提出好的建议说明他关注社区治理,②④说法正确;①观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社会中不只有美好的事物,③表述太绝对,排除.故选D项.3.A 解析:本题考查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题干材料将社会比喻为船,将个人比喻为准备掌舵的人,说明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故选A项.4.B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的身份与社会关系的认识.题干材料主要说明我们是社会的一员,我们的身份具有多样性,③④说法正确;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①说法错误;②说法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5.C 解析:本题考查对不同社会关系的区分.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文琪和她的弟弟、佳琦和她的表妹属于家庭或者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①③符合题意;依依和她的同学、文远和他的战友均属于业缘关系,②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6.(1)国栋通过看电视新闻感受社会生活,嘉豪通过社会调查感受社会生活.(2)读书、看报、上网、参加公益活动等.解析:本题考查对感受社会生活的方式的认识.感受社会生活的方式有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上网、社会实践(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7.(1)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同一个人具有不同的身份.(2)树立“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的意识,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关心社会治理和国家发展.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关系不同,人的身份就不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等知识.第(1)问考查社会关系和人的身份的关系,可从“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社会关系不同,人的身份也就不同”等角度回答.第(2)问,答案具有开放性,可从提高素质,认真学习,关心国家发展等角度回答.第二框 在社会中成长【高效课堂】[知识点一]自主探究1.(1)父母的抚育 社会的关爱 (2)知识 价值观念3.社会4.精神滋养合作探究1.①积极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际上就是强调社会课堂的重要性.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只有走进社会课堂,了解和认识社会,学习社会知识,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③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因此,我们要主动融入社会生活,在社会课堂中茁壮成长.[知识点二]自主探究1.服务社会2.谦让3.(1)行为习惯 (3)价值观念4.(1)社会实践 (2)社会规则6.倾力奉献社会合作探究2.①亲社会行为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的.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如参加劳动体验、研学旅行、公益活动等.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如遵守交通规则、为贫困地区捐款捐物等.3.(1)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的亲社会行为.(2)为失学儿童献上一份爱心;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帮助老弱病残;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参加保护“母亲河”行动;等等.【增效作业】基础巩固1.C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2.A 解析:本题考查对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认识.“读万卷书”是指读书学习,“行万里路”是指走进社会课堂、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课堂中成长.故选A项.3.A 解析:本题考查对个人离不开社会的认识.印度“狼姐妹”、俄罗斯“鸟男孩”因为长期脱离人类社会,导致他们最终无法融入社会正常生活,这说明个人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人际交往.故选A项.4.C 解析:本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表现的认识.亲社会行为包括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②中浩2轩“喜欢跳绳”不属于亲社会行为;①③④说法均符合题意.故选C项.5.B 解析:本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的认识.谦让、分享、帮助他人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②③④说法均符合题意;养成亲社会行为并不一定能提高学习成绩,①说法错误.故选B项.6.①同学甲的观点是片面的.受教育是中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走进社会课堂,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也是时代对中学生的期望和要求.②同学乙的观点是正确的.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只有走进社会课堂,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解析:本题以辨析题的形式考查对中学生是否应走进社会课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辨析时应从读书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尤其是社会课堂对于中学生成长的意义角度进行.7.(1)关心社会和国家发展、帮助别人、努力工作、积极奉献社会等.(2)①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②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解析:本题结合“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身上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第(1)问要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和教材中关于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回答.第(2)问,回答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即可.能力提升1.C 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的重要性的理解.我们的生活与社会息息相关,个人离不开社会.C项表述的是社会成员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强调的不是社会的重要性,符合题意,入选.2.D 解析:本题考查对走进社会课堂的作用的认识.中小学生走进社会课堂,不仅能丰富他们的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多种能力,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①②③④表述均正确,故选D项.3.B 解析:本题结合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和理解.无偿献血属于亲社会行为,故选B项.4.D 解析:本题以2016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评选结果公布为背景考查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②③④说法均符合题意,故选D项.5.A 解析:题干中“声声入耳”“事事关心”告诉我们应该关心社会发展,积极融入社会,故选A项;B项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说法错误,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到对国家有所贡献;D项与题意不符.6.(1)①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只有走进社会课堂,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知识,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增强规则意识,逐渐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2)参观博物馆,走进现代农场,参加志愿者活动等.解析:本题以北京市中小学把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实践学习列入课时计划为背景,考查对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认识和理解.第(1)问,可从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等角度作答.第(2)问,结合自己参加过的社会实践活动回答即可.7.(1)亲社会行为.(2)①我们应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②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④我们应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承担起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解析:本题以“戍边老人”魏德友的事迹为背景,考查亲社会行为的知识.第(1)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魏德友老人的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第(2)问可围绕“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这一观点展开说明,如主动了解和关注社会,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热心帮助他人;积极参与社会,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等等.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框 网络改变世界【高效课堂】[知识点一]自主探究1.信息传递和交流2.信息检索渠道33.时空限制4.丰富多彩合作探究1.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一座拥有海量信息、开放的移动图书馆,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2.(1)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2)①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②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知识点二]自主探究1.(1)新工具 新途径 (2)转型升级2.(1)民主形式 民主渠道 (3)监督权3.(1)地域界限 (2)融合与共享 (3)新服务合作探究3.(1)①互联网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