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天安门》的美术设计阐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电影《天安门》的美术设计阐述毫无疑问,《天安门》的美术设计,以及整个历程,都将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整个制作团队面临的难题、艰巨的任务、以及最后呈现出的完美效果,都是国内电影中前所未有的。有些特殊的方面,即使放在世界范围,也是独树一帜、无法复制的。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遵循历史的真实成为主创们设计场景的第一要义,《天安门》依照导演叶大鹰的想法,将“天安门”这座建筑本身作为影片的一号主角,这座城楼本身包含的历史蕴意、时代风格都深深留在中国人的记忆和血脉之中,必须要让观众看到天安门时既熟悉又陌生,既能迅速地代入和理解影片的画面,也能带着好奇和惊喜品味着银幕上这个与印象中截然不同的建筑。就像偶遇多年不见的恋人,你能感受她熟稔的呼吸,但仍忐忑地不敢相认。导演叶大鹰承认,尽管故事是十年前的创意,但影片的确不属于建国五十周年,而属于十年后的今天。现今的条件是那时无法具备的,除了成熟的市场和更高的科技,横店影视基地的建成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国内,如果要拍天安门,在真实建筑拍摄当然是最理想的,但政策和实际情况决不允许一个剧组在天安门广场进行大面积的布景。影片的实拍场地锁定在横店明清宫,与实际的天安门比例为90%,基本达到了拍摄的要求。但除了有外景地基础,也有非常不如意的地方,如何营造真实的天安门广场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使其和历史原貌相吻合,是影片美术设计的重点问题。美术部门对这个环境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实地考察和着手设计工作,以讨论确定方案。横店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约有10万多平方米,在此需要建七米高的千步廊围墙近800米,另外对广场上的三座门也必须调整,改造金水桥,拆除广场里现有的一切娱乐设施,废除原有的草坪,重新铺设道路,做旧和翻新,并且在广场中需要栽数十根纵横交错的电线杆,建一条有轨电车线,要想完成这个壮举就需要动用具额资金,如此庞大的工程,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少有的壮举。美术指导全荣哲说:“别的影片,比如古装武侠之类的,可以充分的发挥想象,只要有表现的方式就可以,没有太多客观的限制。但《天安门》和别的历史戏不太一样,它有史诗性和文献性,要求更加真实,发挥的东西会受到一定限制,不像其它古装片找个影视城就行,《天安门》即使要有风格化也要尊重的历史。”谈到整体的艺术风格,全老师以“尽精微、至广大”作为影片美术的一个基本原则。“尽精微”是指注重局部和微相镜头,把大家不很关注的元素放大,让人看到以后读出很多故事和潜史。此外,不仅仅局现在小的画面中,用小的人物的带出大的背景,需要有非常壮观、具有冲击力的场面。这样才能够把史诗的力量体现出来,也就是“至广大”的意思。故事板全荣哲谈最初的设计我记得特别清楚,2008年5月12日我们到的杭州,随后去横店,剧组成员和导演谈剧本,导演感觉并不清晰,我就开始根据剧本画故事板,画了很多,第二天给导演看,导演说就是这个意思,一下就清楚了。比如说剧本写角色第一次去天安门,打开门锁沿马道上去,站在城门上往上看,下边遍地是垃圾,到处是水坑,远处有一辆电车缓缓的驶过,还有一些溜马的人,还隐约有拉着骆驼行走的人,像这些画面如何衔接,和特效怎么结合,有了这些故事板镜头画面,把很多抽象的文字用画面明确了。所有这些修建的过程中天安门是什么样的,在开拍之前没有人能够预想到,于是我们画了很多设计图,把每个阶段都画清楚,还有很多镜头画面,通过这些大量视觉画面,给导演参考。然后导演还会提出意见,说哪里气氛不够,哪里还缺少什么样的元素,我们再去调整。摄影师杨涛也出了很多主意,在影片未开拍前呢,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默契的目标,然后在拍的过程中去按这个目标去实现。我画了很多,特效公司也画了一些。还不算特别难,只是有一些风险。对于美术来说,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说横店的天安门广场需不需要把所有的地面都做成当年的原貌,我为此画了一张横店的平面图,平面图当中机位的设计,景深的大小,考虑到能够拍摄到的最大面积,我们在理论上做评估,最后还是用特效公司的帮助,计算出需要加工的面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场景:还原天安门剧组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还原当年天安门饱经沧桑的面貌,天安门自从庚子之乱以后就几乎没有维修过,只有袁世凯登基在这办了一场大型的活动,民国时期一直是荒废的。从历史图片上看,天安门就像是一个疲惫的老人,浓缩的近代史,有一种悲凉和心酸,但是雄伟的姿态又有一种中华民族的神圣感,我画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一个侧面,把内在的精神表现出来。大的场景制作也是分成几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天安门是非常残破的,满地荒草,里面全是灰尘,这一阶段我们借鉴了很多中国传统的元素,还有当时苏联的一些元素和图案。这一点在影片里也体现了,一开场放了苏联的庆典画面,可是这个方案被否定了,因为当时只注重了喜庆,开国大典作为一个政治性的事件,那样的设计显得不够庄重。到了第二阶段的时候,就把党徽撤掉了。是城墙残破的做法并不难,一般是在墙表面刷上水泥涂料,按后按要求敲打出要求的破旧墙体效果。但是横店影视城是个旅游景点,受到的限制太多,不允许破坏原景。不能在增上钉钉子,不能改变原来的墙壁,颜料必须是一冲即掉的,每一块做旧的墙体都是要按面积算钱的……类似这样的要求有很多,只能在这些有限的条件下尽量满足拍摄要求。最后在所有的墙面上加了大约了五公分的墙体,中间有空隙。五分公虽然很厚,但是如果拍全景,机位退得很远,还是看不出来的。大殿里面的墙用的是大白粉加胶和一些别的材料制成的,干了以后就会自然爆裂,饱经风霜的效果非常真实。天安门广场上推了很多坑,推土机挖,原来的地面是很平整的,也不允许破坏。我们办法是,先在地上先铺塑料布,然后在上边用水泥重做地面,和真实的地皮分隔开,一共做了十多万平方米的地面。第二阶段的天安门被围上了一些栏杆,上面罩着草席,这些草席从占整个城墙面积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到全搭,在剧本里是非常清楚的。置景工作人员和当地配合剧组工作,平钧每天都有一百多人。《天安门》的难点在于,即使只拍一个人,角度放开也是一大片的场景,有的时候经常会因位局部架子不够高,马上就得有五六十人冲上去搭架子,下一个镜头可能就需要没有架子,就再拆。天安门广场上的荒草就做种了半个月,大概在拍摄前一个多月前就把残破的砖埋进去,然后组织人在石头缝里种麦子,面积太大,而且要有技术人员指导着种,不然会和自然生长的草有差别,这样耗费了很长的时间才完成。其他场景有一场积水河的戏拍的也是很好的,在积水河里打捞出来的淤泥、草、武器还有人的头骨,这一个场面就把天安门的历史带出来了,能够让观众想到很多故事。但是导演后来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喜庆的戏,就把这些戏都剪掉了。除了横店,在上海车墩影视基地拍了一部份,还有盛强影视基地有一条明清街,当初拍《霍元甲》用的,我们改造成北京的大栅栏,我们还做了老字号瑞蚨祥的前门,做得非常好,可惜后来没有用上。天津染料厂的戏是在车墩拍掉的,北京的染房是在横店老北京街拍的。鑫汤池:在北影厂摄影棚里还搭了一个老北京的澡堂,那是十一月份的时候拍的,冬天需要往里面吹很多暖气,演员光着身子在里面演。格局根据八一电影制片厂里面的老照片建造的,八一厂里面有当年缴获日本人的杂志,有一本叫《北支风情》,里面就有好多天津、北京的老照片和介绍,我们在里面得到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客人进来怎么挂衣服,老板通过镜子看到客人进来就喊伙计招呼,几个池子的设置也是按那个风格画的。这个景搭的比较高,七米多,镜头摇到很高也不会穿帮。热水本来预计拉温泉的水,后来是买了一个小锅炉,烧了一夜,才够第二天拍戏用的温度。道具大红灯笼电影中出现的灯笼其实和真实中的不太一样,上边的云头等等都有区别,美术组看到实物以后,根据文字资料中记载的数据去制作。分别做了直径为三米二、二米二和一米八的几组灯笼。二米二就是真实的大小,也是最后真正挂到天安门上的灯笼;三米二的是拍摄运灯笼的戏,看起来很有气势,拆牌楼上汽车的场面看起来很壮观。为的是视觉效果,观众没有数据的概念,不会知道拍摄的不是同一组灯笼。做灯笼的过程和几乎和电影里描写的一样,剧本里写舞美队是查了很多皇宫里的资料,送炭、盖房子、做灯笼的工匠都有记录。我们拍电影做灯笼和历史差不多,也在一直在找人。本来北京工艺美术场可以做,但是一个灯笼要几万块钱,太贵。我们就去义乌灯笼市场找,找到一个够大的,卖家开价一万四,但是我们不只是要找灯笼,我们还要找会做灯笼的人,想看看这些道具,要请做灯笼的人来指导拍摄。结果这个卖家比较有心眼儿,偏偏不告诉我们做灯笼的人,而且还涨价了,经过几次商量都不行。后来我们忽然想起来横店挂在天安门上的灯笼,就去问横店的工作人员,果然问到了,是当地的一位师傅,我们就去拜访,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很多模具和工具,很正规。这位师傅人也特别好,得知我们的来意,就给我们讲了很多做灯笼的知识,后来就帮助我们拍摄,出了很多好主意,拍做灯笼的戏费了很多周折,把这些灯笼做下来,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有一场灯笼转的戏,是用饭店的转桌改装的脚盘,还曾经设想过女老师和学生钻到灯笼里看的戏,后来很难实现就放弃了。其他道具怀表工作人员先在历史博物馆、军博通过照片研究,当时的首长戴什么样的表,然后去找,后来在在旧货市场收到的。这块表最重要的是外壳,它没有翻盖,这个片子特写镜头不多,但是这个表有两个特写,尤其是第一次部长把表放到主人公的手里,一看就能看出表面就具有很多故事,有年代感,还体现了剧情的时间紧迫。我们更注重表的外形和真实度,它的象征性在剧本里早就埋下伏笔了。小花我们在横店找到当地的一种花,不知道它的学名,本来想用野菊花,但是太小了,颜色太张扬了。现在选用的这朵花颜色就特别好。我们养了好几大盆,一直跟着我们拍完。这朵花的意义很特殊,可以体现军人浪漫的一面,最后舞美队的人要走了,没法留在天安门见到毛主席,但是这朵花被留在了天安门,可以代替他们见证历史。有很多象征意义,打破了我们从前一拍军人就很正统、很刚硬的形象。电车与压路机美工组建造了一条真正的电车道,并用木材搭了一个原始大小的有轨电车。底盘是真的火车车箱底盘,车厢是用三合板做的,没有动力,用绞盘拉着走。此外还有拖拉机,吊车,尤其是压路机,看着是铁的,其实车轮和车身都是木头的,在镜头前冒着烟开过去,其实是一帮人在另一边推着跑的。做这些车的好处是节省资金,因为这些车在整个拍摄过程中都一直会用到,租用的话会非常昂贵,而且因为做得比较仔细,看上去是分不出真假的,达到了导演的要求。动物趣闻道具中还用了很多动物,这个也是根据历史上打造的,当初马道上有很多要饭的人,扔下了一些动物,蛇、野免、壁虎,都是历史上真有的。拍这些戏的时候把道具师为难坏了,跑到老百姓家的旧仓库里面抓壁虎,翻了好多旧砖头,在最下面翻出五只壁虎。乌鸦的经历更是有趣,剧组在网上查到天津有乌鸦卖,是那种供食用的饲养乌鸦,但是去了以后发现已经没有了,乌鸦肉质比较粗,生意不好做。在影片里地上落着的几只乌鸦,是把鸽子染成黑色化装的,天上飞的都是特效制作的。在大殿里有一个镜头,要俯拍一个很大的蜘蛛网,表现荒废已久的感觉。导演一直很郁闷找不到蜘蛛网,美术组就用白线手工编织了一个蛛网,在木框里经纬交织地缠成。在网上爬的蜘蛛是在横店当地找的,有点小,南方没有比较大的蜘蛛。全荣哲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高级美术师。1989年本科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电影美术设计方向。教学专业及研究方向:电影美术理论、电影美术设计、电影美术创作实践等。电影作品目录:《砚床》1994年青年电影制片出品美术师(本片获金鸡奖最佳美术提名奖。)《大漠歼匪》199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美术师《漂亮妈妈》1998年珠江电影制片厂美术指导《横空出世》199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美术师《北纬三十八度线》200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美术师《冲出亚马逊》2002年电影频道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美术师(大学生电影节最佳视觉效果奖,政府奖最佳故事片,金鸡奖最佳影片奖,并获最佳美术设计奖。)《西干道》2005.10--2006.2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出品美术指导(本片获第2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全荣哲参与到《天安门》的美术设计中似乎是一种命运的巧合,当时有一天,他正在家里看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